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戴晶晶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下稱國家電網)2023年的電網投資將再創新高。
1月11日晚消息,國家電網董事長、黨組書記辛保安在接受央視新聞采訪時表示,2023年將加大投資,其中電網投資將超過5200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這一計劃電網投資額同比增長約4%。去年年初,國家電網計劃2022年電網投資為5012億元,首破5000億元,同比增長6%。
受上述消息提振,1月12日特高壓、電網設備概念股普漲。
其中,特高壓概念股通達股份(002560.SZ)和電網設備概念股泰永長征(002927.SZ)盤中漲停。
科林電氣(603050.SH)、國電南瑞(600406.SH)、許繼電氣(000400.SZ)、平高電氣(600312.SH)等國內特高壓設備主要供應商股均收盤上漲。
電網投資是穩增長的重要方式,也是逆周期調節的重要環節,既能拉動上下游產業鏈企業,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又為跨區跨省電力交易提供保證。
2022年8月1日,國家電網董事長辛保安在《求是》雜志發布署名文章稱,“十四五”期間,國家電網計劃投入電網投資2.4萬億元,大力推進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建設。
另一電網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計劃“十四五”期間電網投資約6700億元。
特高壓、抽水蓄能以及推動新型電力系統整體建設是近年電網投資的重點方向。
特高壓是指電壓等級在交流1000千伏、直流±800千伏及以上的輸電技術。特高壓技術允許了跨區域進行電力輸送,起到了平衡各地區電力生產與負荷分布,促進新能源消納的作用。
特高壓工程投資大、產業附加值高,涉及行業眾多。特高壓上游包括換流閥、變壓器、電容器等電源控制端產業,中游包括直流特高壓和交流特高壓傳輸線路與設備,下游則主要為輸配電環節的設備。
隨著風光大基地建設加速,新能源消納需求壓力催動全國特高壓建設加速。
國家電網曾提出,將超前謀劃項目儲備,做好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風光電基地五個送出通道方案研究。力爭2025年經營區跨省跨區輸電能力達到3億千瓦,2030年達到3.7億千瓦,輸送電量中清潔能源電量占比達到50%以上。
目前,國家電網公司已經建成33條特高壓交直流線路,擁有超過3億千瓦的跨省跨區的輸電能力。
“我們每用4度電,實際上就有1度電是來自遠方,來自其他的省區。”辛保安稱。
在抽水蓄能方面,辛保安提出,國家電網計劃2023年再開工建設五座抽水蓄能電站,投運四座抽水蓄能電站。屆時國家電網公司運行的抽水蓄能電站裝機規模將達到3800萬千瓦,是三峽總裝機的1.6倍。
國家電網已連續四年提高電網投資。
2016年-2019年,國家電網的電網投資一度降速,實際完成額分別為4977億元、4854億元、4889億元、4474億元。
2020年,國家電網的電網投資開始回升,當年完成投資4605億元;2021年,國家電網完成電網投資4882億元。
今年1月4日,國家電網發文指出,2022年公司全年電網投資5094億。這較計劃投資額上漲了1.6%。
辛保安還對今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進行了研判。他表示,目前供電總體平穩有序,價格穩定。2023年隨著國家經濟的整體回升向好,用電量還會有一個較大的增長。預計全網緊平衡、局部有缺口、互濟能保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