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來咖智庫 追辛
編輯|G3007
元宇宙正在上演冰火兩重的行情。
2021年,Roblox上市將元宇宙概念引爆,隨后全球科技巨頭、各路資本爭相入局,Facebook甚至改名“Meta”全面押注,希望占領下一代互聯網的制高點。與此同時,元宇宙引發包括游戲電競、虛擬現實、5G等相關概念在資本市場有了相當程度的復蘇和發展,顯示出了相當的商業和投資價值。
而在國內,資本市場對元宇宙的熱情也是有增無減,不僅創業公司頻獲融資,還有更多上市公司紛紛加碼布局元宇宙。截至10月20日,在上證e互動平臺,關于元宇宙的話題有1754個,涉及元宇宙社交、工業元宇宙以及顯示屏、視覺技術、文旅、游戲等各個領域。而在深交所的互動易平臺上,有關元宇宙的話題甚至超過了1萬條。
但好消息之外還有壞消息。時隔一年,Meta市值的腰斬以及飛天云動的破發,卻又像給元宇宙的發展潑了冷水。企業投入重資的元宇宙,是否能夠收獲預期的果實?在各地爭相出臺扶持政策的當下,元宇宙未來又該如何發展?
01 受阻、破發難擋元宇宙投資熱潮
全球炙手可熱的元宇宙行業,最近發生了兩件大事:一個是一年前由臉書(Facebook)改名的“元宇宙(Meta)”,發布了首款“旗艦級”VR頭顯Quest Pro,起售價1499.99美元;另一個是國內“元宇宙第一股”飛天云動正式登陸港交所,但首日即遭遇破發。
對于充滿爭議的改名,以及大手筆押注元宇宙領域的Meta來說,這一年來的元宇宙之路可能并不順利,不僅股價跌去了近60%,而且公司內部的裁員風波迭起、部門負責人離職、廣告收入削減,扎克伯格本人在Horizon Worlds的自拍更是被嘲“土得掉渣”。
有外媒報道,據Meta公司內部文件顯示,其面向消費者推出的元宇宙平臺Horizon Worlds自去年上線以來,用戶數據遠未能達到內部預期。據悉,Meta的最初目標是在今年年底前使Horizon Worlds的月活數量達到50萬,但是目前還不到20萬。而在AR和VR相關硬件、軟件和內容在內的元宇宙相關業務,整個2021年Meta的凈虧損超過了100億美元。
此前有報道稱,Meta表示今年還將投資約100億美元研發元宇宙相關技術,這一數據是其2014年收購Oculus VR花費金額的5倍左右,2012年收購Instagram花費金額的10倍。
而在國內,主打元宇宙概念的飛天云動也于日前在港交所上市,其聲稱是中國元宇宙場景應用層(或AR/VR內容及服務市場)的領先供應商,并已開始建立自己的元宇宙平臺。在首次遞表時,飛天云動在招股書中就因高頻使用“元宇宙”一詞256次而引發關注。但此番上市卻并未迎來高光,飛天云動以2.21港元/股開盤,最終報收2.12港元/股,下跌了4.07%。
Meta的受阻以及飛天云動的破發,也顯示出部分投資者對于元宇宙前景的擔憂和質疑,但仍然擋不住資本對元宇宙的追捧。新浪VR與企查查日前聯合發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國內元宇宙投融資報告》顯示,今年三季度,國內元宇宙領域投融資事件總數為339起,較二季度增加188起,環比增長125%;國內元宇宙領域投融資總額達228.4億元。
進入10月,與元宇宙相關的創業企業也是融資不斷。比如虛擬人創業公司慧夜科技最近宣布,已于近期完成由高瓴領投的數千萬元的Pre A+輪融資,所得資金將用來繼續完善產品,降低虛擬內容的制作門檻,同時擴張團隊,發展更多客戶。高性能圖形GPU公司礪算科技宣布完成Pre-A輪融資,資金將用于高性能圖形渲染GPU產品研發及相關商務拓展,完成多個標準圖形GPU功能,并針對元宇宙、數字孿生、云渲染等進行定制開發。
還有一些上市公司,也在紛紛押注和投入元宇宙概念。北大資源于10月17日發布公告稱,公司將向Nibiru投資不超過200萬美元,開發及建設元宇宙業務;智度股份近日公開表示,公司大力發展元宇宙業務,開發VR環境的社交游戲等項目;中興通訊也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稱,其正基于數字星云XRExplore引擎,打造5G+AR智慧博物館等,部署多個元宇宙應用。
02 各地政策東風頻吹加速產業競爭
和此前人工智能發展類似,盡管元宇宙概念的技術和應用還不成熟,但是相關扶持政策已經開始在各地鋪開。而借元宇宙加速城市數字化轉型、實現數字經濟彎道超車,是地方政府推動元宇宙的一大動力。
今年來,全國多地政府紛紛發布元宇宙產業發展規劃、建設元宇宙產業園等政策,包括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或者發布專項政策,通過規劃元宇宙的一些產業發展方向、資本/資金支持以及發展目標等,元宇宙產業發展也開始進入競爭階段。
今年3月,北京市通州區政府出臺《關于加快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創新引領發展的八條措施》,將依托通州產業引導基金,采用“母基金+直投”方式聯合其他社會資本,打造一只覆蓋元宇宙產業的基金,支持元宇宙初創項目和重大項目。10月,北京市發改委、住建委發布《關于征集2023年市重點工程的通知》,將元宇宙等數字經濟項目作為重點征集方向。上海也出臺了多項政策,支持元宇宙產業發展。根據今年7月發布的《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賽道行動方案(2022—2025年)》,到2025年上海市元宇宙產業規模達到3500億元,發揮政府投資基金作用,設立“元宇宙”新賽道產業基金。10月發布的《上海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中提出,加快工業元宇宙創新應用。
據鏈上產業區塊鏈研究院和中物聯區塊鏈分會不完全統計,截至2022年9月底,大到各省,小到各市、區政府部門發布的政策、年度工作報告中,與元宇宙相關的有32項。其中,元宇宙專項政策有15項,占比近一半。從政策信息類別來看,在這32項政策里,提出強化產業融合應用的政策有20項,提出加強元宇宙生態體系建設的政策有24項。從元宇宙政策發布單位級別來看,在這32條政策里,地市級政策有15項,占比最大。在城市分布方面,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一線城市和重慶、杭州、武漢、南京、合肥等新一線城市發布的元宇宙相關政策占比相同。在地區分布方面,華東地區發布的區塊鏈相關政策占比最大。
目前,武漢、重慶、成都、廣州等地都提出了布局建設元宇宙產業園,還有更多政府陸續推出了元宇宙政務大廳、文旅元宇宙、城市虛擬形象大使、元宇宙商圈等"城市新名片"項目,從公共服務到日常生活,數字技術與各行各業加速融合,數字經濟新業態持續涌現,構筑起生動的智慧生活新圖景。
業內專家表示,從城市間的競爭看,各地要充分依托當地的資源稟賦優勢,找準與產業的結合點,開展差異化特色化探索。比如像杭州,就應當創新謀劃場景應用,賦能實體經濟創新突破,逐步推動先行打造“消費元宇宙”,重點培育“工業元宇宙”,迭代升級“城市元宇宙”的發展路徑。
03 萬億元宇宙市場爆發尚需時日
可以說,這兩年元宇宙的迅速崛起,很大原因在于過去數十年間,其底層技術發展已逐漸完備。比如元宇宙涉及到非常多的底層技術,包括人工智能、數字孿生、區塊鏈、云計算、腦機接口、5G、VR/AR等。而這些底層技術和前沿科技可以與元宇宙相結合,就形成一個龐大的元宇宙產業鏈,進而打造出一個與現實世界的無縫銜接、相互作用的虛擬世界,影響人類的生活、工作以及各種商業活動。
比如,在元宇宙細分市場中,VR/AR等技術和終端在游戲娛樂等領域已有廣泛應用,工業級VR設備也逐漸豐富,但市場卻對大部分智能終端和元宇宙社交反應平平,主要是在面向普通消費者的實際應用場景上,還缺乏“殺手級應用”,且多個細分領域依舊處于發展初期。有媒體報道指出,目前元宇宙產業的劃分定義還未有統一標準。元宇宙的發展還需要VR/AR、云計算、5G、區塊鏈等眾多技術的支撐,需進一步強化ICT基礎設施、加快算力和網絡的迭代升級。另外元宇宙細分領域應用還處于探索階段,商業模式仍待清晰,成熟應用和規模化商用的落地均尚需時間。
元宇宙的發展和構建,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除了底層技術和應用場景外,合規風險、安全隱患、社會倫理等方面都需要協同發展,只有多領域、各圈層的服務和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元宇宙這一概念才有最終實現的可能。
上海證券的報告指出,未來元宇宙產業發展將逐步回歸理性,基本面層面的投資機會將更為明確。元宇宙G端/B端類項目有望率先落地,其中虛擬實景預計將為最重要的落地場景之一,包括G端虛擬展館、B端虛擬會展/文化演藝、BToC虛擬娛樂空間三類,未來相關建設需求預計持續旺盛。
全球知名咨詢機構Analysis Group有關元宇宙的報告《The Potential Global Economic Impact of the Metaverse》稱,從2022年起,元宇宙將對世界經濟產生巨大貢獻:到2031年的未來十年對全球GDP貢獻將超3萬億美元,其中對亞太地區的貢獻超1萬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