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怡
又一家新三板公司轉戰創業板。
近日,蕪湖佳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佳宏新材)創業板IPO進入一輪問詢,遭監管22問。
佳宏新材專注于電伴熱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電伴熱產品(自控溫伴熱帶、恒功率伴熱帶)、溫控器、配件以及電伴熱系統工程。
報告期內(2019年-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 2.01億元、2.21億元、3億元、1.2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493.93萬元、4127.10萬元、5260.98萬元、1930.83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全球電伴熱市場主要以北美、歐洲等地區為主,因此導致佳宏新材報告期內7成以上收入來自外銷,存在匯率波動、貿易摩擦、合作失敗等風險。
實控人母子控制80.55%股權
2002年2月,徐忠庭、汪建軍夫婦共同出資設立的佳宏有限,其中徐忠庭以實物作價出資 600萬元,汪建軍以貨幣出資40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設立時出資存在瑕疵。其中汪建軍的貨幣出資系由汪建軍創辦的蕪湖市電線電纜廠(私營獨資企業)代為轉款注入,因年代久遠無法提供系由其本人出資的其他證明資料;徐忠庭用于出資的設備、車輛、存貨等資產亦來源于購買蕪湖市電線電纜廠(私營獨資企業)的實物資產,因年代久遠無法提供以其本人名義購買該等資產的發票及相關單據等證明資料,即以現有資料無法核實佳宏有限設立時股東出資的真實性與充足性。
為夯實上述出資,2016年3月15日,汪建軍向佳宏有限投入1000萬元,計入佳宏有限的資本公積金。
汪建軍、徐忠庭之子徐楚楠自2005年9月起加入佳宏有限從事管理工作,鑒于徐楚楠對公司業務發展作出的突出貢獻,且已具備承擔公司發展的管理能力,創始股東汪建軍、徐忠庭考慮由徐楚楠接班承擔主要管理職能,故對公司家庭內部股權架構進行調整。2010年6月汪建軍、徐忠庭分別轉讓10%、38%的股權轉讓給徐楚楠,2014年8月,徐忠庭再次轉讓剩余22%的股權給徐楚楠。

IPO前,佳宏新材的控股股東徐楚楠直接持有70.53%的股份,擔任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實際控制人為汪建軍、徐楚楠母子兩人,通過直接和間接的方式合計控制公司80.55%的股份。
另外,2019年、2021佳宏新材進行現金分紅400.64萬元、1802.97萬元。其中徐楚楠同期分得355.2萬元、1022.85萬元,汪建軍分得39.4萬元、114.62萬元。
超7成收入來自境外
根據 Markets and Markets 機構市場研究報告,2021年全球電伴熱市場規模為26億美元,預計市場將逐漸恢復并于2027年達到43.6億美元。從電伴熱市場的區域分布來看,北美、歐洲等地區工商業發達,城鎮化水平高,主要國家低溫天數較多,成為全球電伴熱主要銷售市場,2021年市場占比分別為46.29%和35.49%。

因此,報告期內佳宏新材以境外銷售為主,收入占比均超70%以上,以北美洲、歐洲等境外區域為主,公司主要采取ODM/OEM的形式向國際市場提供產品,境外客戶主要為國際工業及家居用品供應商和區域電伴熱品牌商。
然而,業務以外銷為主的公司通常存在產品認證政策、匯率波動、國際貿易等風險。

可以看到,2019年-2021年佳宏新材的歐洲市場業務處于一個整體上升的趨勢,其中2021年漲幅較高主要系對俄羅斯、英國、波蘭的銷售收入提高所致;而同期美洲市場則先下滑再反彈維穩,而2020年公司來源于美國的收入下降,主要受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公司產品于2018年9月、2019年5月分別被加征了兩次關稅,基于整體成本考慮,美國部分客戶將其訂單向其他地區的供應商(如:印度)轉移。
另外,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佳宏新材在招股書中還提到了“俄烏戰爭因素的風險”: 俄羅斯作為公司主要的境外銷售地區之一,且作為子公司的注冊地,其對公司的經營布局具有較為深遠的直接影響。自2022年2月俄烏沖突爆發以來,公司與俄羅斯客戶之間的合作因此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如若局勢持續升級,上述不利影響可能會持續甚至加劇。
匯率波動方面,佳宏新材境外業務結算幣種有美元、加元和歐元等,主要以美元結算為主。報告期內公司境外采購額遠小于境外銷售收入,匯兌損益主要由境外銷售產生。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的匯兌損益分別為-38.56萬元、393.59萬元、377.27萬元和-64.20萬元,其中2020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總體呈現下降趨勢,2020年末較年初的跌幅為6.27%,2021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總體繼續呈下降趨勢,2021年末較年初的跌幅為2.52%。
此外,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佳宏新材2020年還受到2起行政處罰。
一起是外匯行政處罰,2020年8月14日,國家外匯管理局蕪湖市中心支局作出蕪匯檢罰款 [2020]3 號《行政處罰決定書》。佳宏新材在2017年至2019年期間的出口業務中,有203516.86美元出口貨款未從境外收回,而是于2019年4月至12月期間從境外客戶指定的境內居民處陸續收回,收回金額為1402343.69元,扣除銀行扣費后,實際入賬金額為 1402171.41 元,公司上述行為構成“非法套匯”行為。該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第四十條的規定,對佳宏新材處42065.14元的罰款。
另一起是海關行政處罰,2020年11月25日,中國北侖海關作出甬北關緝違字[2020]0182 號《行政處罰決定書》,因佳宏新材出口貨時,數量、價格申報不實,影響國家出口退稅管理,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第二十四條第一款之規定,并構成同法第八十六條第(三)項所列之違法行為,對佳宏新材處33700元罰款。
毛利率連年下滑
根據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電線電纜分會的文件,2017年至2019年佳宏新材在國內電伴熱市場占有率排在國內企業前三位。
2019年-2021年國內電伴熱產品市場規模為1.58億美元、1.37億美元、1.79億美元,以同期境內收入計算,占國內電伴熱產品市場規模比重為3.80%、5.65%、6.41%,因此我國電伴熱市場尤其是中高端市場仍主要被瑞侃、賽盟、博太科等外資品牌壟斷。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佳宏新材在招股書宣稱,“公司已初步實現中高端產品的進口替代”。但這引起了監管層的質疑,要求公司說明實現進口替代產品的具體情況,發行人產品實現進口替代的依據、過程、效果及相關支持材料,結合發行人產品與進口產品在主要性能指標、技術 參數、在下游客戶的使用比例或市場份額等方面的比較情況,說明發行人實現“進口替代”依據是否充分。
佳宏新材的回復是否讓監管層滿意目前仍未得知,而公司另一個重要的財務指標毛利率出現了下滑。

報告期內,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 50.28%、49.40%、43.41%、41.14%,其中2021年毛利率下滑明顯。從主營業務來看,公司毛利率下滑主要系受電伴熱產品毛利率及收入占比的變動影響。

可以看到,2021年電伴熱產品的毛利率出現斷層下滑近10個百分點,從回復內容來看,恒功率伴熱帶、自控溫伴熱帶的毛利率下滑主要與公司境外業務毛利率下降有關,其中前者下滑10.37個百分點,后者下滑11.73個百分點,具體受原材料采購價格上漲、美元匯率下降,客戶結構變動等因素的綜合影響。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一輪問詢中監管層就公司的毛利率事項進行重點提問,另外要求說明審計截止日后的財務數據,量化分析新冠疫情、匯率波動、原材料價格波動、海運費波動對公司的業績影響。
財務數據顯示,2022年1-9月,佳宏新材的營業收入為 2.5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28.42%;凈利潤為4971.6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0.6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4525.99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