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門:實施四類犯罪教職員工嚴格執行從業禁止制度
11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會同最高人民檢察院、教育部發布《關于落實從業禁止制度的意見》。有關負責人表示,《意見》明確,教職員工實施性侵害、虐待、拐賣、暴力傷害等犯罪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六十二條的規定,判決禁止其從事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工作,即終身不得從事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工作。《意見》明確人民法院判決生效后,犯罪教職員工所在單位、主管部門可以依照《未成年人保護法》《教師法》等法律法規給予相應處理、處分和處罰。符合喪失教師資格或者撤銷教師資格情形的,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及時收繳其教師資格證書。
國家醫保局曝光10起定點醫療機構違法違規的典型案例
據國家醫保局微信公眾號11月11日消息,國家醫療保障局曝光臺選取了10起定點醫療機構違法違規的典型案例,包括天津市北辰區天津安捷醫院有限公司違規使用醫保基金案等,涉及重復收費、超標準收費、分解項目收費、超醫保限定支付范圍結算、串換診療項目和藥品耗材進銷存不符等違法違規行為。相關醫療機構違法違規行為造成了醫保基金損失,破壞了定點醫療機構的形象,在社會上產生了不良影響。國家醫保局表示,廣大定點醫療機構需嚴格遵守《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建立健全醫保管理制度,完善崗位職責、風險防控和責任追究等相關制度,堅決杜絕違法違規行為,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促進我國醫療保障制度健康持續發展。
五部門:中央財政將安排資金延長退耕還林還草補助期限
據國家林草局網站11月11日消息,近日,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農村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 鞏固退耕還林還草成果的通知》提到,為鞏固退耕還林還草成果,2014年開始實施的第二輪退耕還林還草現金補助期滿后,中央財政安排資金,延長補助期限,繼續給予適當補助。《通知》要求,各地要全面調查核實第二輪退耕還林還草實施情況,已安排但尚未實施的退耕還林還草任務,要嚴格限定在全國“三區三線”劃定的耕地保護紅線任務外實施,且符合國家允許退耕的5種情形(即25度以上坡耕地、陡坡梯田、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嚴重沙化耕地、嚴重污染耕地)。
教育部:嚴打培訓機構涉特殊類型考試招生違規違法行為
據教育部網站11月11日消息,日前,教育部印發通知,對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類型考試招生工作作出部署。通知強調,各地各相關高校要進一步加強特殊類型招生工作規范管理。嚴格考生報考資格審核,嚴格執行考評人員回避制度和“黑名單”制度,嚴格落實考生、評委、考場隨機編排的“三隨機”工作機制。加強特殊類型錄取新生入學資格審查和專業復測。嚴禁開展特殊類型招生的高校、內設學院(系、部等)及教職工組織或參與考前輔導、應試培訓或與社會培訓機構勾連牟取不正當利益。嚴厲打擊培訓機構涉特殊類型考試招生工作違規違法行為。嚴格執行高校招生“十嚴禁”“30個不得”“八項基本要求”等紀律要求,認真落實中學、高校、地方、國家四級信息公開制度。未按要求公示的考生一律不得錄取。對于違規違紀違法行為,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并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最高檢發布4件依法懲治盜采礦產資源犯罪典型案例
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網站11月11日消息,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4件依法懲治盜采礦產資源犯罪典型案例,包括3件嚴重破壞礦產資源從嚴懲處的案例、1件經核實系工程附隨采挖的行政違法行為不構成犯罪作不起訴的案例。近年來,旺盛的市場需求導致礦產資源價格不斷上漲,一些不法分子為牟取非法利益,盜采國家礦產資源,違法犯罪日益猖獗。2019至2021年,全國檢察機關對非法采礦、破壞性采礦犯罪案件批準逮捕8210件15253人,起訴10561件25649人。
中央財政提前下達2023年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156億元
財政部網站11月11日消息,近日,財政部提前下達2023年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156億元,支持各地充分發揮農村綜合改革平臺作用,持續探索財政支持鄉村全面振興的有效路徑和示范樣板。財政部指出,一是繼續實施美麗鄉村建設獎補,支持各地以村內道路硬化、衛生凈化、村莊亮化、環境美化為目標,以村莊項目建設為載體,突出規劃引領、農民主體,改善農村宜居宜業條件。二是繼續對村民民主議定的村內道路、農田水利、村容村貌改造等農村公益事業建設項目予以財政獎補。三是堅持政策集成、機制創新,繼續支持農村綜合改革發展相關示范試點,創新富民鄉村產業發展機制、數字鄉村發展機制、鄉村人才振興機制、鄉村治理機制,打造集美麗鄉村、數字鄉村、善治鄉村為一體的農村綜合改革試驗區,探索推動農村改革發展新機制和鄉村全面振興新路徑。
交通運輸部:去年末全國收費公路債務余額為79178.5億
交通運輸部11月11日發布2021年全國收費公路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21年末,全國收費公路里程18.76萬公里,占公路總里程528.07萬公里的3.55%。全國收費公路共有主線收費站972個,比上年末凈增加7個。全國收費公路債務余額79178.5億元,比上年末增加8517.3億元,增長12.1%。2021年度,全國收費公路車輛通行費收入6630.5億元,比上年增加 1762.3億元,剔除2020年2月17日至5月5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全國收費公路免收79天車輛通行費1593億元因素(以下簡稱“2020年疫情防控免費因素”)后,2021年車輛通行費收入同比凈增加169.3億元,增長2.6%;支出總額12909.3億元,比上年增加562.9億元,增長4.6%;車輛通行費收支缺口6278.8億元,比上年減少1199.4億元,剔除2020年疫情防控免費因素后,2021年車輛通行費收支缺口同比增加393.6億元,增長6.7%。
交通運輸部:發現過度通行管控立即采取措施督促核實整改
據交通運輸部微信公眾號消息,11月11日,中共交通運輸部黨組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精神。會議強調,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交通物流保通保暢工作,全力以赴做好物流保通保暢工作,全力以赴保障交通網絡暢通、物資運輸暢通、末端配送暢通,服務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要加強公路網運行監測分析,堅決防止擅自關閉關停交通基礎設施、過度通行管控問題反彈。指導各地建設啟用應急物資中轉站,推進涉疫地區重點物資安全有序中轉轉運。發揮專班作用,“一事一協調”,做好供需對接,持續加強交通物流運行動態監測,一旦發現層層加碼、“一刀切”、過度通行管控等行為,立即采取措施督促核實整改,迅速解決物資運輸不暢的問題,切實保障疫情防控、能源、生產生活和外貿等各類重點物資安全高效運輸,堅決鞏固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和交通物流保通保暢成果。
吉林廣東四川新疆四個省區開展消費投訴信息公示試點
據“市說新語”微信公眾號11月11日消息,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的要求,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下發通知,在吉林、廣東、四川、新疆四省區開展消費投訴信息公示試點。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表示,消費投訴信息公示,是市場監管部門依法公開處理消費者投訴相關的政府信息,供社會公眾查詢瀏覽。目的是減少消費領域的信息不對稱,強化社會監督,通過發揮消費者充分知情、自主選擇的市場配置資源作用,來引導經營者落實消費維權主體責任,促使消費糾紛化解在源頭。公示不是“黑名單”,市場占有率高的經營者,客觀上消費糾紛往往也比較多,還需要關注經營者對待消費者的態度、處理投訴的效率、自身改進的情況等。
2023年“英才計劃”啟動將選拔1700余名中學生走進大學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11月11日報道,由中國科協、教育部實施的2023年“英才計劃”近日啟動,將選拔1700余名中學生作為科技創新后備人才走進大學,參加為期一年的科學研究、學術研討和科研實踐,實施范圍覆蓋25個城市58所高校和2個試點省份及高校。據了解,英才計劃的選拔對象主要是品學兼優、學有余力,對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等基礎學科具有濃厚興趣的高中一年級和高中二年級學生。學生相應學科成績排名應在年級前10%,或者綜合成績排名在年級前15%。
七部門印發《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辦法》
據教育部網站11月11日消息,近日,教育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疾控局,制定并印發了《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辦法》。《實施辦法》提出,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責任追究制度。對違反法律法規、玩忽職守、疏于管理,導致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或發生食品安全事故后遲報、漏報、瞞報造成嚴重不良后果的,追究相應責任人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依規追究其刑事責任。同時,購偽劣食材、損害學生身體健康的,一經查實,依法依規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