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王詩涵
熱拉爾(Gerard)風暴席卷法國,導致該國部分家庭斷電。今日,法國將繼續面臨菲恩(Fien)風暴的侵襲。
據法國氣象局(Meteo-France)消息,當地時間1月16日,熱拉爾風暴降臨法國北半部。據當日早間數據,卡昂的諾曼底內陸風速達119公里/小時,布蘭維爾風速達113公里/小時;大西洋沿岸地區也遭遇了強陣風。大風為法國南部和中西部地區帶來大量降雪。
當天上午,法國約有26個省份處于橙色警戒狀態。下午13時許,法國氣象局宣布風暴“逐漸退去”,剩余三個省份處于橙色預警狀態。橙色屬于預警級別中的第二級,第一級為紅色。
法國電力集團(EDF)表示,受極端天氣影響,法國1月16日上午約有9萬戶家庭斷電,集中在法國西部地區、諾曼底地區及中部地區。
當晚21時30分,EDF子公司法國能源供應商Enedis發文表示,該公司已為受風暴影響的房屋進行了電力修復,但仍有不到1.5萬戶家庭處于斷電狀態。
截至目前,風暴對歐洲整體能源市場的影響不大。1月16日,被稱為“歐洲天然氣價格風向標”的TTF基準荷蘭天然氣期貨價格盤中跌逾15%,跌破55歐元/兆瓦時(約合人民幣3.9元/立方米),為2021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這一價格水平較去年8月TTF近月期貨結算價最高點的339歐元/兆瓦時,下降超八成;較去年同期降超三成。這主要因今年冬季歐洲天氣溫暖,天然氣供需關系改善等因素影響。
與此同時,法國整體電力市場短缺情況也有所好轉。
因核電供應不足,作為世界第一核電國的法國,在去年成為電力凈進口國,這是42年后首次。截至12月1日,法國的實際核電供應只能達到35千兆瓦,低于預期的40千兆瓦。
這主要因為法國此前關閉了幾座核電站,且部分核反應堆正處于維護期,以及由于氣候等因素,部分反應堆處于關閉狀態。根據法國政府數據,去年法國56座核反應堆中,有22座處于曾停運狀態。
去年11月,法國將2023年1月列為停電“高風險”月份。法國能源監管委員會(CRE)主席艾曼妞·瓦貢于11月22日表示,若天氣太冷,且消費者在電力警報期間不減少電力消費,2023年1月法國存在有針對性和輪流停電的風險。
此后的一段時間內,由于電力消費急劇下降、核反應堆重新投入使用等樂觀因素,法國輸電網公司(RTE)在2022年12月20日稱,未來一個月預期的電力供應緊張風險水平將從“高等”降至“中等”。因為過去一個月法國耗電量下降了9%,其中工業領域耗電下降12%,家庭和第三產業耗電下降7%。
RTE同時強調,不能排除“在非常惡劣的天氣條件下”電力供應緊張風險上升。
今日,法國還將面臨第二場風暴。
當地時間1月17日,菲恩風暴將逼近法國西南地區,從西南至東北橫掃法國。法國氣象局表示,隨著從阿基坦海岸到中央高地以南的強風到來,法國大部分地區將下雨,東部地區將下雪。
法國氣象局1月17日上午6時發布最新預警稱,1月17日,法國將有17省處于橙色天氣警報狀態。其中,康塔爾省、安省、伊澤爾省等地預計將有1-5厘米、局部5-10厘米的降雪;朗德省等西南地區將面臨暴雨和降雪,并伴有強風;位于東南部的科西嘉島將面臨強風和強降水,大浪將沖擊西海岸,并蔓延至瓦爾海岸。
關于接連遭受兩場風暴侵襲的原因,法國氣象局解釋稱,當前高空急流正猛烈經過,紐芬蘭島和大西洋海岸線間明顯的氣團對比,加劇了天氣變化。急流導致近地面天氣系統的移動,當它在大西洋上空保持穩定時,往往能觀察到一連串的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