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科技
多年以來一直以“黑馬”姿態席卷手機市場的realme真我,近期有些“靜悄悄”。曾幾何時,真我作為全球市場中的新面孔,常與各種增速記錄、意外成績為伴:進入中國市場兩年就成為行業Top7,擠掉一眾老面孔;成為全球范圍內最快達到1億出貨量的智能手機品牌(用時37個月)……在誕生的前幾年里真我幾乎不可阻擋,不斷上升的銷量排名和不斷增長的銷量數據讓行業相信,真我會是進入前五似乎也只是時間問題。
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席卷智能手機行業,在行業下行的大環境下真我也無法幸免,終于撞上了“新秀墻”。根據Counterpoint的追蹤報道,今年第三季度的中國手機中真我依然是市場第七,但出貨量同比下降43.1%,市場份額為2.5%。
據此數據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真我在中國市場收大環境和市場競爭的影響已無法保持過去幾年中強勁的增長勢頭,從兇猛的“攻勢”被逼轉向“守勢”。同時,雖有Top7的市場排名,但份額卻不容樂觀,中國手機市場寡頭化嚴重,處于中下游位置的真我受馬太效應影響處境變得更加艱難。
當然,也有一定的好消息,比如說雖然市場環境不好,但年輕的真我終究是排在了一些“老家伙”前面,處境要比摩托羅拉(聯想)、中興等傳統廠商更好一些。而且,真我依然有“牌”可打,就比如高端宣布“回國”的數字系列產品,便是被委以重任的“救火隊長”。
只不過,真我想靠這一池“遠水”來救國內市場的“近火”,似乎沒有那么簡單。
真我數字系列,何方神圣?
現代智能手機的基本概念可以說均由iPhone定義,產品命名和產品線也是如此。對絕大多數智能手機廠商來說,以純數字命名的產品線有著特殊意義,一般來說會是品牌的首個產品線(比如小米數字系列、榮耀數字系列),不過真我這邊就有些特殊。
真我在國內開售的首條產品線是X系列,但在全球范圍內首款上市的產品卻是realme 1。會有這種差異,主要是真我是一個先布局海外、再布局國內的品牌,而且真我在海外的主要市場以印度、東南亞為主,這些市場對入門智能手機需求更旺盛;真我回歸中國市場的時候,入門市場競爭已經相當激烈,為了快速打開局面真我選擇用更高一檔的X系列手機沖擊中國入門市場,最終也憑這一招“田忌賽馬”取得了初步成功。
再到后來,真我逐漸完善產品線,推出了GT、Neo、Q、V等產品線填補價位段空檔,向上覆蓋中高端、向下覆蓋平價入門,自然就不需要真我數字系列出馬了。
從如今的產品定位來看,realme產品線中定位最低的是V系列手機,真我V20的售價為1099元。而目前海外官網在售的realme 9,其官方售價為16999元盧布,約合人民幣1500元。單純對比售價,很容易得出“數字系列比V系列更高端”的結論,但實際上絕大多數國產品牌的海外機型都要比本土機型貴一些,realme 9在印度賣1500元人民幣,如果放到國內的話估計定價會在1000元出頭。
因此可以得出一個簡單結論,真我數字系列手機很有可能成為品牌中定位最入門的產品,以5G手機的身份下探至千元售價。不過,在如今的中國手機市場光有低定價還不夠,而且以真我手機一貫的性格,新品會在哪些方面實現“越級”也是一大關注點。
為了預熱新品,真我已經在官方渠道公布了新品的部分信息。從目前爆料的信息來看,真我 10系列的首個看點放在屏幕上,將搭載全球最窄下巴曲面屏(2.3mm),以及首發 2160Hz PWM 超高頻調光技術。
其他配置信息尚未公布,但我們也可以從海外上市的realme 9身上找到參考。realme 9除了處理器相對“入門”,其他配置其實稱得上“可圈可點”,比如90Hz刷新率、5000毫安時電池、1億像素主攝等等,在賬面上還是比較好看的。
由此推測,真我 10未來在國內上市的時候,除了幾乎可以肯定的屏幕素質升級之外(刷新率可能不變),SoC有望升級至更加主流的高通驍龍778G芯片,或者聯發科同檔次處理器;后置相機的主攝像素不變(依然是1億像素),但副攝上可能會有一定升級;快速充電受限于成本控制,用上65W的可能性不高,但用上30W左右的規格,還是很有可能的。
當然,這么一臺售價最高不會超過1500元的手機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邊框、后殼材質這些關乎“質感”的地方,就不用有太高的期待了。但整體來說,真我 10的具體表現值得我們期待,尤其是在配置應該不錯的情況下,價格能做到多么“驚喜”?自從當年紅米手機橫空出世后千元以內的入門手機已經很久沒有“驚雷”出現了,真我 10能成為那個“驚雷”嗎?
長遠來看只是權宜之計
以高性價比殺入市場,是大多數新興品牌開疆拓土的主要手段,而對真我這種一向注重“越級體驗”的高性價比品牌來說,這種招數更是用得得心應手。在海外市場,真我數字系列機型已是“戰績彪炳”,是全球范圍內最快達到4000萬出貨量的產品線
(目前產品線出貨量已達5000萬臺),在多個市場上的確口碑不俗。如今回歸國內,可見真我希望“幸運女神”能夠繼續眷顧真我數字系列手機,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撕開突破口,幫助真我在銷量上更上一層樓。
或許,命運女神真的站在了真我這一邊。
今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價格段份額出現了一個有趣的趨勢,價格大于600美元的高端手機和價格低于200美元的入門手機均出現了份額增長,擠壓中端智能手機的生存空間。
600美元以上的高端智能手機市場真我暫時還無法過多干預,但200美元以下的入門市場,正是真我數字系列手機大展拳腳的最佳舞臺。而且,可預見的真我數字系列手機進入國內市場后還會對配置做升級、價格做調整,進一步提升在入門智能手機中的競爭力。
更重要的是,在如今的千元市場,其實我們找不到太多競爭力強大的產品,沒有誰是“絕對首選”。大概七八年前,我們談起入門手機可能第一個想到的會是紅米,后來的榮耀,還有什么360、樂視等產品,但現在小雷說起千元入門級,真沒有那么一款是絕對推薦的。
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中,真我數字系列自然有機會也有優勢能夠橫掃市場,成為新的“千元機之王”。
當然,這還只是停留在猜測階段,甚至最后真我數字系列回到國內后會采取什么樣的定價也不得而知。另一方面,真我目前也存在手機產品線比較混亂的情況,比如說Q系列最便宜的機型價格也下探到了1100元左右,和V系列手機形成競爭,徒增內耗。
實際上,中低端、入門手機的潛在消費者并沒有那么豐富且復雜的需求,“性價比”就已經是最好的產品賣點,手機廠商可以考慮在一條產品線中分化出不同的SKU以應對消費者,沒有必要推出多條定位類似、價格相近的產品,徒增開模、營銷成本。
未來真我數字系列手機回歸國內后,真我的產品線是否需要調整?這是值得深思熟悉的問題。同時,如果真我數字系列空降成為品牌中最入門的產品,其他產品線的定位是不是應該對應提高,最高端的GT系列手機,是否有必要更好地深耕高端?同樣值得思考。
綜合而言,真我數字系列的回歸在如今的環境下或許能夠幫助真我取得銷量上的增長,穩住國內Top7的市場排位甚至謀求排名提升,但長遠來看打好基礎還是為了突破上限,沖擊高端始終是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