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安委會掛牌督辦貨車沖撞人群致19死20傷事故
據應急管理部官網1月16日消息,日前,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向江西省人民政府發出《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查處掛牌督辦通知書》。通知書指出,2023年1月8日,江西省南昌市發生一起大貨車沖撞人群的重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19人死亡、20人受傷。根據《重大事故查處掛牌督辦辦法》,國務院安委會決定對該起重大事故查處實行掛牌督辦。國務院安委會要求江西省要依照《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及規章規定,抓緊組織開展事故調查,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嚴格按事故調查規定要求研究提出處理意見。事故結案前,要將事故調查報告(未定稿)報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審核同意后,由江西省負責批復結案并向社會公布。結案后,事故調查報告和事故處理決定落實情況要及時報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備案。
市場監管總局:抽檢107批次電動工具不合格率為1.9%
據“市說新語”微信公眾號1月16日消息,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開展了電動工具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本次抽查了吉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四川等7個省(市)106家企業生產的107批次電動工具,包括電鉆、電錘2個品種,分別抽查了40批次和67批次。抽查發現2批次產品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為1.9%。本次抽查重點檢驗了產品的防止觸及帶電零件的保護、發熱、泄漏電流、電氣強度、耐久性等15個項目。抽查覆蓋了大、中、小、微型企業,企業數分別為6家、18家、41家、41家。抽查發現浙江卡頓電動工具有限公司、永康市江南翁明央工具廠2家企業的產品存在質量問題。針對本次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發現的問題,市場監管總局已要求浙江省市場監管局指導不合格企業所在地市、縣級市場監管部門做好監督抽查結果處理工作,嚴格督促不合格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嚴肅查處不合格產品。
國家統計局:2022年12月70城商品房價環比持平或下降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1月16日消息,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繩國慶解讀2022年12月份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統計數據稱,當月70個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銷售價格下降城市個數有所增加,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持平或下降,一線城市同比上漲、二三線城市同比下降。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城市有55個,比上月增加4個;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城市有63個,比上月增加1個。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城市有53個,比上月增加2個;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城市有64個,個數與上月相同。
教育部:規范信息技術產品語言文字規章3月1日起施行
據教育部網站1月16日消息,近日,教育部制定了《信息技術產品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使用管理規定》,以第54號教育部令頒布,管理規定將于2023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管理規定》分別規定了不同類別信息技術產品應當遵守的規范標準。同時,突出服務導向,要求相關產品應當為用戶提供語言文字信息提示、意見反饋等功能,強調面向殘疾人、老年人、少年兒童的產品應當照顧其特殊需求。《管理規定》明確了各級語言文字工作部門的管理職責,強調加強工作統籌和部門協同,提升管理效能。在規范管理的同時,充分考慮信息產業快速發展的特點,為智能處理等語言文字信息技術留出發展空間。
最高檢發布第四批涉案企業合規典型案例,涉幫信罪等
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網站1月16日消息,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第四批涉案企業合規典型案例。據悉,該批典型案例共5件,分別是:北京李某某等9人保險詐騙案,山東濰坊X公司、張某某污染環境案,山西新絳南某某等人詐騙案,安徽C公司、蔡某某等人濫伐林木、非法占用農用地案,浙江杭州T公司、陳某某等人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案。該批典型案例涉及的合規類型有:汽車銷售服務企業保險專項合規、中外合資企業環境保護專項合規、勞動密集型企業安全生產及財稅管理專項合規、外資企業多罪名生態環保專項合規、互聯網科創公司網絡犯罪專項合規。其中,山東濰坊X公司、張某某污染環境案和安徽C公司、蔡某某等人濫伐林木、非法占用農用地案中的涉案企業涉及中外合資企業、外商獨資企業,案件辦理中,檢察機關結合涉案的中外合資企業、外商獨資企業各自特點,積極探索,努力幫助其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專項合規體系,助力涉外企業在中國的可持續發展。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一批國家標準:涉電動自行車充電等
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1月16日消息,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近日批準發布一批重要國家標準。在食品消費品領域,家用燃氣具、吸油煙機、實木復合地板等標準,對產品使用體驗的性能進行了優化。電動自行車電氣安全、充電器及集中充電設施標準,針對目前電動自行車在充電過程中引發燃燒火災事故的現狀,對充電器在防火阻燃、熱失控、電氣安全、電磁兼容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在綠色發展領域,環境意識設計標準,提出產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資源消耗、避免使用含有有害物質的原材料、減少污染物產生和排放等優化設計,促進我國實現低碳化高質量發展。采礦沉陷區生態修復標準,規范了采礦沉陷區生態修復技術應用。
知識產權局: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9.4件
1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胡文輝介紹,截至2022年底,我國發明專利有效量為421.2萬件,是世界上首個國內發明專利有效量超300萬件的國家,其中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32.4萬件,同比增長24.2%,占發明專利有效量的比重超過四成。我國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9.4件。胡文輝介紹,2022年我國全年授權發明專利79.8萬件,實用新型專利280.4萬件,外觀設計專利72.1萬件。受理PCT國際專利申請7.4萬件。專利復審結案6.3萬件,無效宣告結案0.79萬件。中國申請人通過《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注冊海牙協定》提交外觀設計國際注冊申請1286件。
公安部公布5起依法打擊制售假冒偽劣涉疫藥品典型案例
據公安部網站1月16日消息,我國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以來,全國公安機關食藥偵部門按照公安部黨委部署要求,緊盯涉疫藥品和物資犯罪形勢特點,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積極主動作為,集中破案攻堅,與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密切協作,依法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涉疫藥品和物資違法犯罪活動,切實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有效服務了疫情防控工作大局。公安部今日公布5起典型案例,包括吉林偵破劉某某等人制售“布洛芬”假藥案等;四川廣元偵破“11·26”制售偽劣醫用防護服案;黑龍江哈爾濱偵破鄧某某等人制售假冒測溫槍案;安徽蚌埠偵破“12·31”制售假冒N95口罩案;浙江杭州偵破濮某某制售假冒N95口罩案。
民政部部署養老機構春節期間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
據民政部門戶網站消息,1月12日,民政部召開全國養老機構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對春節期間養老機構疫情防控作出部署。會議強調,各地民政部門要進一步認清形勢,提高站位,毫不松懈抓好春節期間養老機構疫情防控工作,綜合考慮當地疫情形勢、養老機構疫情防控、醫療資源負荷等各方面情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堅持嚴于社會面防控,報請當地黨委政府和聯防聯控機制科學評估,制定養老機構春節期間疫情防控措施。會議強調,各地民政部門要加強對養老機構紓困幫扶和對工作人員的關心關愛,加強春節期間對困難養老機構的走訪慰問。對春節期間確實無法實地探視的老年人和親屬,要指導養老機構提供線上視頻探視和親情溝通服務。
國家發改委進一步健全投資咨詢評估管理制度體系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1月16日消息,國家發改委在《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咨詢評估管理辦法》的基礎上,配套印發實施《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咨詢評估工作指引》《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咨詢評估報告格式規范》和《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咨詢評估機構年度考核細則》。《工作指引》針對咨詢評估任務下達與接收、評估前期準備、開展評估、編寫評估報告、報告簽發及報送、任務總結及歸檔等投資咨詢評估工作6個環節,進一步細化了各環節時間節點、具體工作內容和相應工作要求。《格式規范》參照公文排版要求,明確了咨詢評估報告的主要內容、排版格式等,便于查閱、管理和歸檔。《考核細則》從年度工作總結、評估任務完成情況、日常管理和監督檢查、創新創優獎勵和否決項5個方面制定了咨詢評估機構年度考核標準,并明確了年度考核工作安排、考核等次評定、年度考核結果應用等要求。
衛健委:開展重點人群分級分類動態服務和“關口前移”
1月16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介紹,隨著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全國正在有序開展老年人、兒童、孕產婦、慢性基礎性疾病患者等重點人群分級分類動態服務和“關口前移”工作。要做到重點人群感染早發現早用藥,做好定期聯系服務和日常健康監測;重癥風險人群早識別早轉診,暢通轉診通道;重癥人群早干預早集中,加強急診力量配備,對高危患者優先安排就診,優化住院收治,保障患者住院需求和重癥患者救治需要。
兩部門聯合發布“2023年春節假期體育旅游精品線路”
1月16日,國家體育總局、文化和旅游部聯合發布“2023年春節假期體育旅游精品線路”。它們是:吉林雪鄉魅力冰雪體育旅游線路;黑龍江雞西冰雪體育旅游線路;浙江麗水江南丙察察戶外自駕體育旅游線路;江西崇義縣陽明山體育旅游線路;山東泉城濟南冰雪體育旅游線路;湖北神農架體育研學旅行線路;廣西百色“地心之旅”戶外體育旅游線路;海南陵水清水灣濱海體育旅游線路;重慶巫溪紅池壩山地戶外體育旅游線路;四川“凈土阿壩 冰雪溫泉”體育旅游線路;貴州畢節“磅礴烏蒙”戶外休閑運動體育旅游線路;新疆阿勒泰將軍山冰雪體育旅游線路。
國家藥監局:嚴打制售假劣新冠病毒感染治療藥品犯罪
據國家藥監局網站1月16日消息,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關于疫情防控有關要求,切實保障公眾用藥質量安全,新冠疫情以來,國家藥監局部署各地藥品監管部門持續加強對疫情防控相關藥械的質量監管,加大對制售涉疫藥械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其中,針對近期市場上出現的非法銷售來源不明的新冠病毒感染治療藥品線索,多地藥品監管部門采取線上監測和線下摸排相結合的方式,創新監管思路,深挖案源、嚴查違法。在統一指揮下,地方藥品監管部門會同屬地公安部門聯合執法,已搗毀了部分犯罪團伙及窩點,并在收網行動中現場查獲一批假冒Paxlovid(奈瑪特韋片/利托那韋片組合包裝)及未經批準進口藥品等。經檢驗,查獲的部分產品不含有效藥品成份或非法添加其他藥品成份,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銷售假藥罪的規定。目前,案件正在由公安部門依法辦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