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直通IPO 邵延港
元宇宙風口上,一位80后北京青年帶著13年的創業信念,做出了一個IPO。
不枉在招股書中提到的300多次元宇宙,10月18日,飛天云動頭頂“元宇宙第一股”的光環登陸港交所。盡管是以下限定招股價,但飛天云動在上市后不久便跌破發行價,截至收盤,飛天云動報2.12港元/股,市值38.37億港元。
對于趕上元宇宙概念爆發的節點IPO,飛天云動和汪磊也受到過許多質疑,“套元宇宙外殼的營銷公司”,“研發不足是硬傷”等觀點隨處可見。在招股階段,飛天云動引入了浙江安吉國資、商湯科技以及Tradego捷利交易寶等5名基石投資者,合計投資1.67億元,上市首日,上述投資者已有681萬元的賬面虧損。
從手游轉向元宇宙,汪磊切入熱門賽道
飛天云動最早還是一家移動手游作坊。
2005年7月,從北方工業大學畢業后,23歲的北京青年汪磊就參加了工作。從畢業后到創業前的三年多時間里,汪磊有兩年半都在和游戲運營打交道。
決定創業汪磊做的還是手游這個老本行。2009年1月,從掌趣科技離職后,27歲的汪磊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做正式創業前的籌備工作。同年4月份,汪磊與李艷浩等五位合作人正式入主成立僅一年的 “北京恒創兆業有限公司”。
那時候飛天云動公司名稱還叫掌中飛天科技,與之前的工作單位“掌中萬維”、“掌趣科技”非常相似。
飛天云動最開始成立了一個游戲發行平臺“愛游戲社區”,也自研游戲。最開始瞄準的是影游聯動類游戲,2010年,汪磊將成龍形象IP融入游戲,做出了大兵小將OL游戲。2014年從移動單機游戲轉型做精品手游開發,憑借多年積累的開發經驗和市場靈敏度,推出兩款游戲《特警力量》和《3D極品賽車》,在當時取得了一定的市場知名度。
國內的游戲行業長期被騰訊和網易等巨頭壟斷,飛天云動這類小游戲作坊很難有出頭之日。汪磊在早期創業階段就面臨著資金和業務的壓力,時常會接一些游戲外包工作,直到2016年前后,游戲外包業務仍占據一定比重。
接觸到的游戲種類多了,汪磊便發現了3D游戲的潛力。在做手游階段,飛天云動就已經有過3D內容的制作經驗,直到現在,汪磊還是認為飛天云動一直都在做3D內容。2015年,飛天云動與紅牛品牌合作,推出了AR/VR產品,開啟3D內容營銷之路。
那時候,資本市場還沒有元宇宙概念,飛天云動在創業階段切入AR/VR方向,為之后踩中風口吹響了前奏。
飛天云動第一次引起資本市場關注是在2017年。當年2月,明星杜海濤出資56.1萬元,成為飛天云動第三大股東。同年5月,飛天云動完成700萬元Pre-新三板輪融資,引入水木資本、中科創星等財務投資者。
由于AR/VR內容和服務業務帶來增長動力,2017年上半年飛天云動營收已經超過去年全年水平。也是從2017年4月起,飛天云動逐步縮減游戲規模,最終在2019年5月完成游戲和游戲相關業務的清退,開始將重心轉移到AR/VR內容和服務業務,正式成為一家AR/VR內容生產服務商。
元宇宙概念爆發,估值2年漲7倍
雖然市場分散,但飛天云動在賽道內處于領先地位。據數據統計,2021年飛天云動在中國的AR/VR服務市場中排名第一,占市場份額的13.5%;在中國的AR/VR內容及服務市場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2.6%。
汪磊沒有預料到會這么快迎來元宇宙風口,并且在風口上起飛。飛天云動從新三板摘牌后進行了4輪融資,賽富動態、同創偉業等知名機構均在此時加入。眾多投資者的加入,也讓眾多投資者堅信AR/VR內容和服務賽道的長期潛力。
2020年7月,從新三板摘牌后的飛天云動獲得A輪融資,水木資本等新舊股東再次增資飛天云動,投后估值為5.35億元。在隨后的A+輪融資中,賽富動態、同創偉業、國創飛天分別以3000萬元、4500萬元、1000萬元,獲得飛天云動4.76%、6.43%、1.43%的股權,此時,飛天運動的估值達到7億元。
2021年9月后,在IPO前的C輪融資中,南昌小藍以1500萬元,獲得飛天云動1.06%股權,此時,飛天云動估值達到14.15億元。2021年11月,在飛天云動的最后一次股權轉讓中,海南易林受讓股權時的估值幾近15億元。
時隔1年,飛天云動估值已經翻倍還多,不過最早入股的杜海濤卻在IPO前將所持股權轉讓出去。據悉,2021年8月,杜海濤以183.93萬元將所持飛天云動的3.68%股權轉讓給李秀潔,按照轉讓價,杜海濤依據的估值是4998萬元,僅為3個月后估值的三十分之一。
此次IPO,飛天云動發行市值為40億港元(36.7億元人民幣),與兩年前相比,飛天云動的估值已經增長了7倍。
飛天云動被機構追捧,但也在被質疑蹭元宇宙概念。
營銷服務貢獻半數收入,飛天云動只是套元宇宙外殼?
飛天云動轉型后,不斷深入AR/VR領域,目前公司業務分為AR/VR營銷服務、AR/VR內容、AR/VR SaaS。在元宇宙產業鏈中,AR/VR內容和服務屬于場景應用層,與投入巨大的元宇宙平臺和設備相比,場景應用層的進入門檻較低。
飛天云動幾大業務已經形成閉環,其AR/VR SaaS向付費訂購用戶提供服務外,AR/VR SaaS平臺還可以為公司的AR/VR營銷服務提供基礎,即免費向媒體平臺及其代理提供AR/VR SaaS服務以支持公司的AR/VR營銷服務。這是飛天云動能夠有造血能力的主要原因,汪磊也曾表示沒有利潤的增長都是耍流氓。
飛天云動的商業模式是落地營銷場景。目前,營銷服務飛天云動最核心的是AR/VR營銷服務,招股書顯示,近年來該業務收入在飛天云動總收入中的占比有擴張態勢,2019年時占比為54.6%,2022年第一季度時已經達到72.3%。
在遞交招股書前一個月,汪磊將公司名稱從“掌中飛天科技”改為“飛天云動”,完全將公司發展嵌入元宇宙。營銷服務占比太多,飛天云動自然背負這套著元宇宙外殼的營銷公司的評價。
同之前的游戲業務階段一樣,汪磊并不打算讓飛天云動一直保持現在的盈利模式。2021年底,飛天云動上線了飛天元宇宙平臺,但對于這個元宇宙平臺,飛天云動并沒有明晰的規劃。汪磊也曾明確表示,元宇宙建設處于初期階段,尚無清晰盈利模式。
紅杉資本沈南鵬曾說,元宇宙平臺只能由科技巨頭創建。這是出于元宇宙平臺研發投入大,商業化前景尚不明確的考慮,飛天云動的表現已經證實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