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高佳
編輯 | 翟瑞民
近日,有網友發文吐槽被江西萍鄉前女友索要1888萬元彩禮事件引發輿論廣泛關注。該網帖出自網絡問答社區知乎,2023年1月13日,知乎官方賬號“知乎小管家”發公告稱,網帖作者者已發布致歉聲明,承認了杜撰事實,平臺決定對該用戶帳號永久封禁。
1月12日晚,該發布者在原話題“大家覺得江西的女生怎么樣”下發表致歉聲明稱,其于2022年10月15日在知乎瀏覽“大家覺得江西的女生怎么樣”的問題下的諸多回答,感覺到大家對彩禮話題非常關注。于是用匿名賬號杜撰了一個上海年輕人被索要天價彩禮的情節完整的故事,并糅合了諸多網友帖子的沖突元素,意在了解大家對彩禮問題的看法。該帖子在2022年10月16日于知乎發布,與網友進行諸多討論互動之后在10月23日將原貼內容刪除。由于疏忽未考慮到網絡關注度突然增加,因此特地向所有網友致歉、特別是向江西萍鄉當地政府致歉。
這一匿名用戶此前在話題下自稱是上?!巴林?,在美國留學時與一名來自江西萍鄉的女留學生相識相戀,最終因結婚彩禮未談攏分手。其文章中稱,前女友的父母向他提出1888萬天價彩禮、數千萬房產過戶到女方名下、女方上百個親戚每人給10萬元紅包等要求。
該事件引發關注后,1月13日,“知乎小管家”在公告中稱,平臺進一步核查了該用戶過往發布內容,發現該用戶存在以互相矛盾的身份發布內容的行為。依據《知乎社區規范》,該用戶存在“胡編亂造虛假或引人誤解的背景、情節,欺騙、誤導他人”的行為,引發嚴重后果,平臺決定對該用戶帳號永久封禁。
北京市東元(深圳)律師事務所律師張宗保向界面新聞指出,在此次事件中,網帖作者的行為較明顯地觸犯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張宗保稱,如果當事人有關行為引起的后果足夠嚴重,還可能觸發刑事責任,不過從本事件的發展情況來看,觸發刑事責任的可能性不大。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第二款:編造虛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虛假信息,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起哄鬧事,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第(四)項的規定,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
針對網絡平臺是否也應法律責任,張宗保提到,網絡安全法規定了平臺依法承擔有關的治理義務。其中第四十七條明確,網絡運營者應當加強對其用戶發布的信息的管理,發現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發布或者傳輸的信息的,應當立即停止傳輸該信息,采取消除等處置措施,防止信息擴散,保存有關記錄,并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在平臺未合理履行有關治理義務的情況下,比如存在‘沒有立即停止傳輸該信息,采取消除等處置措施,導致了信息擴散’,或者‘沒有妥善保存有關記錄’,或者沒有‘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等情況,都會觸發行政法律責任。”張宗保表示。
界面新聞注意到,知乎因內容違規被置于輿論中心已發生不止一次。2018年3月2日,北京網信辦發布通知稱,知乎平臺因管理不嚴,傳播違法違規信息,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各應用商店下架知乎App7天。2019年3月20日,國家網信辦“亮劍”自媒體專項治理行動中,10家客戶端自媒體平臺被約談,其中也有知乎。2020年4月16日,針對“知乎”等網站平臺對用戶發布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發布或傳輸的信息內容未盡到審查義務等問題,北京市網信辦對其予以2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2021年12月20日,國家網信辦指導北京市網信辦依法約談知乎網負責人,針對知乎網多次出現法律法規禁止發布或者傳輸的信息等問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責令其立即整改,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北京市網信辦對知乎網違法行為進行行政處罰立案。
最近一次是2022年2月,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認定知乎關聯公司北京智者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因存在出版、傳播含有《網絡出版服務管理規定》第二十四條所述禁止內容的網絡出版物,予以罰款2萬元。
整治“天價彩禮”近年來是我國婚俗改革的重點方向。在江西省,早在2017年5月,江西省民政廳就下發《關于推動婚喪習俗改革促進鄉風文明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江西全省100%的村規民約中,要包含婚喪習俗改革的內容。
萍鄉市民政局等六部門曾在2022年印發《關于遏制高價彩禮推動婚嫁移風易俗的實施方案》,要求因地制宜開展高價彩禮整治行動,建議彩禮不超過3萬元。方案稱,高價彩禮等現象仍然時有發生,影響家庭和睦和社會穩定。要深刻認識高價彩禮具有公私域交叉和社會關注度高、敏感度高、危害性大等特點,旗幟鮮明反對高價彩禮,因地制宜開展高價彩禮專項整治行動,力爭一年見初效,兩年出實效,三年建長效,讓彩禮回歸于“禮”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