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王鑫
多家券商以“股價未體現公司內在價值”為由,不下修可轉債的轉股價格。
近日,因可轉債觸發轉股價格下修條款,國泰君安(601211.SH)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決定本次不行使下修“國君轉債”轉股價格的權利,且在未來六個月內,如再次觸發“國君轉債”轉股價格向下修正條款,也不提出向下修正方案。
自2022年8月29日至10月17日,國泰君安A股股票在連續三十個交易日中已有十五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低于當期轉股價格17.77元/股的80%(即14.22元/股)的情形,觸發“國君轉債”轉股價格向下修正條款。
“下修”指實施“可轉債轉股價向下修正條款”,當上市公司股價大幅下跌,股價與轉股價差距過大,導致現行的轉股價無法在未來完成轉股,這樣上市公司就需要使用現金支付可轉債的本息。因此對于發行方來說,下修轉股價格有利于促成投資者把債券轉換為股票,從而降低公司的負債成本。
除國泰君安外,此前還有長江證券(000783.SZ)、財通證券(601108.SH)、華安證券(600909.SH)等多家券商宣布不下修可轉債轉股價,上述券商一致表示,“當前股價未能體現“公司發展的內在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國君轉債的到期日為2023年7月7日,換言之,還剩下8個多月的時間國君轉債就將到期,長證轉債(長江證券發行的可轉債)距離到期日也只剩下一年多的時間。W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國君轉債、長證轉債、財通轉債、華安轉債的未轉股比例均在99%之上。
長江證券表示,董事會基于對公司長期發展潛力與內在價值的信心,為了公平對待所有投資者,維護全體投資者的利益,決定本次不向下修正可轉債轉股價格。華安證券稱,近期公司股價受宏觀經濟、資本市場情況等因素影響較大,未能正確體現公司長遠發展的內在價值。
今年以來,券商屢屢護盤,偶現脈沖式行情,但板塊跌幅仍較大。年初至今,申萬二級行業證券板塊累計下跌近30%,48只A股券商股中,僅華林證券股價今年以來錄得漲幅。
當前券商板塊估值也處于歷史低位。據海通證券非銀團隊統計,截至今年10月14日,券商行業(未包含東方財富)平均市凈率為1.2倍,估值處于較低水平。
華東一位轉債分析師對界面新聞表示,下修會進一步稀釋不持有轉債的股東的股權,未必能過股東大會投票這個過程,不下修證明公司對股價有信心,“下修相當于讓利,如果不存在趨勢性的下行,公司沒必要著急下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