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吳治邦
岳陽興長(000819.SZ)作為中石化系旗下的上市公司,營收規模雖較為龐大,但盈利能力一直不強。10月19日晚間,公司披露定增預案,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0億元,分別投向惠州立拓30萬噸/年聚烯烴新材料項目、岳陽興長研發中心項目等。
公開信息顯示,岳陽興長為中石化旗下的上市公司,主營化工、油品,分經營板塊可分為能化板塊、新材料板塊、節能環保板塊。2019年-2021年期間,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7.45億元、14.56億元、19.5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029.98萬元、2714.17萬元、 6379.35萬元,盈利能力波動較大。
2022年半年報顯示,岳陽興才的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15.61億元、3037.85萬元,其中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達152.97%。公司在半年報中指出,公司主體裝置開工率同比上升,主要產品產銷量同比增加。同時上半年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公司主要產品價格及價差同比增加。烷基化裝置自 2021 年下半年投產后貢獻正效益,控股子公司新嶺化工報告期內效益同比增長。
對于聚烯烴為代表的新材料板塊,岳陽興長2022年半年報中指出,聚烯烴相關的原料同樣與原油價格關聯度較高,但由于存在原料工藝路線較為多樣的情況,因此,原料價格方面會有小幅下降,總體幅度不大,主要對油制聚烯烴企業利好。下半年,伴隨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終端化工品消費市場必然會有恢復,但總體產能過剩的情況難以改變,輔以下半年還將有400 余萬噸新產能投產,市場供需關系難以短時間內扭轉。因此,預估下半年聚烯烴行業較上半年成本小幅下降,但受限于需求疲軟,總體利潤情況不會有太大改觀,各企業仍將以突破中高端,提高附加值,提供產品定制服務為突破方向。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岳陽興才定增計劃中將有8億元投向惠州立拓30萬噸/年聚烯烴新材料項目,建設內容顯示,該項目生產工序采用SPG-Ⅱ聚丙烯工藝技術,并應用特種聚烯烴專用催化劑以及高性能聚烯烴產品自有成套技術,主要建設內容包括聚丙烯樹脂聚合生產裝置、研發中心以及配套公用工程和輔助設施等,主要生產和銷售聚丙烯高端無紡布專用料、聚丙烯薄膜專用料、聚丙烯增韌改性專用料,項目本身的投資規模達11.96億元。
岳陽興長在定增公告中指出,惠州大亞灣地區有豐富的丙烯原料資源,惠州新材料工業園有良好的產業扶持政策,規劃了完善的基礎配套設施和聚烯烴新材料產業集群,為本項目提供了良好的建設條件。本項目的建設,是岳陽興長實現轉型升級發展的需要,憑借公司聚烯烴新材料核心技術,利用惠州地區豐富的原料資源、市場資源和人才資源,打造公司新材料產業平臺,實現跨越式發展。
需要指出的是,這是岳陽興長多年來的第一次再融資,控股股東中國石化集團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中石化資產公司)也出手認購,公司未來的發展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