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王月倫
64歲的青山集團創始人項光達正謀求其首個IPO項目(首次公開募股),在經歷今年初的“倫鎳”風波后,這位低調的溫州富豪逐漸為人所知。
12月14日,香港交易所披露,瑞浦蘭鈞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瑞浦蘭鈞)已遞交上市申請書,計劃登陸港交所。
瑞浦蘭鈞是一家主營動力和儲能電池的鋰電企業,隸屬于世界500強公司青山集團,后者是全球最大的不銹鋼制造商和金屬鎳生產商。青山集團董事局主席項光達為瑞浦蘭鈞的實際控制人,持有該公司62.6%的股權。
青山集團2017年設立瑞浦能源,意圖建立從礦產資源開采到電池應用的全產業鏈。今年4月,瑞浦能源完成股份制改造,同時更名為瑞浦蘭鈞。12月1日,證監會官網公告稱,已接受瑞浦蘭鈞遞交的境外上市申請。
瑞浦蘭鈞披露,此次上市所募資金將主要用于鋰電池產能擴張,先進鋰電池、材料及生產工藝的研發,以及償還銀行貸款等方面。但其暫未披露計劃募資的具體金額。
瑞浦蘭鈞目前尚未實現盈利。2019年至2021年,瑞浦蘭鈞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3億元、9億元和21億元,凈虧損達1.1億元、5328萬元和8億元。
今年上半年,瑞浦蘭鈞的營收逾40億元,已超過去年全年,同時虧損額也已達7億元,接近去年的總虧損額。
瑞浦蘭鈞表示,公司虧損的主要原因,在于擴大產能導致利用率低、原材料價格波動、產品組合和定價戰略等。
瑞浦蘭鈞目前擁有兩座鋰電池生產基地,分別位于浙江溫州和嘉善。截至今年9月底,兩座生產基地規劃年產能共達32.7 GWh。
今年以來,碳酸鋰等電池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一度逼近60萬元/噸,導致鋰電池成本普遍上行,企業毛利率下滑。瑞浦蘭鈞今年上半年毛利率3.5%,同比下滑了6.1個百分點。
為了確保主要原材料的供應穩定,瑞浦蘭鈞已與青山集團的附屬公司永青科技簽署協議,未來三年,其將以優惠條款獲得鋰化合物、三元前驅體、隔膜及石墨等鋰電池原材料。
瑞浦蘭鈞透露,公司未來將繼續大量投資以擴大國內外生產設施,從而通過規模經濟提升盈利能力。根據其規劃,預計在2025年達到150 GWh的鋰電池產能。若以每輛新能源車搭載50 KWh(千瓦時)電量計算,這一產能可配套約300萬輛新能源車。
瑞浦蘭鈞稱,其將繼續堅持“動儲”結合的發展戰略。今年上半年,公司儲能電池產品銷售額占比46.8%,首次超過動力電池板塊。
根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的統計,在國內儲能電池出貨量排名中,瑞浦蘭鈞今年上半年排名第五。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統計,今年1-11月,瑞浦蘭鈞動力電池裝車量達4.04 GWh,國內排名第十。去年同期,瑞浦蘭鈞還排在十名以外。其下游客戶包括上汽集團、合眾新能源、零跑等車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