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侯瑞寧
中國第一個深水深層大氣田獲得發現。
10月19日晚間,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600938.SH,中國海油)發布消息稱,在海南島東南部海域瓊東南盆地發現了國內首個深水深層大氣田寶島21-1,探明地質儲量超過500億立方米。
根據2020年實施的《油氣礦產資源儲量分類》規定,油氣礦產分為資源量和地質儲量。資源量確定性最低,地質儲量確定性較高。其中,地質儲量按地質可靠程度分為預測地質儲量、控制地質儲量和探明地質儲量三級。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海油)表示,這一發現實現了松南-寶島凹陷半個多世紀來的最大突破,是加快深海深地探測取得的有力進展。
在海洋油氣勘探領域,一般把水深超過300米的水域稱為深水,把井深超過3500米的井定義為深層井。
此次發現的寶島21-1氣田位于海南島東南部海域深水區,最大作業水深超過1500米,完鉆井深超過5000米,距離“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約150公里,海洋地質條件極端復雜。
據中國海油介紹,上世紀80年代對外合作以來,中國海油四次勘探“寶島”氣田,但始終未找到規模發現。之后,中國海油利用新的勘探技術,五探“寶島”,終于發現了一批新的有利構造。
中國海油研究人員發現,寶島21-1具有大型三角洲發育的構造背景,最有可能是一個大中型氣田。部署的第一口預探井鉆遇氣層113米,創下深水區單井氣層最厚的紀錄。
經測試,該預探井日產天然氣58.7萬立方米。評審批復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超500億立方米,凝析油探明地質儲量超300萬立方米。
中國海油海南分公司總地質師吳克強表示,寶島21-1的成功發現,證實了寶島凹陷的勘探潛力,也表明中國海油在深水深層勘探技術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對類似層系的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按照中國海油整體規劃,到2025年,中國南海鶯歌海、瓊東南、珠江口三個盆地總體探明天然氣儲量可達1萬億立方米,建成“萬億方大氣區”。通過已建成的亞洲最大“崖城-香港”的海底輸氣主管線,這些天然氣將直通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島。
中海油副總經理周心懷表示,中海油將持續加大海南周邊海域天然氣勘探開發力度,加快進軍深海步伐,以發現大中型氣田為目標,提升天然氣儲量占比。
今年上半年,中國海油的石油液體和天然氣產量占比分別為79%和21%。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中國海油預計天然氣產量占比提升至35%左右。
近年來,中國海油在深水、超深水領域有多項突破。
6月25日,中國自營勘探開發的首個1500米超深水大氣田“深海一號”正式投產,標志著中國海洋石油勘探開發能力進入“超深水時代”。
“深海一號”氣田于2014年勘探發現,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超千億立方米,最大水深超過1500米,最大井深達4000米以上,是中國迄今為止自主發現的水深最深、勘探開發難度最大的海上超深水氣田。
今年上半年,中國海油油氣凈產量為304.8百萬桶當量,同比增9.6%,創歷史新高。
10月16日,中國海油發布業績預告稱,前三季度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為1078億-1098億元,同比增加約104%到108%;油氣產量也創歷史同期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