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靖
又一家券商定增“縮水”。
11月9日,華創證券母公司華創陽安發布定增情況報告,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總額為30.27億元,募集資金凈額為29.80億元。
根據投資者認購情況,本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價格為5.8元/股,共計發行5.22億股,相比原計劃募資上限80億元縮水約62%。據悉,本次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全部用于向華創證券增資。
本次發行對象最終確定為12名,其中作為同行的券商共有6名,且均為頭部券商,分別是中信證券、光大證券、國泰君安、廣發證券、招商證券和中信建投,合計認購12.37億元,占總募集資金近41%。
值得一提的是,中信證券本次獲配6206.90萬股,獲配金額約3.6億元。本次非公開發行后,中信證券一舉進入華創陽安前十大股東名單,位列第8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74%。
華創陽安表示,本次發行前后公司均無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本次發行不會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化。同時,本次發行完成后,公司股權分布符合《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規定的上市條件。
公開資料顯示,華創證券于2002年1月經中國證監會證監批準成立,是國資控股的貴州省內唯一證券公司,注冊資本金15億元。
近期,華創證券競拍太平洋證券股權的事情受到市場關注。
2022年5月26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于北京產權交易所司法拍賣平臺對北京嘉裕持有的太平洋股權進行競價拍賣。2022年5月27日,北京產權交易所發布網絡競價成功確認書,華創證券以17.26億元競得北京嘉裕持有的太平洋證券7.44億股股份(占總股本的10.92%)。2022年6月17日,華創證券收到《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執行裁定書》,華創證券已向證監會提交股東資格申請資料。
華創陽安對此認為,華創證券成功競拍取得太平洋證券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后,將有助于實現業務協同,資源與優勢互補,提升市場競爭力和資源整合能力。
今年以來,華創陽安的業績表現不佳。2022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7.76億元,同比下降31.8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9億元,同比下降64.1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1.87億元,同比下降71.41%。
近期,受市場調整影響,券商定增募資額縮水成常態。界面新聞記者梳理,包括東興證券、國聯證券、天風證券、 浙商證券、湘財股份等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定增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