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達財經 李亦輝
編輯|深海
招股書中高頻提及“元宇宙”一詞的飛天云動,在10月18日正式登錄港交所主板。
然而,這家被投資者稱為港股“元宇宙第一股”的公司,卻沒能獲得市場的追捧。
上市首日,飛天云動以發行價2.21港元/股的平價開盤,其后一度走低,盤中最低觸及1.98港元/股,最終收報2.12港元/股,跌幅為4.07%;10月19日,該公司股價高開4.25%,但隨后快速下跌,截至收盤收跌4.25%,連續兩個交易日累計跌幅為8.14%,市值變為36.74億港元。
按發行價計算,飛天云動市值為40億港元。
招股書顯示,此次飛天云動IPO發行2.71億新股,每股2.21港元,募資約6億港元。引入的基石投資人商湯科技、浙江安吉政府平臺、捷利交易寶等,已進入浮虧狀態。
有媒體統計,招股書中,飛天云動曾提及“元宇宙”一詞高達318次。但實際上,公司最初主業是在手游市場。
資料顯示,該公司前身為掌中飛天科技,成立與2008年,剛開始以手游研發及發行為主營業務,代表作有《飆車之神》《戰地槍神》等手游。自從2015年起,該公司就開始向VR/AR內容服務轉型,于2019年完成轉型。
2021年,元宇宙概念爆發,掌中飛天科技切入元宇宙賽道并籌建飛天元宇宙,同年更名為飛天云動。
招股書中,飛天云動自稱其在AR/VR技術引擎與企業服務領域擁有多年的積累,是一家中國元宇宙場景應用層的供應商,主要涵蓋AR/VR內容、AR/VR營銷服務、AR/VR SaaS等。
招股書援引艾媒咨詢稱,按2021年收入計,飛天云動在AR/VR內容及服務市場的市占率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2.6%。
內容技術方面,公司先后布局了大數據、人工智能、AR/VR/MR等核心技術,獨創行為分析算法、Uni-Play引擎、 Uni-AI引擎、分布式數據加速引擎等,實現了一站式開發和全平臺覆蓋。
業績方面,飛天云動于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收入分別約2.51億元、3.39億元和5.95億元,凈利潤分別約為4187.9萬元、6025.2萬元和7171.9萬元。
按業務結構劃分,飛天云動目前主要提供AR/VR營銷服務、AR/VR內容、AR/VR SaaS及IP四部分業務。
從業務實質來看,如果脫去“元宇宙”的外衣,飛天云動更像是一家營銷公司。以2022年第一季度為例,該公司AR/VR營銷服務營收占比達到72.3%,其次是AR/VR內容占比達到23.5%。
而AR/VR營銷服務的本質,一定程度上也沒超出傳統廣告營銷的范疇。據招股書介紹,AR/VR營銷服務的業務模式是,向客戶提供AR/VR內容模塊及開發工具,幫助客戶投放廣告,再根據營銷效果等監測數據向客戶收取費用。
目前,飛天云動的VR/AR營銷業務客戶不僅包括阿里、華為、京東、百度等多家大廠,而且也涉及到一些中小企業,主要為其搭建不同的VR/AR內容場景和應用程序。
為了維持AR/VR營銷服務的高轉化率,飛天云動需要不斷購買流量來增加曝光度。招股書顯示,2019年,飛天云動的流量獲取成本為1.15億元。到2021年,這一數字已經達到3.12億元,流量獲取成本飆升。
有市場人士指出,飛天云動的盈利主要依靠著AR/VR營銷服務,收入結構集中化,抗風險能力較差。飛天云動也坦言,與搜索引擎等其他傳統方法相比,通過AR/VR營銷等新方法及渠道進行的營銷仍然不太成熟。
除此之外,還有觀點指出,飛天云動將業務重心放在了AR/VR營銷服務上,與投資者期望中的元宇宙顛覆性技術相差甚遠。更進一步而言,通過流量變現是傳統互聯網的變現方式,公司在元宇宙技術和用戶付費能力方面,也沒呈現出更多可能性。
招股書中,飛天云動坦承,公司去年底發布的飛天元宇宙平臺暫無變現業務模式,未來發展及營運仍存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