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萌
銀河基金的高管動蕩正在持續。12月10日, 銀河基金最新發布公告稱,原公司總經理于東升因個人原因于12月9日離任,總經理一職暫由董事長宋衛剛代任。
資料顯示,宋衛剛現任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執行董事、總經理,銀河基金黨委書記、董事長。

于東升在2022年3月加入銀河基金前,曾在多家公募基金公司任職,比如曾任泰達宏利基金總經理助理兼市場業務總監、匯添富基金副總經理、申萬菱信基金總經理、上海尚陽投資管理總經理、華寶基金常務副總經理、諾安基金副總經理。
于東升是通過市場化海選應聘成為銀河基金總經理職位的。今年年初,銀河金控與銀河基金同時對外宣布啟動銀河基金總經理海選工作。3月15日,銀河基金公告,于東升于3月14日出任總經理職務,前董事長劉立達因工作變動離任董事長一職,暫由于東升代任。隨后,5月12日,銀河基金又發布公告稱,黨委書記宋衛剛5月11日正式出任董事長職務。
隨著于東升的離任,這意味著銀河基金的高管變更仍在持續。Wind數據顯示,銀河基金自成立20多年來,已經歷了8任總經理,只有譚慶中、裴勇和尤象都任期超過了三年,另外高見、范永武、劉立達、熊金科的任期都只有一年多時間,于東升更是不足一年。
有業內人士表示, 新上任的總經理等高管作為職業經理人,往往背負著業績改善的壓力。公募行業的高度競爭格局對短期的業績提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時,職業經理人與企業文化的磨合也充滿挑戰,公募機構高管并不是很容易“坐穩”的崗位。
天眼查App數據顯示,銀河基金成立于2002年6月14日,是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按照市場化機制批準成立的第一家基金管理公司,第一大股東為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持股比例50%,首都機場集團、湖南電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城投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四家股東各占比達12.5%。
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銀河基金管理規模為1091.02億元,非貨管理規模756.49億元,行業排名第50名,今年二季度末時,非貨規模一度達到837.63億元,為公司成立以來的規模高點。
在12月9日,中油資本發布《關于購買銀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權暨關聯交易的公告》稱,為豐富公司業務類型,增強金融服務能力,中國石油集團資本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資本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油資本)擬與公司控股股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簽署《股權轉讓協議》,以3.23億元購買中石油集團持有的銀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12.50%的股權。
上述公告中同時披露了銀河基金的股權價值,以2021年12月31日為評估基準日,經評估,銀河基金凈資產評估價值為25.83億元。本次股權轉讓價格以前述資產評估結果為依據,按照標的股權占比12.50%計算,本次股權轉讓價款確定為3.23億元。
此次股權轉讓公告也同時曝光了銀河基金過去一年多的經營情況。
2021年全年,銀河基金實現營業收入8.37億元、營業利潤1.99億元,凈利潤也達到1.60億元。今年前三個季度,銀河基金實現營業收入5.45億元、營業利潤1.88億元,凈利潤1.54億元,幾乎趕上去年全年水平。
資管規模邁過1000億大關,成為“腰部基金公司”,銀河基金近年來的高管變更卻尤為頻繁。在馬太效應越演越烈的競爭態勢下,銀河基金又將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