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楊舒鴻吉
2022年10月10日,界面新聞記者從上海市公安局獲悉,今年9月以來,上海市公安機關依法查處代做核酸、涉疫詐騙、制售假劣防疫物資等涉疫案件80余起,依法追究120余人相應法律責任。
上海警方以“零容忍”的態度堅決依法嚴查嚴處代做核酸行為,9月以來,已行政處罰80余人,刑事立案2人。
在上海警方通報的典型案例中,有人為代做核酸玩起了變裝游戲。9月14日上午,普陀公安分局白麗路派出所接到核酸采樣點工作人員報警:一女子以不同的身份在窗口登記做了兩次核酸采樣,其中一次還特地穿了件雨披。民警立即趕赴現場處置。通過現場走訪,民警很快發現住家保姆胡某有為雇主陳某代做核酸采樣的嫌疑,于是將胡某和雇主陳某傳喚至派出所調查。
經訊問,當天陳某不想去現場做核酸檢測,就把自己的核酸碼通過微信發給了保姆胡某讓她代做。考慮到陳某是雇主,胡某鋌而走險答應了要求。
胡某做完核酸后,跑出核酸亭,披上隨身攜帶的雨披,“變裝”之后再次進入核酸亭排隊,企圖蒙混過關,但還是被現場工作人員識破報警。目前,陳某、胡某因擾亂核酸檢測秩序被行政處罰。
上海市公安局辦公室新聞發言人莊莉強向媒體介紹,從警方查處的案件看,代做核酸主要有三種情形:
一是少數市民求方便、圖省事,將身份信息(如核酸碼、身份證件等)提供給他人,委托他人以自己身份代為核酸檢測。比如今年9月29日,金山警方查獲某衛生院工作人員楊某幫助楊浦區一男子范某代做核酸,并依法予以行政處罰。經查,兩人是同學關系,范某將核酸碼截圖交于楊某,楊某先后兩次代做核酸。
二是部分公司員工、務工人員因從外地返滬或工作繁忙,錯過或忘記核酸檢測,為了不耽誤日常工作出行,委托同事朋友以自己身份代為核酸檢測。
比如今年9月25日,韓某從外地返滬,在機場的時候突然想起核酸證明過期,于是聯系在滬核酸檢測點工作的男友陸某代做核酸。面對女友的請求,陸某雖然知道這是違法行為,還是利用工作之便,用韓某的核酸碼登記后,采集自己的口腔拭子做了檢測。目前,陸某和韓某已被長寧警方依法予以行政處罰,陸某也被公司解除了勞動合同。
三是個別社區工作者、核酸采樣工作人員、醫護人員以及核酸檢測人員,利用工作便利,主動替家人朋友或他人代做核酸。
比如上海市某核酸檢測公司員工陳某等4人約定,如果誰沒空做核酸,就將核酸碼發給當天上班的人,由該人在對核酸采樣樣本進行檢測時,將該核酸碼信息錄入,但實際上沒有真正采樣,以此達到代做核酸并刷新核酸檢測時間的目的。9月15日,陳某等4人被奉賢警方依法予以行政處罰并被公司辭退,警方同時責令該公司進行內部整頓。
莊莉強同時表示,截至目前暫未發現“代做牟利”的真實行為。
上海市公安局法制總隊副總隊長金黎鋼強調,“代做核酸”是典型的違法犯罪行為,可能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上海市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條例》、《上海市傳染病防治管理辦法》。
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一切單位和個人,必須接受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有關傳染病的調查、檢驗、采集樣本、隔離治療等預防、控制措施,如實提供有關情況。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不得泄露涉及個人隱私的有關信息、資料。
《上海市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條例》要求任何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規定,服從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發布的決定、命令、通告,配合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依法采取的各項公共衛生事件預防與處置措施。
另外,《上海市傳染病防治管理辦法》要求任何個人應當協助、配合政府部門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依法組織開展傳染病預防和控制工作,落實傳染病主動申報和傳染病自我健康管理,接受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避免造成傳染病傳播。
上海警方還透露,少數網約車司機、配送寄遞人員等重點行業人員,為了符合本行業核酸檢測時限要求,通過變造、偽造核酸證明的方式企圖蒙混過關。
上海警方表示,希望廣大市民牢記防疫責任,積極配合防疫政策,主動按時參與核酸篩查,共同構筑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防控共同體,一起守護來之不易的防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