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研客
隨著新冠防疫政策變化,群眾對退燒藥需求隨之暴增。東北制藥因始終堅持賣“2元20片”退燒藥被網民稱為良心企業,6天內獲得4個漲停板;另一邊廂,公司又因某款產品涉嫌壟斷被罰款超過1.3億元,幾乎一年“白干”。
在整個A股醫藥生物板塊內,東北制藥毛利率低于70%同行,凈利率低于80%同行,而估值卻高出行業估值兩成,這合理嗎?
12月19日,A股大盤整體是非常萎靡,滬指大跌近2%,深成指也跌1.5%,其中醫藥股領跌,但也有一只醫藥股逆風飛揚,早盤開始一字漲停,這就是東北制藥(000597)。
而且投資者對其追捧繼續延長到20日,依舊是開盤就漲停,早盤堆積著13萬余手,投資者等著接盤,尾盤依然收漲停。東北制藥已經在6個交易日獲得4個漲停板,成為A股中“最靚的仔”。
東北制藥之所以受到追捧,和當下的疫情發展有關。沈陽市民發現東北大藥房銷售的撲熱息痛片一聯20片只賣2元錢。撲熱息痛片,即對乙酰氨基酚片,主要適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熱,也用于緩解輕至中度疼痛。
而且東北制藥對乙酰氨基酚片入選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療常用藥參考表》。最近一段時期,對公司乙酰氨基酚片需求量同比激增,訂單供不應求。
研客君所在各個微信群,朋友們首要推薦的退燒藥其實是“布洛芬”,但需求實在太大,有幸儲備了該藥的朋友并不多,而具有替代作用的乙酰氨基酚片在市場上受到追捧也不奇怪了。
乙酰氨基酚片只是東北制藥其中一個產品,公司旗下許多名揚圈內,比如公司是全球維生素C主要供應商之一、國內外左卡系列產品核心供應商;磷霉素鈉占據國內70%以上市場份額,并出口國際市場;還是全球氯霉素主要供應企業;此外,東北制藥還擁有國際最大的黃連素全合成生產線。
公司前身為東北制藥總廠,始建于 1946 年,被譽為我國民族制藥業的“搖籃”,是當地知名國企,部分產品在江湖中有較強地位并不讓人意外。2018年經過混改,方大集團入主東北制藥,成為方大系控制的又一個上市平臺。
但投資顯然不能追市場熱點。
根據東北制藥2022年中報,包括對乙酰氨基酚片、去痛片等在內覆蓋熱鎮痛類、鎮咳祛痰類、抗菌藥、心腦血管藥、肝膽輔助藥,歸于“其他普藥類”,用于日常治療。
公司收入主要有兩大部分構成,醫藥制藥和醫藥商業,上半年分別實現營收26億元、17.5億元,占比58.8%、39.6%左右,另有其他收入大約6800萬元,占比大約1.5%,主要在國內銷售,占比超過83%,海外銷售占比大約17%。
但利潤貢獻還是來自制藥部分,當期毛利率為58.95%,比商業板塊的9%毛利率高出很多,但比去年同期下降3.5個百分點。把時間拉得更長,從2019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已經持續走低了。
橫向對比,公司綜合毛利率大約40%,在所有上市公司中算出色了,但在醫藥類公司中真排不上號。
研客君扒拉了一下A股申萬“醫藥生物”板塊公司,公布前三季度財報的共計473家公司,東北制藥綜合毛利率38.65%,排在第336位,屬于中下游。更加量化看這個排名,即大約71%以上的醫藥生物公司毛利率超過東北制藥。
而從凈利率看東北制藥,今年前三季度只有大約2.1%,全行業排在第378位,即大約有80%同行凈利率要超過東北制藥。這大致能看出,東北制藥在同行中的真正實力。
“生產半個世紀了,始終沒漲價,工人加班干.....”讓網民羨慕又嫉妒的是,對乙酰氨基酚片銷售以沈陽地區為主,通過70余家東北大藥房對外銷售。這同樣能說明,因為渠道限制,指望熱銷的乙酰氨基酚片對公司業績有較大提升作用,也不現實。
現實是,根據公司12月12日公告,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認為其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期間濫用在中國左卡尼汀原料藥市場支配地位,而這違反《反壟斷法》。
不過主管部門網開一面,對公司從輕處罰,擬對其處2018年度中國境內銷售額2%罰款,共計約1.33億元。要知道,有些互聯網公司因壟斷被罰款4%銷售額。
今年前三季度,東北制藥歸母凈利潤1.28億元,如果罰款年內繳清,差不多一年“白干”了。
另外,從估值看,截至12月19日,所有A股醫藥生物公司市盈率(TTM)平均值為49.5倍,中值為29倍。東北制藥經過4個漲停板后,市盈率已達到60倍,比行業均值要高20%以上。
此時還搶籌碼的投資者,是否應該更加謹慎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