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目前國內公路防疫檢查點已全部拆除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王繡春在12月29日舉辦的“疫情防控重點醫療物資保障情況”線上發布會上回應稱,目前國內公路防疫檢查點已全部拆除,前期關停關閉的高速公路服務區,收費站和快遞分撥中心全部清零。交通運輸部已經建立醫療物資運輸保障日調度制度,對重點省份重點物流企業進行跟蹤調度,確保醫療物資運輸需求及時得到滿足。同時,嚴格落實新冠病毒疫苗貨物運輸車輛高速公路免費優先通行政策,保障疫苗貨物安全高效運輸。
交通運輸部:取消一線從業人員定期核酸檢測要求
據交通運輸部網站12月29日消息,交通運輸部發布2023年綜合運輸春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指南。指南明確,取消交通運輸服務一線從業人員定期核酸檢測要求,做好健康監測,實施癥狀管理。積極推動地方疫情防控領導機構優先保障交通運輸行業防疫物資供應和從業人員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對于無疫苗接種禁忌、符合接種條件的從業人員均需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加強接種。加強對陽性人員關心關愛和救助服務,幫助其早日康復和返崗。對出現癥狀超過7天或癥狀消失的從業人員,可在嚴格個人防護的情況下恢復相關工作,其中對駕駛員上崗要堅持從嚴審慎原則,確保身體狀況勝任安全行車行船要求。
交通運輸部:確保春節假期醫療物資運輸穩定有序
據交通運輸部網站12月29日消息,國務院物流保通保暢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醫療物資運輸保障工作的通知》稱,確保春節假期醫療物資運輸穩定有序。各地物流保通保暢工作機制要根據醫療物資運輸需求,充分發揮大型骨干物流運輸企業作用,強化區域人力、運力調配,及時補充大中型城市、農村地區的人力、運力缺口,充實一線從業人員力量,提高上崗率。要指導大型骨干物流運輸企業研究制定春節假期期間醫療物資運輸保障方案,通過安排員工輪崗、錯峰休假,以及發放穩崗補貼、加班費等方式,鼓勵一線從業人員在春節假期期間繼續開展物流運輸服務,確保春節假期期間醫療物資運輸服務不中斷。
無線電發射設備型號核準自檢自證試點企業名單公布
據“工信微報”微信公眾號12月29日消息,經企業自愿申報、省級無線電管理機構初審及專家評審和網上公示,工信部近日確定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為2022年度自檢自證試點企業,試點有效期1年,現予以公布。相關省級無線電管理機構應按照有關要求,做好試點工作的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及時總結試點工作經驗成效。工信部將根據試點效果,逐步完善、推廣自檢自證制度。
退役軍人事務部:做好退役軍人感染救治服務保障
據退役軍人事務部12月29日消息,在2023年元旦春節即將到來之際,退役軍人事務部近日印發通知,對做好元旦春節期間退役軍人走訪慰問和幫扶援助工作作出部署。通知要求,密切關注退役軍人零就業家庭、因疫因災遇困和老弱病殘等人員面臨的實際困難問題,逐一健全完善幫扶臺賬。扎實做好“三紅”人員、抗美援朝老戰士、榮立二等功以上功勛人員、全國模范退役軍人、“最美退役軍人”等功勛模范人員走訪慰問工作。結合疫情防控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動員各方面力量,重點做好患有基礎性疾病、缺醫少藥退役軍人感染救治服務保障工作。對生活面臨特殊困難、家庭遭遇重大變故的退役軍人,第一時間從資金、實物等方面給予幫扶援助。對鰥寡孤獨退役軍人,要注重精神上的陪伴關愛,讓他們溫暖過冬、溫馨過節。
公告:明年1月1日起我國調整部分商品進出口關稅
據財政部網站12月29日消息,經國務院批準,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12月29日發布公告稱,為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2023年1月1日起,我國將對1020項商品實施低于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包括部分抗癌藥原料、咖啡機、鉀肥、燃料電池用氧化銥等。同時,公告明確,2023年7月1日起,我國還將對62項信息技術產品的最惠國稅率實施第八步降稅。調整后,我國關稅總水平將從7.4%降至7.3%。
《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遴選49個國家公園候選區
據新華社消息,12月29日,國家林草局發布消息稱,已獲國務院批準的《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在全國共遴選出49個國家公園候選區。這49個國家公園候選區,包括已正式設立的5個國家公園,陸域44個、陸海統籌2個、海域3個,總面積約110萬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約99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11萬平方公里。全部建成后,中國國家公園保護面積的總規模將是世界最大。此前在11月8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網站發布《國務院關于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的批復》顯示,國務院原則同意《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日前,國家林草局、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了《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
國家文物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已建成55家,立項80家
12月29日,國家文物局公布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和立項名單。國家文物局制定并發布《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管理辦法》,明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指以重要考古遺址及其環境為主體,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遺址研究闡釋、保護利用和文化傳承方面具有全國性示范意義的特定公共文化空間。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評定于2022年4月啟動,從31家申請評定、62家申報立項單位中,最終確定19家評定單位和32家立項單位,至此,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已建成55家,立項80家。同時,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將實施動態管理,有退出機制。
三部門開展“百校千項”高價值專利培育轉化行動
據教育部網站12月29日消息,教育部、國家知識產權局、科技部決定共同組織開展“百校千項”高價值專利培育轉化行動。“百校千項”行動將充分發揮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高校作用,推動專利申請前評估、知識產權全流程管理等制度扎實落地,強化專利導航等服務支撐效能,在高校重大科研計劃實施和創新平臺建設過程中,挖掘一批有市場化前景的科技成果,布局形成一大批高價值專利,推動實現上千項高價值專利成果轉化落地,并探索構建可推廣、可復制的高校高價值專利培育和轉化運用新模式和新機制,帶動提升全國高校專利質量和轉化運用水平,有效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率。
財政部:中央財政下達今年第二筆農業保險保費補貼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12月29日報道,財政部日前向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下達2022年第二筆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費補貼預算。中央財政此次下達保費補貼金額1251409萬元。截至目前,中央財政已向各地及中央單位下達2022年保費補貼3093936萬元,其中,包括特色獎補金額597374萬元。根據有關規定,結合經財政部當地監管局審核的2021年度農業保險工作開展情況、當地2022年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工作方案及資金到位確認函等有關材料,核定2021年度實際使用中央財政保費補貼金額3292445萬元,2022年中央財政應承擔保費補貼金額為4345345萬元。其中包括,對北京、河北等省市區、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補貼4115825萬元,向北大荒農墾集團、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等中央單位補貼229520萬元。
警方打掉網絡賭博平臺2600余個、實體賭場1100余個
據公安部網站12月29日消息,2022年,全國公安機關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積極會同有關部門持續采取最嚴厲的措施打擊治理跨境賭博犯罪,不斷鞏固擴大打擊治理成果,取得明顯成效。全年共偵辦跨境賭博相關犯罪案件3.7萬余起,打掉網絡賭博平臺2600余個、實體賭場1100余個,打掉非法支付平臺和地下錢莊2500余個、非法技術服務團隊1200余個、賭博推廣平臺1600余個,一大批犯罪嫌疑人被移送審查起訴。
國家發改委:擬重點面向大城市建一批城郊大倉基地
12月29日,國家發改委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經濟貿易司副司長張江波表示,“十四五”推進城郊大倉基地布局建設。城郊大倉基地直接面向城市消費市場,具備倉儲、分揀、加工、包裝等綜合服務能力,與即時配送等新興物流業態緊密相關,是優化城市物流體系、完善城市消費流通網絡、提高城市應急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有關工作部署,正在組織開展城郊大倉基地布局建設研究工作。初步考慮,擬重點面向大城市布局建設一批城郊大倉基地,統籌發揮城郊大倉基地貼近消費市場、綜合服務能力強,以及國家物流樞紐、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資源集聚能力強、服務輻射范圍廣、一體化運作效率高等優勢,推動形成“平時服務、急時應急”的“國家物流樞紐(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城郊大倉基地”的生活物資物流設施網絡,有效提高城市物流體系“平急轉換”水平、城市生活物資和消費品保障能力。
商務部:啟動節日期間全國生活必需品日報監測制度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12月29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隨著元旦、春節臨近,也將迎來居民消費旺季。商務部將采取多種措施,做好節日市場保供和消費促進。商務部將啟動節日期間全國生活必需品日報監測制度,密切關注市場運行態勢。還將加大貨源組織協調。指導各地組織骨干保供企業與供應基地加強產銷銜接,拓寬貨源渠道,根據“兩節”消費特點,增加庫存數量和商品種類。在政府儲備調節方面,將督促北方部分大城市落實冬春蔬菜儲備計劃,指導地方統籌肉菜儲備投放,增加市場供應。
市監總局發布2023年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計劃
12月29日,市場監管總局官網發布2023年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計劃。2023年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計劃,共包括142種產品,其中,電子電器38種,農業生產資料9種,建筑和裝飾裝修材料16種,電工及材料產品11種,機械及安防產品23種,日用及紡織品17種,耐用消費品15種,食品相關產品13種。市場監管總局將按照抽查計劃,認真組織開展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及時公布抽查結果,依法查處產品質量違法違規行為。同時,結合實際情況,及時組織對計劃外產品開展專項監督抽查。
13部門:校外培訓機構一次性收費不得超過5000元
據教育部網站12月29日消息,教育部等十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規范面向中小學生的非學科類校外培訓的意見》。《意見》提出,要規范非學科類培訓日常運營。非學科類培訓內容應符合培訓對象的身心特點和教育規律,不得開設學科類培訓相關內容。培訓時間不得和當地中小學校教學時間相沖突,線下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于20:30,線上不得晚于21:00。非學科類培訓機構要堅持公益屬性,實行明碼標價和信息公開。培訓收費實行指定銀行、專用賬戶、專款管理,不得使用培訓貸方式繳納培訓費用,鼓勵采取先提供培訓服務后收費方式運營。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變相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或60課時的費用,且不得超過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