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苗藝偉
這家一直渴望登陸資本市場的中小型壽險公司正面臨著管理層頻繁更迭、凈利潤下降的尷尬局面。
近日,利安人壽公告稱,經董事會表決通過,周俊淑于2022年9月16日起擔任利安人壽董事長,王會清因工作調整原因不再擔任利安人壽董事長職務。這距離2021年1月王會清擔任利安人壽董事長還不足兩年。
據界面新聞記者了解,此次上任的新任董事長周俊淑同樣來自于江蘇國資體系內,是現任江蘇省國信集團財務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裁、董事。
公開資料顯示,周俊淑曾任職于中國農業銀行,銀行從業經驗豐富,并歷任江蘇省國信集團財務有限公司副總裁,江蘇省國信集團財務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裁。2022年6月26日起,周俊淑任利安人壽董事。
官網顯示,利安人壽是江蘇省首家法人保險機構,股東由江蘇省國際信托有限責任公司、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南京紫金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5家國有大型企業和深圳市柏霖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5家知名民營企業組成。其中,利安人壽的國資股東持股比例達59.816%。
據悉,2019年,利安人壽首次提出上市計劃,2020年、2021年,利安人壽董事會會議均強調“以盡快上市為目標,力爭明年上市”、“三年再造一個利安,爭取早日上市”的戰略發展目標,此外,利安人壽也已經同券商投行擬定上市方案,全力準備推進IPO上市,高調的上市動作在中小型保險公司中實為罕見。
對于上市進展,利安人壽表示,公司積極推進上市相關準備工作,持續提升新業務價值,并積極采用多種方式來改善公司的償付能力水平,在業務規劃中積極優化業務結構,通過加大期交業務發展力度來緩解償付能力的下降速度。
但界面新聞記者發現,今年以來,利安人壽業務發展并不如意。
從經營數據來看,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37.92億元,同比增長6.7%,但卻出現了7.03億元凈虧損,同比由盈轉虧,相較于2021年同期下降337.04%。利安人壽對此表示,今年上半年,虧損主要是受資本市場影響,投資收益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造成利潤同比下降較大。
此外,償付能力報告也顯示,2022年一季度,銀保監會根據風險綜合評級(分類監管)評價規則,綜合評定公司風險綜合評級為BB級,而較2021年四季度A級有所變化。
財報顯示,利安人壽保費來源和結構分析,其收入大部分依賴于銀保渠道的“理財型”保險的銷售,如分紅險、年金險、增額終身壽險成為主要產品。而在中國的主流上市險企中,均以新業務價值較高的代理人渠道銷售為主,以銀保渠道為輔,而利安人壽卻反其道而行之。
財報顯示,2018年,利安人壽銀保渠道錄得保費收入110.97億元,保費占比75.94%;2019年,131億元保費收入中67.9%來自于銀保渠道;2021年,銀保渠道所獲得的保費收入為128.86億元,占比67.52%。
除人事調整之外,今年利安人壽在分支機構設立、資本補充等方面均有不少動作。
今年4月,利安人壽獲批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50億資本債。7月,利安人壽還成功發行第一期10億元資本補充債券。
利安人壽表示,下一步,還將積極推行發行資本債來改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積極研究永續債的發行,補充核心資本,改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在發行資本債的同時,積極謀求權益資本的補充,改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積極推進業務結構優化,嚴控規模類業務,深度聚焦長期價值型業務,緩解償付能力的下降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