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書樂
在2022年的最后幾天,游戲界喜迎年內最后一批游戲版號,以及今年第一批進口游戲版號。
12月28日,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的12月國產網絡游戲審批信息顯示,此次共84款游戲獲批,網易的《巔峰極速》、心動的《火力蘇打》、創夢天地的《團子合合屋》、金山軟件旗下西山居的《塵白禁區》、吉比特旗下雷霆互動的《淵海王座》等在列。
同時發布的進口網絡游戲審批信息顯示,共44款進口游戲版號獲批,大廠收獲頗豐。
包括騰訊的《寶可夢大集結》、網易的《幻想生活》《突襲:暗影傳說》、百度多酷《動物王者》、字節旗下朝夕光年的《原界之罪》都獲得了版號。
此外中青寶有4款進口游戲版號獲批,完美世界、心動網絡、愷英網絡、創夢天地等都有收獲進口游戲版號。
這是騰訊和網易兩大龍頭今年獲得的第三批游戲版號。
此前11月游戲版號審批信息中,騰訊的《合金彈頭:覺醒》和網易的《大話西游:歸來》獲批。
在9月發放的版號中,網易旗下游戲《全明星街球派對》獲批,騰訊間接全資持股的南京網典科技旗下《健康保衛戰》獲批。
今年4月,游戲版號暫停發放8個多月后再次重啟。
4月當月45款游戲獲得版號;5月未發放游戲版號,6月至9月均有游戲版號發放,10月未發放游戲版號后,11月再發放游戲版號。
6月、7月、8月、9月、11月及12月獲得游戲版號的數量分別為60款、67款、69款、73款、70款及84款。
今年7次發放游戲版號,已累計發放468款游戲版號。
有媒體統計,2020年共1405款游戲拿到版號,2021年版號數量共768個,2022年的468個為近三年來最低。
此外,做精品游戲和出海,成了游戲行業的共識。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國游戲公司超過37萬。
他們未必都能向大廠游戲和新銳游戲公司一樣,具備做精品爆款和出海的能力。
2023年怎么活?
如何在大廠的壓力下活的更好?
小游戲會是出路嗎?
此番獲批了44個進口游戲,意味著競爭加劇嗎?
對此,中國經營報記者陳溢波、證券日報記者李豪悅先后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沒有版號就沒法活?這恰恰是當年為了賺快錢而膨脹出來的37萬游戲公司用來掩飾自己創新不力的托詞。
版號發放是一種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對此前積累的申請的一種消化。
大廠此前也已拿到了版號,只是這一次更多,本質上也是大廠有實力做更多游戲,所以在申請中本來占比就會顯眼一些的原因。
目前國內游戲產業由于缺少真正的創新產品。
所以用戶進入了一種相對穩定的消費狀態和時間分配。
這也是國內游戲市場近年來增速放緩的一個側面原因,和版號發放數量沒有直接聯系。
此次看到有進口游戲獲得版號,并不能說明什么問題。尤其是韓國游戲獲批,就被過分解讀。
長期以來,一直都有進口游戲獲得版號的情況。
這一次版號發放中進口游戲數量不少,或許帶有宏觀調控上釋放一些“鯰魚效應”,刺激國內游戲廠商加大創新力度的意味。
但沒必要過分解讀,其在國內游戲市場的占比也不會太多。
至于韓國游戲,在2008年國產游戲逐步形成對一度占據中國市場巨大份額的韓流的碾壓后,已經不足為慮。
在中國游戲市場,國產游戲已經形成了制霸力,一些進口游戲反而可以在國內游戲玩家中測試效果、為國產游戲提供創新的鏡鑒。
有觀點則認為,考慮到今年小程序游戲羊了個羊的脫穎而出,小程序游戲是否對中小游戲來說,是版號收縮下的一個新出路?
愚以為,那是一條死胡同。
小程序中的游戲,理論上也需要版號,只是作為廣告(給商家引流、給客戶端游戲引流等)的小程序暫時管理相對寬松。
因此想借道小游戲來繞過版號審批,并不現實。
同時,小游戲的體量和玩法,哪怕是爆款也大體只有一周的生命力,很難釋放出更多的市場價值。
37萬中小游戲公司的未來,就在創新。
中小游戲公司唯有在游戲創新上找到自己的獨特突破口,才能在體驗上給玩家耳目一新的感覺。
近年來,上海F4(米哈游、疊紙、莉莉絲、鷹角)的脫穎而出,就在于創新。
其成功經驗很簡單,即在垂直類型(米哈游的二次元、疊紙的女性向)上實現了玩法的差異化,如開放世界、換裝等,并逐步成為了國內有機會進擊騰訊、網易第一陣營的有力競爭者。
不創新,中小游戲公司的換皮、山寨、買量套路或許還能活,卻很難走向真正意義上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