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2CC新傳媒
今年夏季,40℃以上高溫天超30天,是61年以來最多的一年,熱射病等重癥中暑致多人死亡。
俗語有言,大熱之后必有大寒。
據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監測結果顯示,赤道中東太平洋拉尼娜事件(指赤道附近東太平洋水溫反常下降的一種現象)在進一步持續,預計延續到2022/2023年冬季。今年冬季,或因“拉尼娜年”發生極端性的寒冷。
近年來,類似的極端天氣頻繁肆虐,和全球變暖有著莫大的關聯,而全球變暖則和溫室氣體的排放離不開關系。
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的《溫室氣體公報》就曾指出,2020年溫室氣體的排放創歷史新高,這一趨勢仍在延續,導致了全球氣溫不斷上升。
因此全球減碳行動成大趨勢。也只有早日實現碳中和,在未來全球升溫的趨勢才會慢下來。
我國也已經制定了碳中和目標,2020年9月22日我國在聯合國宣布:“中國將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有人曾預言,碳中和之下,未來40年涉及到數萬億的財富大轉移,將以碳排放為準繩,從高排放企業轉移到低排放企業,從碳增的企業轉移到碳減的企業。
也就是說,增加碳排放的產業,財富縮水,減少碳排放的產業,財富增值。
在碳中和這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之下,任何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
作為美妝產業鏈上的企業和個人,要如何踐行可持續美妝的發展,又如何找到屬于自己的“財富密碼”呢?
美妝企業提低碳環保的必經之路
近年來,無論是國際美妝巨頭,還是國內美妝企業,都在節能減排,踐行可持續發展之路。
1、歐萊雅中國:從智能運營到綠色消費
1997年進入中國的歐萊雅集團,目前在中國有三家工廠,分別位于上海浦東、江蘇蘇州和湖北宜昌。
2019年,歐萊雅中國在蘇州的尚美工廠,就通過使用太陽能、風能和生物質能供電供熱實現“零碳”,是首批完成“碳中和”運營轉型的工廠之一,也是其亞太地區首家“零碳”工廠。
10月11日,歐萊雅蘇州智能運營中心正式奠基,蘇州尚美工廠潔凈車間正式投產。這一占地9萬㎡的智能運營中心,計劃2023年第四季度正式投入運營。
“自我們提出面向2020-2030年全新可持續發展的承諾,不僅將減少工廠、上下游供應商、辦公場所及研發中心對環境產生的直接影響,也將減少由供應鏈產生的間接影響,以及消費者使用產品時造成的影響。”歐萊雅北亞總裁及中國首席執行官費博瑞曾表示,其目標是到2030年,與之合作的戰略供應商將直接排放量的絕對值減少50%(與2016年相比)。
可以說,這是歐萊雅中國大力踐行環保舉措之一,也是深化“歐萊雅,為明天”可持續發展2030,并為消費者打造了“綠色消費”的新體驗。
2、資生堂中國:攜手消費者打造可持續的美
同樣是10月11日,資生堂中國首個線上可持續發展活動——“明日花園計劃”正式上線。
據悉,該活動由資生堂集團旗下多個人氣品牌,包括SHISEIDO資生堂、ELIXIR怡麗絲爾、IPSA茵芙莎、ANESSA安熱沙、d program安肌心語、BAUM葆木、AUPRES歐珀萊共同發起,倡導以四個日常生活中的可持續發展舉措,讓“未來之美,觸手可及”。
資生堂中國CEO藤原憲太郎表示:“今年是資生堂集團成立150周年,作為全球最早開展可持續產品開發的美妝企業之一,我們將可持續發展置于經營戰略的核心位置。站在發展的新起點,資生堂中國的可持續發展理念與中國十四五規劃高度契合” 。
據悉,資生堂中國將從原料采購、產品研發、生產,直到消費使用的全過程,減少經營活動對環境影響。同時結合集團傳統優勢,在替換裝、空瓶回收、環保電商外箱以及采用環保贈品等領域加碼,與消費者共同攜手打造可持續的美。
3、伽藍集團:以低碳為底色,讓環保在品牌血液流動
伽藍集團JALA旗下自然主義品牌自然堂源起喜馬拉雅,所以致力于保護喜馬拉雅的生態環境。
今年4月,自然堂登山隊登頂珠穆朗瑪峰成功,用實際行動去號召公眾低碳生活,減少碳排放,保護環境,減緩冰川消融的速度。
據悉,三十多年來,喜馬拉雅山脈的冰川面積減少4420.78平方公里,平均每年減少147.36平方公里,總減少率達9.05%。
除了倡導公眾低碳生活,伽藍還在各方面提倡環保行動。
2019年,伽藍集團運用“一次性成型漸變技術”對自然堂單品冰肌水的包裝進行升級,推出“黑科技環保瓶”。
以年銷售量1000瓶估算,此項技術每年可減少80噸油漆的使用,以及減少90%以上的碳排放,將節約333戶家庭的用電量。
2011年,伽藍集團成為“中國民企綠色低碳聯盟成員”單位,2022年國際綠色零碳節中,成為候選品牌。
儼然,低碳已成為伽藍集團的底色,而環保更是在品牌的血液里流動。
4、林清軒自主培育山茶花,讓地球肌膚更美
2019年,林清軒憑借山茶花系列,成功打入國內高端化妝品市場。其中的明星單品——山茶花潤膚油,年銷售額達到了2.3億元,客單價突破1370元。
2021年,林清軒55000瓶山茶花潤膚油在天貓預售僅4小時就被搶購一空,全線金額超6000萬元!
與其他大多數品牌不同的是,林清軒的山茶花是自主培育的。
目前,林清軒在浙江、江西合作設有山茶花種植基地,在800米以上的荒山種植。而山茶花從育苗到成熟,3-5年也只能開幾朵花,一棵十年以上的樹所提供的原料,只能夠生產7瓶左右的山茶花油。
林清軒計劃在未來二十年,在中國荒山上種下5千萬棵山茶花樹。
創始人孫來春表示:“讓地球的肌膚更美,是因為我們倡導的是環保主義” 。而環保的背后,隱藏著林清軒取之于自然,還之于自然的崇敬之心。
今年春天,林清軒在上海奠基了一個新的碳中和智能制造中心,為達成碳中和追加6000萬元預算。讓皮膚變美是每個美妝品牌的底線,而林清軒更多了一個“讓地球的肌膚更美”的愿景。
年輕消費者更青睞低碳環保的品牌
隨著對全球氣候問題的擔憂加劇,近兩年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特別是年輕人,開始選擇理性和綠色的消費觀念,更青睞具有低碳環保理念的品牌。
9月2日, VOGUE Business發布的《解碼中國 Z 世代的可持續消費觀》白皮書中顯示,54%的年輕群體更關注可持續品牌的實用性,產品要能夠經久耐用,并且可以循環利用。57%的消費者表示生活中會選購可持續產品,用實際消費行為為環保買單。
“Z世代表示,他們可以接受溢價,但同時會對品牌和產品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時報告得出總結,美妝護膚類是消費者相對最愿意支付溢價的品類。
但這也就意味著,美妝企業只有在原材料、生產過程、包裝等完整生產鏈上下功夫,貫徹落實ESG理念,通過提升產品的可持續性,才能抓牢消費者的心。
1、綠色包裝
是指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無害,能夠循環再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種包裝。
據了解,中國每年的快遞量已達600億個,其中大部分的快遞盒在拆開后即成為不被需要的“垃圾”,被直接丟棄。
因此一些品牌就嘗試在快遞盒上做出努力,如2018年歐萊雅就推廣無膠帶、易撕拉、100%可降解的綠色包裹在電商物流中的使用,開始使用沒有膠帶紙的快遞盒,且使用非塑料層壓紙箱,箱內所有保護和填充材料均替換為可再生紙質材料,進一步實現了“綠色包裹”的愿景。
2021年,歐萊雅中國寄出8500萬個綠色包裹,占總包裹數的87%。
2、空瓶回收循環
據統計,目前全球玻璃制品的回收率約為50%;塑料包裝的回收率為14%,而其中由于分揀和回收過程當中的損耗,最終僅有5%的塑料可以再次重復利用。
一個化妝品空瓶的回收,可以減少2克碳排放,雖然微不足道,但僅在2021年我國化妝品的空瓶數量達到了30億,如果全部能夠回收,相當于減少了6000的噸碳排放。顯然,實現這一目標很難,但許多品牌已開始付諸行動。
國貨品牌effortless的「空瓶計劃」,就鼓勵把產品空瓶直接寄到工廠,用完空瓶,不急著丟,集齊5個同類產品空瓶,寄回即可獲得2500分(價值125元),可以兌換一瓶全新的產品。
effortless考慮到單個瓶子在路上運輸所產生的碳排放會較大,會使得環保理念流于形式,重于宣傳,因此要五個空瓶集齊兌換,這樣可以更大程度降低運輸對于環境的影響。
effortless聯合社會企業品牌「P.E.T.好潤環保」,將回收來的空瓶變廢為「包」。因為產品100%使用rPET材料,所以可以在它生命周期里被輕松回收,實現0污染。
3、二手平臺火爆
今年2月,阿里研究院聯合北京大學中國低碳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市綠色交易所發布《閑魚平臺閑置經濟碳減排前瞻研究報告》。閑魚平臺倡導“萬物皆循環、人人可參與”綠色低碳生活理念,已經越來越為公眾所認可。
根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今年9月份閑魚月活人數超過一億,其中90后接近60%。這意味著Z世代的消費習慣已悄然改變,把那些閑置的物品,通過電商平臺,變成可交易的商品。
而這同樣也是綠色生活的一種踐行方式。
我們可以驚喜地看到,不論品牌大小,循環-再生之路是必由之路。
第三方平臺牽頭開啟可持續美妝的“財富密碼”
在碳中和國策、化妝品新條例,以及國家一系列向綠色安全、多功能方向發展等政策加持下,都倒逼各行各業的產業鏈朝著規范化、規模化和高質量的方向發展。
上述的外資企業和國內頭部企業,在踐行低碳環保的過程中,已做出了表率,而如何將這一理念傳遞給更多的美妝企業和消費者呢?
這就需要平臺、媒體、達人等多方合力,引導并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言安堂,一個有科普、有溫度、有態度的美妝平臺,目前全網粉絲超200萬,其服務號提供一對一的專業咨詢服務,建立了超過10萬的用戶健康安全數據。
2021年12月開始,言安堂推出了“可持續美妝”項目,通過對化妝品空瓶的循環、再生等措施,助力各大品牌構建可持續美妝。
目前,言安堂在蘇州工業園區建造了一個3000多㎡的工廠,超200萬產品的數據庫,達到年處理量1000萬單的程度,同時與空瓶回收機構、材料商達成合作,建立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體系。
言安堂創始人趙國慶表示,空瓶回收后,將會進行專業化處理,最終實現原料可降解循環、包裝可回收循環、消費行為可導流循環。
言安堂通過旗下品牌“言之有物“,已經摸索出了一套可行的方案。其“空瓶紀 ”小程序上線四天曝光量便超過了26萬+,參與回收的人數超1000人,轉化用戶人數同樣超過2萬人,天貓的GMV也高達30萬之多。
空瓶回收,是如何做到激活粉絲并多次復購呢?
一是定制個性化SaaS平臺——前端To用戶小程序
品牌無需自行開發小程序,入駐之后一鍵生成品牌專屬小程序,可以自行設置界面內容,添加商品優惠,提供用戶空瓶回收物流的查詢等一站式服務。
二是基于SaaS平臺可視化定制數據分析
用戶可以在言安堂合作的基礎上,獲取空瓶回收的信息,然后在使用小程序回收空瓶的時候,自動進行信息收集,通過數據分析進行客制化推送,觸達用戶喜好,洞察消費者的購買習慣,從而在新品的研發上更具有針對性。
三是再生原料價值延續,環保循環無限延展
回收的空瓶,經過一系列的加工,將制成藝術紀念品,作為消費者的積分兌換獎勵之一。
總結而言,就是通過空瓶紀小程序+訂閱號+社群等平臺,在空瓶紀小程序廣告位及訂閱號內容種草,通過小樣兌換、郵寄空瓶兌換優惠券吸引用戶轉化,小程序流量賦能,利用環保降低用戶感知成本,從而實現品牌銷售多次轉化。
將空瓶計劃轉化成一個新的獲客渠道,吸引新客、激活老客,從而實現銷售轉化,還能增加粉絲好感和粘性,不得不說,這將是一個非常落地的低碳環保解決方案。
“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是近期召開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重點內容,全球減碳的大形勢下,每一家企業都要踐行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每一個人都要推動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
綠色生活,不只是為了環境的保護,更是為了我們明天美好的生活和未來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