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截至8月底我國數字人民幣累計交易額達1000.4億
據人民日報10月21日消息,截至目前,人民銀行先后選擇15個省(市)的部分地區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并綜合評估確定了10家指定運營機構。數字人民幣在批發零售、餐飲文旅、教育醫療、公共服務等領域已形成一大批涵蓋線上線下、可復制可推廣的應用模式。截至2022年8月31日,15個省(市)的試點地區累計交易筆數3.6億筆、金額1000.4億元,支持數字人民幣的商戶門店數量超過560萬個。數字人民幣在批發零售、餐飲文旅、教育醫療、公共服務等領域已形成一大批涵蓋線上線下、可復制可推廣的應用模式。人民銀行表示,將繼續推動數字人民幣業務持續健康發展,支持在財政、稅收、政務等對公領域發揮數字人民幣優勢,為政府數字化和智能化治理提供先進的支付服務。
公安部:今年已偵辦重大洗錢和地下錢莊案件2164起
據公安部網站10月21日消息,今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緊密結合“打擊治理洗錢違法犯罪三年行動”,突出戰役攻堅、深化集群打擊,縱深推進打擊利用離岸公司和地下錢莊向境外轉移贓款“殲擊22”專項行動。截至目前,共立案偵辦重大洗錢和地下錢莊案件2164起,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04%;部署對285個重大跨境地下錢莊網絡開展集群打擊,連續破獲一批重大案件,斬斷一批為電信詐騙、跨境賭博、金融詐騙、貪污腐敗等突出犯罪轉移贓款的非法資金通道,切實維護了國家政治安全、經濟安全。
國家發改委:指導各地加大力度投放地方政府豬肉儲備
據國家發改委10月21日消息,為做好生豬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近日國家發改委價格司部署各地做好今后一段時間地方政府豬肉儲備投放工作,與國家投放中央儲備形成調控合力。國家要求各地按照豬肉儲備調節預案規定,加大力度持續多批次投放豬肉儲備,冬至、元旦和明年春節等重要時點以及壓欄惜售和二次育肥過多、價格水平過高的重點地區,進一步加大儲備投放力度。據國家發改委調度,目前國家和各地豬肉儲備總體充足,應對生豬豬肉價格異常波動具有堅實資源基礎。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持續采取引導正常出欄、儲備調節、市場監管等多種措施,增加生豬豬肉市場供應,切實保障價格平穩運行。
國家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向7省區發布高森林火險預警
據@國家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辦公室 10月21日消息,國家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辦公室向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貴州7省區發布高森林火險紅色和橙色預警。10月以來,華中南部、華東南部、華南北部、西南東部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8成以上,部分地區氣溫偏高1—2℃,氣象干旱維持重到特旱,森林火災高發。預計未來8天,上述地區仍無明顯降水,旱情持續發展。經綜合研判,預計10月22日至29日,浙江南部、福建西部、江西中南部、湖南南部、廣東北部、廣西東北部、貴州東南部的部分地區森林火險等級維持在高度危險級別,特發布高森林火險橙色預警;江西南部、湖南南部、廣東北部、廣西東北部的局部地區森林火險等級將達到極度危險級別,特發布高森林火險紅色預警。
農業農村部:全國秋冬種過半,各地全力提升播種質量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10月21日報道,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顯示,全國秋收已經超過八成。在秋收加速推進的同時,全國秋冬種也同步展開。截至目前,秋冬種過半,播種進入高峰期。各主產區采取措施,全力提升冬小麥和冬油菜播種質量。截至目前,今年冬小麥已播52.9%,冬油菜已播57.9%。
國家糧儲局:南方中晚稻陸續上市,收購進度快于上年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10月21日報道,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最新發布,我國南方地區中晚稻正在陸續上市,收購進度快于上年。各地加強糧食質量安全監測,確保顆粒歸倉和農民利益。截至目前,主產區累計收購中晚稻800萬噸左右。為切實保護種糧農民利益,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先后批復江蘇、安徽、河南三省啟動中晚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已安排最低收購價收儲庫點330多個、倉容470萬噸。
生態環境部:我國成為全球大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
10月21日,黨的二十大新聞中心舉辦第五場記者招待會,生態環境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翟青介紹,過去十年,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科學指引下,我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過去十年,我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平均6.6%的經濟增長。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值由2015年的46微克/立方米降至2021年的30微克/立方米,成為全球大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全國地表水優良斷面比例達到84.9%,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全國土壤污染風險得到基本管控。
生態環境部:查處兩起環境質量數據造假案件23人被判刑
10月21日,黨的二十大新聞中心舉辦第五場記者招待會,生態環境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翟青介紹,2015年新環保法實施至今,累計查辦的重點案件超過17萬件。“十三五”全國環境行政處罰案件83.3萬件,較“十二五”增長了1.4倍。翟青還介紹,2016年、2018年分別嚴肅查處了兩起典型的環境質量數據造假案件,23人被追究刑事責任。在生態環保的歷史上,這是第一次因為數據造假被判刑。23人中,最多被判2年,最少也在半年左右,極大地發揮了震懾作用。
郵政快遞過度包裝治理40項落實措施正在業內征求意見
新華財經10月21日報道,記者日前從國家郵政局獨家獲悉,為切實加大郵件快件過度包裝治理力度,國家郵政局結合行業實際制定了落實措施和任務分工方案,圍繞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商品過度包裝治理的通知》中涉及郵政快遞業的工作任務,細化形成了40項落實措施,包含規范體系建設、企業責任落實、監督檢查執法、多方共建共治等方面。目前,方案已書面征求各省局和主要品牌寄遞企業總部的意見,下一步將在修改完善的基礎上印發執行。今年以來,我國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國家郵政局信息顯示,截至9月底,全行業采購使用符合標準的包裝材料和規范包裝操作兩個比例均達到90%,累計投放可循環快遞箱(盒)978萬個,在郵政快遞營業攬投網點布設回收裝置12.2萬個,回收復用瓦楞紙箱6.4億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