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吳治邦
財務暴雷后又破產重整,*ST星星(300256.SZ)保住了上市地位。*ST星星在11月20日晚間的公告顯示,2022年11月18 日,公司及相關當事人收到中國證監會送達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處罰字〔2022〕161 號】,上市公司及時任高管分別被處以50萬元到600萬元不等的罰款。
從《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來看,*ST星星主要存在著以下違法事實,分別為:虛構銷售業務,虛增營業收入;虛構租賃和加工業務,虛增營業收入;虛構采購業務,虛增營業成本;通過虛假采購折扣虛減營業成本;少計商譽減值損失等。
監管部門認為,*ST星星通過上述虛構銷售、虛構租賃和加工業務等方式, 2019年度虛增營業收入14.4億元,虛增營業成本2.7億元,虛增利潤總額11.7億元(不考慮稅費、期間費用等調整),分別占當期披露營業收入的22.68%,營業成本的4.98%,利潤總額的761.20%。2020年度,星星科技通過財務造假活動虛增營業收入32.6億元,虛增營業成本15.9億元,虛增利潤總額16.6億元(不考慮稅費、期間費用等調整),分別占當期披露營業收入的39.26%,營業成本的22.22%,利潤總額的3799.51%。
*ST星星分別于2013年12月、2015年7月完成對星星觸控和星星精密100%股權的收購。 星星觸控2019年度和2020年度分別虛增收入2億元和1.89億元;星星精密2019年度和 2020年度分別虛增收入2.82億元和4.93億元。公司2019年度和2020年度對星星觸控及星星精密進行商譽減值測試所依據的財務基礎數據錯誤,導致少計提商譽減值損失。
2021年12月30 日,*ST星星披露了會計差錯更正公告,星星科技收購星星觸控和星星精密形成的商譽在2019年12月31日和2020年12月31日發生減值。更正后,公司2019年度補計提商譽減值損失1.47億元,其中收購星星觸控形成的商譽補計提 4901.01 萬元,收購星星精密形成的商譽補計提9770.94 萬元;2020年度補計提商譽減值損失7.29億元,其中收購星星觸控形成的商譽補計提2.57億元,收購星星精密形成的商譽補計提4.72億元。
證監會認為,*ST星星的上述行為涉嫌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2019 年修訂,以下簡稱《證券法》)第七十八條第二款“信息披露義務人披露的信息,應當真實、準確、完整,簡明清晰,通俗易懂,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規定,構成《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條第二款“信息披露義務人報送的報告或者披露的信息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行為。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被認定為連續兩年財務報告虛假陳述,且金額高達數十億元,不過被認為未觸及《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2020年 12 月修訂)所述的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ST星星被萍鄉國資委帶到了當地,但財務暴雷一度讓公司走到退市邊緣。最新進展來看,萍鄉國資讓出了上市公司的控制權,但獲得了立馬車業集團在萍鄉經開區建設電動車智能制造產業園的承諾,并且還對該領域的業績進行了承諾。萍鄉國資在拿下*ST星星遭遇重大“地雷”后,引入了外援意欲減少損失。
當前的這個處罰結果,對于*ST星星的全體投資人來說自然是松了口氣,尤其是斥巨資參與破產重整的浙江立馬科技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從資本運作的角度來看,處罰決定的落地也為公司后續運作掃清了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