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牛其昌
因“一支體溫計賣38元,且拒不提供任何票據”,山東醫藥零售巨頭漱玉平民(301017.SZ)近日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對此,漱玉平民市場中心相關負責人回應濟南當地媒體稱,網友反映的溫度計是大刻度無汞體溫計,售價一直是38元。由于普通水銀體溫計斷貨,所以店方才推薦了這款售價38元的體溫計。
談及拒不開具票據的原因,上述負責人解釋稱,該體溫計是緊急調撥過來的,按照流程,商品到店后必須驗收、記賬,之后才可以進入銷售和發票開具環節。“當時由于疫情商品緊張,沒有驗收 、記賬,進行了錯誤的操作,錯誤的銷售,我們對店員也做了相應處理”。
無獨有偶,界面新聞注意到,在漱玉平民的“大本營”山東濟南,其在疫情期間的一系列“表現”也招致了消費者的口誅筆伐,對其抵制的聲音此起彼伏。
據濟南一位王姓女士對界面新聞反映,感染新冠期間,她曾用美團APP在漱玉平民窯頭路店下單購買氨溴索口服液,然而過了近兩個小時,APP還一直顯示“騎手正在送貨”。隨后她打電話給配送小哥,卻被告知訂單早已被藥店取消了,并讓其聯系店家處理。
“撥打了數次電話,藥店一直無人接聽,連在線申請退款也被拒絕了,最后只能申請客服介入才退款成功。”王女士對界面新聞表示,隨后她又嘗試在漱玉平民奧體全運村店下單,同樣顯示商家已接單,但同樣過了很久沒有配送,無奈只能申請退款。
界面新聞注意到,像王女士一樣下單成功卻遭遇不能發貨的情況并非孤例。有微博網友指出,其在美團平臺購買漱玉平民大藥房的布洛芬,商家不發貨卻顯示藥已送到,由于聯系不上商家被迫只能聯系平臺退款。
在“濟南一藥店回應退燒藥賣1元5片”的熱搜下,消費者對比了漱玉平民大藥房和本地另一家連鎖藥店,直言“漱玉平民打著‘平民’的幌子,賣的藥卻并不便宜”,在漱玉平民的“體驗感極差”,店員總是推薦售價不菲的保健品,“這家藥店被批評,管理層真該反思一下”。
還有網友吐槽稱,“關鍵時刻什么藥都買不到,一直說沒有,然后把價格抬高”“漱玉平民還能開得下去,濟南在座的各位都有責任”。



公開資料顯示,漱玉平民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總部位于山東濟南,主要產品包括中西成藥、保健食品、中藥飲片、健康器械等,主要收入來源為直營連鎖門店醫藥銷售收入。根據米內網發布的《2021-2022年度中國連鎖藥店綜合實力百強企業》,漱玉平民排名全國第8位,山東省第1位。
作為一家濟南起家的醫藥零售連鎖企業,2002年5月18日,漱玉平民大藥房第一家門店“西門店”開業,一度憑借“平價風”獲得本地市民認可,并迅速占據濟南醫藥零售市場。2015年11月,漱玉平民完成股份制改造,正式成立漱玉平民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7月,漱玉平民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自此也開啟了擴張之路。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在山東省及其他省份共擁有門店4633家,其中直營門店3098家(占比66.87%),加盟門店1535家(占比33.13%);前三季度新建直營門店251家,新增加盟門店786家。
值得一提的是,從今年新建門店的動作來看,公司仍主要深耕山東市場,門店主要分布在山東省內15個地市。漱玉平民表示,公司堅持自營為主的門店經營模式,通過品牌滲透戰略和“平價、優質、專業、便利”的經營理念,深入開發和鞏固現有市場,不斷擴大區域市場份額,同時通過新開、并購、加盟以及合作相結合的方式,快速拓展空白市場。
從漱玉平民的前十大股東來看,兩名創始人李文杰、秦光霞分別持有35.17%、18.12%股份,阿里健康科技(中國)有限公司持有8.41%股份,位列漱玉平民第五大股東。

自2013年至今,漱玉平民的營收一直延續著階梯式增長態勢,今年前三季度營收再創新高,幾乎與去年全年營收持平。即使沒有四季度“家庭備藥需求爆發”“四類藥限購放開”等因素加持,漱玉平民前三季度實現營收52.47億元,同比增長41.25%;凈利潤1.30億元,同比增長18.16%。
值得一提的是,對比其他醫藥零售上市公司,漱玉平民的業績增速位居前列:凈利潤增速遠遠高于九州通(600998.SH)、老百姓(603883.SH)、大參林(603233.SH)、一心堂(002727.SZ)等,營收增速更是位居所有上市零售藥店之首,比增速第二的老百姓高出了近一倍。
分產品來看,漱玉平民的收入主要來源于“中西成藥”,今年上半年,中西成藥幫助漱玉平民實現營業收入24.38億元,占總營收的比重超過70%,毛利率為23.23%。

然而,業績穩步提升的同時,漱玉平民的藥品零售業務卻難掩亂象。招股書顯示,自2017年至2020年8月,漱玉平民及子公司涉及行政處罰90起,合計處罰金額超54萬元。其中單筆處罰金額大于1萬元以上的共計6起,合計處罰金額42.4萬元;單筆處罰金額為1萬元以下的共計84起,合計處罰金額11.99萬元。
其中,2020年3月,山東省臨沂市羅莊區市場監管局接群眾舉報后,對漱玉平民位于臨沂市十里堡的門店進行了檢查。檢查發現,該店在銷售口罩的過程中涉嫌構成哄抬價格的違法行為。為此,監管部門對漱玉平民該門店作出罰沒10229元的行政處罰。
今年2月,青島漱玉平民大藥房平度宏泰車站店因在網絡銷售時未嚴格落實“四類藥品”購藥實名登記和信息報告制度,被山東藥品監督管理局公開曝光,并受到停業整頓處罰。
此外,今年6月,菏澤漱玉平民大藥房閱城國際店內還違約擺放和出售生活用品、化妝品、食品、廚房電器。當地醫保部門根據相關規定,決定解除菏澤漱玉平民大藥房閱城國際店服務協議,并處罰金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