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曉云
11月24日,遼寧證監局發布公告顯示,近期,丹東銀行向中國證監會提交了注銷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許可證的申請。根據有關規定,中國證監會決定注銷丹東銀行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許可證。
這是今年第4家主動申請注銷基金銷售業務許可的金融機構,此前3家分別是河南安存基金銷售有限公司(下稱安存基金)、杭州科地瑞富基金銷售有限公司(下稱科地瑞富基金)、泰康保險集團。
今年2月,浙江證監局發文稱,科地瑞富基金提交了注銷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許可證的申請。之后不久,河南省證監局也發文稱,安存基金申請注銷公募基金銷售許可。
6月,北京證監局公告,泰康保險集團提交了注銷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許可證的申請,根據有關規定決定注銷該公司的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許可證。泰康保險早在2014年就率先獲得基金銷售業務資格,但此后幾年業務進展緩慢。
當下,基金銷售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為何丹東銀行主動申請注銷基金代銷牌照?
公開資料顯示,丹東銀行成立于1993年12月,總部位于遼寧丹東市,屬于城市商業銀行,2016年9月獲得公募基金銷售資格。
值得注意的是,丹東銀行目前并未披露2021年年報,其定期報告披露停滯于2021年半年報。
但官網介紹顯示,截至2021年末,丹東銀行在丹東、大連、沈陽、營口、遼陽5個地區共有網點102個,全行現有員工1600余人。全行資產總額達到985.42億元,各項存款余額未778.55億元,各項貸款余額435.87億元,全年實現撥備前利潤5.13億元,繳納稅金4.55億元。
2022年7月,丹東銀行在反饋評級機構時曾表示,按照遼寧省城商行改革化險工作總體部署,該行正有序推進相關工作,相關披露程序暫未履行完成,目前尚無法確定2021年度報告披露時間。
遼寧是金融風險的“重災區”,中小金融機構貪腐頻發。
2022年5月,銀保監會對外披露的一則消息引發金融圈關注。銀保監會相關部門有關負責人在通氣會通報稱,2021年以來,已對遼寧地區63名中小銀行“一把手”采取留置和刑事強制措施。黨的十九大以來,銀保監會系統內部共立案630件,留置83人,已移送司法機關73人。
銀保監會在對媒體披露信息時,也提到部分原因。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一批官商勾結、利益輸送、違法侵占的腐敗分子被繩之以法,其中一部分就是‘監守自盜’的金融管理部門工作人員”。
再來看丹東銀行,其仍在正常經營,卻主動放棄基金銷售牌照。此次主動申請或與其展業情況不理想和銷售保有量有關。
Wind數據顯示,丹東銀行此前僅代銷1家基金公司,為天弘基金,代銷基金7只數。
2020年10月1日起實施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監督管理辦法》規定,基金銷售機構的業務許可證自頒發之日起有效期3年,每次延續的有效期為3年,但前提是不存在“合規內控嚴重缺失”“未實質開展公募基金銷售業務,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基金(貨幣市場基金除外)銷售日均保有量低于5億元”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