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劉子象
“歐洲火藥桶”的緊張局勢正在醞釀。
自上周末以來,科索沃北部緊張局勢再起,當地的主要道路被封鎖,槍聲和爆炸聲響起。塞爾維亞總統要求部署士兵,在必要時候準備保衛“家園”。歐盟和美國則呼吁對話和克制。
這次的導火索是一名前塞族警察的被捕。12月10日晚,科索沃當局以襲擊機構和官員為由逮捕了前警察杰揚·潘季奇。這引發塞爾維亞族人抗議,他們封鎖了科索沃北部的主要道路并與警察發生交火。歐盟維和部隊也遭到眩暈手榴彈襲擊。
截至當地時間13日,封鎖仍在繼續,抗議者沒有將路障移走的跡象。北約士兵和歐盟警察乘坐裝甲車在靠近米特羅維察鎮的Rudare村的路障附近巡邏,而在路障的另一邊,當地塞族人在燒木頭取暖。
科索沃當局要求北約維和部隊清除路障,塞爾維亞提高了戰備狀態,總統武契奇表示,如果塞族人受到攻擊,自己不會袖手旁觀,他還要求北約維和部隊允許其部署1000名塞族士兵。
歐盟和美國緊急滅火,呼吁克制。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約瑟夫·博雷次呼吁雙方緩和局勢。13日,美國巴爾干事務特使加布里埃爾·埃斯科瓦爾會見科索沃領導人,要求“每個人都保持冷靜”,并指出繼續對話的必要性。
積怨已久
科索沃和塞爾維亞的緊張關系由來已久。科索沃曾是塞爾維亞的一個省,南斯拉夫解體后,科索沃尋求自治和獨立。1998-1999年間,雙方發生戰爭。在北約介入對塞爾維亞進行轟炸后,塞爾維亞軍隊撤出科索沃。北約領導的科索沃維和部隊(KFor)進駐,目前有3762名士兵。2008年,在西方支持下,科索沃宣布獨立,得到美國和部分歐盟國家的承認。塞爾維亞、5個歐盟國家以及俄羅斯等國則拒絕承認。
然而,對科索沃的不同民族來說,沖突從未得到解決。目前生活在科索沃的180萬人口中,92%是阿爾巴尼亞族人,6%是塞爾維亞族人。塞族人不承認科索沃,并希望加入塞爾維亞。
幾個月前,雙方就已經因為換車牌問題爭吵不休。科索沃當局要求塞族人將其塞爾維亞車牌換成科索沃車牌,約600名塞族人于11月份辭職以示抗議,上周末被捕的警察就是其中之一。11月底,在歐盟的斡旋下,雙方達成協議,科索沃放棄了對不換車牌的人進行罰款的計劃,而塞爾維亞同意停止發放帶有科索沃城鎮首字母的登記證。
下一個烏克蘭?
圍繞科索沃問題,各方互相指責。
西方分析人士擔心科索沃變成下一個烏克蘭。俄羅斯則將緊張局勢歸咎于科索沃當局實施的“歧視性規則”,同時認為歐盟利用科索沃施壓塞爾維亞、將其當作制衡俄的工具。在俄烏沖突后,塞爾維亞拒絕加入歐洲對俄羅斯的制裁陣營,這在布魯塞爾引起了不滿。
自2012年以來,歐盟一直在調解雙方,但是迄今仍沒有一項全面的協議。不過,部分領域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無檢查站的行動自由,以及在科索沃建立多民族警察部隊。然而,因為換車牌事件,塞族人退出部隊抗議之后,建立多民族警察部隊的協議也破裂了。
即便科索沃局勢緊張氛圍彌漫,分析人士認為,與烏克蘭不同的是,北約和歐盟在科索沃設有駐軍,任何軍事干預都意味著與北約的正面沖突,重大軍事干預的可能性很小。而一次次的緊張局勢,可能只會加快歐盟的東擴進程。
事實上,科索沃正在“火線入盟”。13日,科索沃當局領導人稱,將在本周晚些時候申請歐盟候選國地位,進入與歐盟關系的“新階段”。
科索沃和塞爾維亞都希望加入歐盟,塞爾維亞自2012年以來一直是歐盟候選國。不過,科索沃的入盟之路面臨重大障礙。根據規則,加入歐盟需要聯盟27個成員國的一致同意,目前,歐盟仍有5個成員國不承認科索沃的主權。歐盟也已經多次重申,塞爾維亞和科索沃必須實現關系正常化才有資格加入歐盟。
有分析人士認為,在這個時刻,歐盟不能讓巴爾干地區局勢惡化。Politico文章稱,歐盟領導人現在必須抓住時機,改革巴爾干國家加入歐盟的方式,簡化其繁瑣的加入程序,否則可能把他們推向俄羅斯。
歐盟已經展現了更明顯的政治參與意愿。長期以來,巴爾干地區處于被歐盟忽視的地位。自俄烏沖突以來,歐盟意識到該地區的戰略重要性,今年以來雙方的互動明顯增強,已經舉行了兩次歐盟-西巴爾干峰會。路透社稱,歐盟已經在制定一項協議,希望雙方能在一年內達成一致。上周,歐盟還正式批準另一個巴爾干國家克羅地亞加入申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