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戴晶晶
“我們在能源方面達成了協議。”
當地時間10月21日凌晨,歐盟各國領導人結束了秋季峰會第一天對能源議題的辯論。歐洲理事會主席夏爾·米歇爾(Charles Michel)隨后在社交媒體上宣布了上述消息。
根據歐洲理事會的聲明,歐盟領導人要求理事會和委員會就多項能源措施提交具體決定,包括建立天然氣交易臨時動態價格走廊、設立臨時機制以限制用于發電的天然氣價格、 到2023年初建立新的天然氣價格基準、聯合購買天然氣,以及進一步減少天然氣需求等。
“歐洲一致堅定地承諾共同行動,以實現更低的天然氣價格,保證供應并繼續減少用氣需求?!泵仔獱柗Q。
聲明同時提及,只有在滿足特定條件下,才能施加涉及的兩種天然氣價格限制,條件包括不危及歐盟的天然氣供應安全、不額外增加天然氣消耗量等。
理事會未給出設立天然氣價格限制的具體時間安排。據路透社報道,歐盟預計在10月25日就這一議題繼續進行討論。
除了限制發電用天然氣價格外,當天理事會討論并達成一致意見的措施,均包含在當地時間10月18日歐盟委員會(下稱歐委會)提出的提案中。
近幾周,以法國、西班牙、意大利為首的歐盟國家,一直在推動歐盟層面對天然氣價格實施限制,包括對進口天然氣及發電用天然氣設置上限。
今年5月,西班牙和葡萄牙已批準了本國對發電用天然氣設置上限,為期12個月,以促使電價與天然氣價脫鉤,減輕消費者用電負擔。
由于擔憂施加價格限制會增加天然氣需求等原因,德國和荷蘭等國則反對這一政策。
在當地時間10月20日舉辦的峰會開始前,德國總理朔爾茨還在講話中明確,他對價格上限持反對態度。他表示,價格降低可能會使生產商將天然氣出售到其他地區,減少對歐洲的供應。
德國的反對招致了歐盟內部許多不滿的聲音,原定于下周舉行的法德部長級定期會議被推遲到明年1月。法國總理馬克龍則在會前向德國喊話稱“不要孤立自己”,要在共同的措施上達成合作。
據《金融時報》報道,在10月20日峰會結束后,朔爾茨承認了價格上限是“有道理的”。
“我們已經討論了限制價格飆升的可能性。”朔爾茨稱,在這方面還有很多具體的工作要做。
不過,德國和荷蘭等國仍堅決反對所有進口天然氣實施限價的計劃。本次峰會未能就此措施達成共識。
由于當日英國首相特拉斯宣布辭職帶來不穩定的金融前景,以及市場對歐盟天然氣限價政策達成一致的預期值較低,歐洲天然氣價格走高。
當地時間10月20日,荷蘭TTF基準天然氣期貨價結算價漲13%,報127.15歐元/兆瓦時(約合人民幣9元/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