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電網
10月30日晚間,格力電器發布2022年三季度業績報告稱,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474.89億元,同比增長6.77%;實現歸母凈利潤183.04億元,同比增長17%。
然而,10月31日尾盤,有39股主力資金凈賣出超30億元,其中格力電器凈賣出6.38億元,居榜首。截止至發稿,格力電器尚未對資金流失作出解釋。
三巨頭營收規模墊底
據家電網了解,此前,海爾、美的均已發布三季報。
根據美的財報數據,美的集團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2704億元,同比增長3.5%;實現歸母凈利潤245億元,同比增長4.3%。
根據海爾的財報數據,海爾智家前三季度營收1847.5億元、同比增長8.91%,凈利116.66億元、同比增長17.26%。
在三巨頭當中,格力營收規模墊底。受房地產行業情況影響,擴大空調之外的業務版圖成為格力電器的當務之急。據悉,格力已經在新能源汽車、光伏、預制菜等領域進行布局,尋找公司的第二增長點。
有趣的是,在10月27日舉行的一場直播活動中,格力電器官方表示,公司正在為特斯拉零部件制造提供裝備,同時珠海格力智能裝備公司已向全球多家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提供裝備支持。
另外,格力電器的熱泵雙級增焙壓縮機產品受歐洲天然氣短缺影響,在歐洲市場實現了大幅增長。格力電器表示,上半年公司的熱泵雙級增焙壓縮機產品技術實現升級,已廣泛用于國內、北美、歐盟等地區低溫熱泵市場,年銷量增長達140%。
與此同時,格力電器也正面臨一個劇烈的轉型期。由于渠道改革,三季度格力河北地區的經銷商體系發生變動。從業績公告看,第三季度格力電器的銷售費用錄得83.47億元,下降了14.49億,但同時公司管理費用增加了10.25億元,為39.82億元。
同時,據公告內容顯示,本次格力并未對外披露各業務板塊的營收情況。不過根據格力半年報數據來看,上半年空調仍為格力的核心支柱,該板塊業務收入687.46億元,同比增長7.63%,占總營收的72.2%。寄予厚望的生活電器業務收入僅有21.77億元,不及空調收入的零頭。
在本次披露三季報后,格力對外表示,正在把握智能化、高端化、集成化的家電產品發展趨勢。同時拓展多元化新興業務,發展海外電商,多渠道營銷來提升品牌競爭力。
不過,股東中依然有減倉者出現。格力半年報新進十大股東名單的中信證券大幅減持,在三季報中已經退出十大名單。
未來難料
根據中怡康發布的《2022年家用空調零售市場趨勢總結暨未來展望》內容顯示,2022年1~9月,受線下市場拖累,家用空調整體市場略顯頹勢,零售額與去年同期持平,零售量同比下降了5.0%。受疫情、通貨膨脹等諸多因素影響,消費者的關注點發生轉變,家電市場信心不足依舊是壓制市場增長的中期關鍵因素。
受空調市場不景氣的影響,以空調為主業的格力雖然前三季度實現6.77%的增長,但是依然未能回到疫情前的最好時期。
因此,格力的多元化轉型壓力現在也是與日俱增。今年,格力不僅大刀闊斧進行渠道改革,同時也再度向新的領域——預制菜發起進軍。
可惜的是,對于資本市場而言,此前格力在手機、生活電器、造車等新業務拓展方面表現并不算優越。不僅耗費人力物力,而且耽誤企業的戰略時間。因此在經濟形勢不好的當下,投資者大多對格力的多元化努力抱持謹慎態度。
此外,董明珠的后繼者問題也是一個外界十分關心的話題。
前不久,董明珠在媒體上表示,自己把大部分時間都奉獻給了格力,除了一日三餐,基本上都在工作,甚至32年都未曾休過假。這事引來網友熱議,并將其推上熱搜。
這一現象也側面表現出,格力電器對董明珠的依賴性。現年已經68歲的董明珠,還能領導格力多久?自望靖東和黃輝辭職后,誰能夠頂替董明珠的位置?種種問題如同一把達摩克里斯之劍,懸掛在格力電器這家企業的頭上。
對比另外兩家巨頭,美的何享健早已退居幕后,海爾張瑞敏也于去年退休,兩家企業都有合適的接班人順利接班,并且在規模和市值上逐漸超過格力。
困局之下,業界也看到格力正在四處突圍。例如,加速布局智能家居業務,上下游拓展,甚至直接動手搞芯片,加快推出智能空調、智能家電等產品,豐富多元化產品線,構建智能物聯生態中心。強化基本盤,延伸工業用冷暖設備,機器人等,拓展B端客戶。借助格力鈦強勢布局新能源,進軍新能源車、鋰電池、儲能業務等領域,實現跨界發展。只是相比起其他同規模的企業,格力現在未來的不確定因素實在是有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