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蛇眼財經
進入2022年,折疊屏手機市場再度火熱了起來。無論是品牌、機型還是市占率,都呈現出了逆勢增長的趨勢,成為今年智能手機市場的一抹亮色。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同比下降14.4%;折疊屏手機同時期出貨量超過110萬部,同比增長近70%。另據CINNOResearch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第三季度中國市場折疊屏手機銷量達72.3萬部,同比大幅增長114%。
由此可見,盡管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終端不振,但折疊屏手機市場卻呈現出逆勢增長的態勢。據悉,目前所有的國產手機廠商都齊聚在折疊屏賽道,紛紛發布折疊屏手機新品,試圖搶食一份市場蛋糕。
折疊屏成智能手機新風向
就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下跌之際,折疊屏手機正在走出一輪獨立行情。Omdia預計到2026年,全球折疊屏智能手機出貨將達到6100萬臺,2021-2026年年均復合增速達46.6%,屆時折疊屏手機的滲透率將達到3.6%,這意味著折疊屏手機或將成為行業發展新方向。
其一,由于折疊屏產業鏈的完善和消費者對其接受程度的提高,現階段發力折疊屏對手機廠商而言確定性更高。從折疊屏手機的發展歷程來看,2019-2021年是折疊屏初期問世的試水階段。在這一階段,消費者對折疊屏手機總體持懷疑、觀望的態度,與此同時屏幕折痕、鉸鏈脆弱等一系列問題也較為突出。
但現如今,折疊屏手機已經進入了快速迭代階段。據統計,2022年已經上市的折疊屏手機多達15款。盡管已經上市的這些折疊屏手機還是會存在一些質量問題,但產品迭代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不斷試錯和逐步完善產品的過程。而且今年以來折疊屏手機銷量火爆也意味著消費者的接受程度正在提高。若各品牌手機廠商此時入局折疊屏賽道,正好可以承接這一波行業熱度。
其二,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激烈、價格內卷,折疊屏可以為其開辟高端化產品線,成為其盈利和沖擊高端市場的有力抓手。在傳統的直屏手機領域,蘋果在高端旗艦的競爭優勢十分明顯,即便是在中國市場也很難被撼動。而折疊屏是一個新賽道,包括新的軟硬件內容、新的供應鏈體系等,這都將成為國產手機廠商沖高的差異化優勢。
其三,直板智能手機的屏幕尺寸已經接近極限,折疊屏手機的出現可解決屏幕尺寸與單手操作便利性及便攜性之間的矛盾。手機尺寸大小的變化總是伴隨著技術的進步而演進,當手機尺寸隨著屏幕增大而達到單手可握持的極限時,便會影響消費者的使用體驗。
根據艾瑞咨詢的調研數據,當前手機用戶除了電量焦慮外,對千篇一律的手機外形也感到不滿,同時對手機便攜性及屏幕大小也有一定的要求。折疊屏手機的出現在帶來創新外觀的同時,也解決了屏幕尺寸與單手操作便利性及便攜性之間的矛盾,其通過不同的折疊方式可滿足看重屏幕大小或關注便攜性的人群需求,為用戶帶來了更多的個性化選擇。
華為領跑
從市場份額來看,華為依然領跑國內折疊屏手機市場。據CINNO Research統計,今年第三季度,華為的銷量同比增長95%,市場份額占比過半達53.2%。其中,華為P50 Pocket自2021年12月23日上市以來,已連續三個季度蟬聯國內折疊屏手機銷量冠軍。能夠占據國內折疊屏手機的半壁江山,華為到底憑什么?
一來,在硬件技術創新方面,華為解決了折疊屏手機“厚重、折痕、脆弱”的痛點,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好的使用體驗。據了解,華為折疊屏手機三年更迭六代,每一代產品都在不斷地創新和突破。其首創鷹翼折疊鉸鏈、超薄無縫設計的Mate X;首創智慧多窗、首個折疊屏生態聯盟的Mate Xs;首創雙旋水滴鉸鏈、雙鍥形一體設計的Mate X2;首創超光譜影像技術、雙面立體微雕工藝的P50 Pocket;首創雙旋鷹翼鉸鏈、復合強化結構屏幕的Mate Xs 2。
而為華為貢獻折疊屏銷量最多、史上最便宜的Pocket S,則采用業界首創的多維聯動升降水滴鉸鏈,獲得全球首個SGS的折疊屏手機耐久認證,可以經受40萬次折疊,即便按照每天折疊200次計算,用個5-6年也不成問題。
另外,華為從材料、系統設計等底層進行基礎創新。比如,為了研究材料,華為專門成立了超級材料實驗室,研究出用于支撐折疊屏手機核心零部件鉸鏈的支撐材料——MIM鋼材料。再比如,為了解決電池體積不變的情況下提升電池容量的難題,華為從電池的底層,即負極材料進行突破,首次使用了高硅負極電池。
二來,在軟件創新方面,華為推出的自適應UI引擎,解決了折疊屏手機應用適配性的問題。如果折疊屏手機打開后,只是將窄屏上顯示的應用做簡單的拉伸,顯然不能體現出折疊屏的優勢,也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為此,華為推出了自適應UI引擎,應用開發商無需重構,便能快速實現應用優化。總體來說,華為之所以能夠領跑折疊屏手機賽道,主要是因為其基于客戶需求而進行了不斷地創新。
其他廠商奮起直追
除華為之外,小米OV、榮耀等也推出了折疊屏手機。雖然它們的折疊屏手機無論是從銷量還是市占率,都遠遠不及華為,但誰也不甘落后。
一是,為了爭得一席之地,其他品牌手機廠商紛紛圍繞細分場景展開差異化競爭。以榮耀為例,其最新發布的折疊屏榮耀Magic Vs,首發搭載全新操作系統MagicOS 7.0,主打用戶體驗。比如,在屏幕上,其洞察用戶用眼健康和睡眠焦慮的痛點,首次搭載助眠顯示功能,成為行業首款通過中標院VICO A+視覺度舒適測試的產品。
另外,在鉸鏈上,其搭載自主研發的零齒輪魯班鉸鏈技術,將傳統智慧與現代科技完美融合,帶來兼具輕薄與長續航的折疊屏體驗;在商務使用體驗上,它是目前少有的配備手寫筆的折疊屏手機,更加便捷、靈活的操控使之成為用戶移動辦公專屬設備。
二是,為了吸引消費者的目光,一些品牌在配置上瘋狂堆料,試圖在性能上實現彎道超車。以小米MIX Fold2為例,其在手機影像軟硬件方面堆料十足。具體來說,小米MIX Fold2搭載了108MP超強主攝+8MP液態鏡頭+13MP超廣角鏡頭,采用自研獨立ISP芯片-澎湃C1,影像實力超強。此外,小米還與徠卡合作,支持徠卡水印、徠卡經典畫質、徠卡生動畫質、徠卡濾鏡等。雖然配置華麗,但這款折疊屏手機在軟硬件方面均未達到消費者的預期。
據悉,小米OV和榮耀目前只推出了一款折疊屏手機,例如VIVO X Fold是VIVO旗下唯一一款折疊屏手機,小米MIX Fold是小米旗下唯一一款折疊屏手機。它們由于進入折疊屏手機市場的時間較晚,推出的產品數量并不多,也還無法與全方位創新的華為相提并論。
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哪兒?
起初手機廠商推出折疊屏,僅僅是為了應對智能手機市場同質化嚴重的問題,但在折疊屏手機得到市場的積極反饋之后,廠商們則進一步優化產品推動市場往這方面演化。可以預計,未來華為、小米OV、榮耀等還會不斷地迭代折疊屏手機。那么,折疊屏手機未來的發展方向到底在哪?
一方面,折疊屏手機未來的發展路徑或許與曾經的直板手機發展路徑相似,最終都會朝著提升用戶體驗的方向迭代。直板手機發展十余年,其發展路徑為:形態創新-堆料炫技-體驗至上,或許用戶體驗也將成為折疊屏未來的正確發展方向,如何提升折疊屏手機的使用體驗,或將成為廠商們競爭的重點。
比如在今年的折疊屏手機市場上,為了提升消費者體驗,不同廠家在手機的重量、輕薄和性能的平衡上都作出了探索。具體來說,今年8月份發布的小米MIX Fold2,展開后厚度僅5.4mm,折疊厚度11.2mm,機身輕至262g;今年11月發布的榮耀Magic Vs重量輕至261克,比上一代榮耀Magic V的293克足足減輕了32克。
此外,國產手機廠商也在嘗試折疊屏多任務交互功能的實現。但目前為止,華為Mate X2可支持打開的窗口數量較少,以及缺少更多的自定義選項;而小米MIX FOLD的多任務模式只支持左右布局兩個APP,且開啟分屏的操作非常繁瑣,浮窗功能也相對單一。因此在用戶體驗上稍有不足,與多任務交互功能強大、操作便捷的三星Galaxy Z Fold2 5G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另一方面,伴隨著折疊屏產業鏈的完善,以及在主流品牌的引領下,折疊屏手機的價格將會變得更加親民。據ZDC的調研數據顯示,消費者對于5000元以上手機關注度只有10.21%。這意味著萬元以上的手機產品依然只是少部分人的選擇。在這種情況下,價格下調將會變成必然趨勢。比如,相比第一代產品,榮耀Magic Vs的起售價降低了2500元之多。
當前折疊屏手機滲透率大約只有1%,未來若要普及,價格必然會進一步下探。作為智能手機的一種全新形態,折疊屏的出現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對于大屏和便捷性兼得的需求,也為商務多任務處理以及娛樂等方式進行了升級,放眼未來折疊屏手機還是需要從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上下功夫。雖然現在仍處于探索階段,但內折的方向、優質的屏幕、鉸鏈技術以及深度優化的系統等,均是未來折疊屏手機行業發展的關鍵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