記者 杜萌
趕在國慶小長假之前,中國基金業協會公布了公募8月份的市場數據。從整體的凈值規模來看,8月份公募規模達到了27.3億元,相比7月份增加了2319.03億元。

具體到不同類型的產品,股票基金在8月份增加了23只,份額增加了360.94億份,凈值增加了299.96億元。貨幣市場型基金增加了4只,份額增加了1180.84億份,規模增加了1199.25億元。
債券型基金則是8月份的大贏家。8月份,債券型基金數量增加了27只,份額增加了2060.16億份,規模增加了2371.72億元。
混合型基金是唯一份額/規模雙雙減少的產品。雖然數量在8月份增加了60只,但份額卻減少了340.33億份,凈值相應地減少了1615.65億元。
這和8月份權益類市場的震蕩行情有關。業內人士認為,在今年資本市場面臨不確定性、尤其權益市場持續震蕩的背景下,波動和風險相對較低的債券型基金似乎更受到投資者的青睞。
“債券基金與股票等權益資產關聯性相對較弱,相較于股票基金而言投資風險相對較低,在市場風險偏好降低的情況下,債券基金的表現相對而言較穩定。因此也成為投資者震蕩市配置的首選。”百嘉基金副總經理王群航表示。
除了收益較穩健的純債基金外,“固收+”基金也成為新發市場的寵兒。以張雪管理的廣發集遠債券為例,該基金原計劃從8月15日至26日募集,但在8月24日因為達到了募集規模上限50億元,而決定提前結束募集。
華林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對于債券類基金的投資,追求穩定收益的低風險偏好投資者,可以考慮配置久期管理能力較佳、選券能力較強的純債基金;對于希望博取一定收益的中等風險偏好的投資者,可以考慮專注于打新、可轉債等以權益產品增強收益的“固收+”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