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牛其昌
盡管一再堅稱公司本身沒有主觀過錯,違規擔保系時任董事長與廣州農商行越權共謀,新潮能源(600777.SH)仍然難逃證監部門一紙百萬罰單,被認定未及時披露信托擔保事宜。
12月30日,新潮能源披露了關于收到山東證監局《行政處罰決定書》的公告,根據新潮能源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與社會危害程度,決定對山東新潮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100萬元罰款。
違規擔保事件需要追溯到2017年。2017年6月27日,廣州農商銀行、華翔(北京)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華翔投資”)分別與國通信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國通信托”)簽訂《國通信托·華翔北京貸款單一資金信托合同》,約定國通信托受托管理廣州農商行25億元信托資金,用于向華翔投資發放不超過25億元信托貸款,貸款專項用于華翔投資補充流動資金,期限為48個月。
同一天,新潮能源與廣州農商行簽訂《差額補足協議》,約定無論何種原因導致廣州農商行在任一信托合同約定的核算日未能足額收到信托合同約定的投資本金或收益時,新潮能源應向廣州農商行承擔差額補足義務。
接下來的2017年6月28日、8月3日,廣州農商行通過國通信托分兩筆向華翔公司累計提供貸款25億元,并由新潮能源等主體提供擔保。
2020年4月14日,國通信托向廣州農商行發出《國通信托·華翔北京貸款單一資金提前終止通知函》,決定于2020年4月24日提前終止本信托并進行清算,同時按照相關規定對信托財產進行結束登記。然而,借款人華翔投資應于2018年6月28日歸還本金5000萬元、2019年6月28日歸還本金1億元均未歸還。截至廣州農商行提起訴訟之日,差額補足義務人、股權質押人亦未按照合同約定履行義務。
對于上述事項,山東證監局認為,新潮能源未及時予以披露,也未在2017年半年度報告和年度報告、2018年半年度報告和年度報告、2019年半年度報告和年度報告、2020年半年度報告中披露。直至廣州農商行對新潮能源提起訴訟后,新潮能源才于2021年3月4日首次公告上述事項的相關情況,上述行為違反了《證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相關規定。
在此之前,2022年2月7日,上交所針還對訴訟進展向新潮能源發出問詢,對新潮能源此前在回復函中聲稱《差額補足協議》加蓋公司印章的真實性存疑的說法表示質疑,并要求公司全面自查并披露自身債權債務、擔保及預計負債情況,充分提示相關風險。
對此新潮能源堅稱,公司經查詢檔案及用印記錄,未發現《差額補足協議》原件或復印件,以及相關法律文件及信函的用印記錄;協議相關擔保事項未提交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協議相關擔保事項未進行信息披露。
新潮能源還強調,公司本身也是違規擔保案的“受害者”,稱廣州農商行明知時任法定代表人黃萬珍超越權限,擅自簽訂涉案差額補足協議,導致合同無效。一審按照司法解釋最高標準判決新潮能源對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的二分之一部分承擔賠償責任,系對各方過錯責任的分配不當。
據悉,法院一審判決新潮能源在15.86億元范圍內對華翔投資不能清償的債務承擔賠償責任,賠償責任金額占公司2020年經審計凈利潤絕對值的59.70%。新潮能源已向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提交二審上訴,目前正處在二審審理階段。
今年7月11日,上交所還針對黃萬珍本人發布紀律處分決定:予以公開譴責,并公開認定黃萬珍10年內不適合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在關于行政處罰的聽證會上,新潮能源重申公司不是行為主體,沒有主觀過錯,《差額補足協議》的簽署系廣州農商行違反金融監管與新潮能源時任董事長、法定代表人黃萬珍個人越權的共謀。新潮能源沒有任何決策、用印及存檔記錄,其他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均不知情。信息披露義務人應為黃萬珍,因此新潮能源不應被列為處罰對象。
山東證監局對新潮能源的意見不予采納。山東證監局認為,新潮能源時任董事長、法定代表人黃萬珍代表公司簽署《差額補足協議》,并加蓋了公司公章,公司未嚴格執行公章管理、對外擔保等制度,出現信息披露違法行為,依法應當承擔相應的行政法律責任。廣州農商行的行為是否違反金融監管要求與本案無關。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并非新潮能源首次因信披違規被罰。2021年9月,新潮能源還因2017年在恒天中巖與北京興業投資簽訂的《回購協議》中提供無限連帶責任保證,擔保金額6.13億元,但未及時予以披露,也未在相關的定期報告中披露,構成信息披露重大遺漏而被行政處罰。
如今,違規擔保案二審懸而未決,新潮能源又遭行政處罰打擊。對此有律師提示,2017年6月27日至2021年3月3日(含當天)期間買入新潮能源,并在2021年3月4日之后賣出或仍持有新潮能源股票而虧損的投資者,可以參與索賠(最終以法院判決為準)。
新潮能源表示,上述處罰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及持續發展造成重大影響,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情況正常。公司將吸取教訓,強化內部治理規范性,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地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界面新聞注意到,盡管深陷擔保糾紛案,但得益于今年以來油氣產量同比增長、油氣銷售價格同比上升,新潮能源憑借石油、天燃氣資源,經營業績出現爆發式增長。
僅今年前三季度,新潮能源便實現營業收入67.46億元,同比增長101.16%;實現凈利潤26.44億元,同比增長426.14%。其中,第三季度營業收入24.77億元,同比增長99.15%;單季凈利潤10.30億元,同比增長4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