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比亞迪炫技,掀輪邊電機革命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比亞迪炫技,掀輪邊電機革命

繼動力電池之后的第二個長坡厚雪賽道。

文|車百智庫

和其他造車勢力宣傳“冰箱彩電大沙發”不同,比亞迪在1月5日舉辦的“敢越星河”仰望高端品牌暨技術發布會上,對傳統驅動技術進行了一次革命性進擊。除了帶來旗下高端品牌仰望U8,還重點展示了國內首個量產的四電機驅動技術“易四方”,即用四電機平臺獨立驅動架構,通過矢量控制技術,實現對四輪動態控制。并且,該架構適用于純電和混動平臺,可全面覆蓋硬派越野、超跑等多款高端的車型。

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關注重點一直是電池,易四方橫空出世后,電機行業開始引起資本市場的地震。通達動力(002576)直接迎來了一波漲停,方正電機(002196)、臥龍電驅(600580)也都實現了不小的漲幅,事實上,作為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的三電系統之一,驅動電機和動力電池一樣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展過程。10年間電機行業的進步,亦成為支撐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重要力量。

易四方搭載的四電機輪邊電機技術到底是什么?長期處于鄙視鏈底端的中國電機產業又是因何打破壟斷,實現反超的?未來智能網聯汽車的理想載體,會是分布式驅動電動汽車嗎?

這些都是本文試圖回答的問題。

一、摸著Rivian過河?

易四方的技術雛形早在20年前比亞迪發布的ET概念車上出現過。但是由于技術太過前瞻,展臺上的 ET 鮮有人問津。在經過對電池、電驅與電控三大技術領域近20年的不斷探索后,這項技術一步步發展成熟。驅動系統是其最大的亮點。

電動汽車的電驅動有兩種常見方式——集中式和分布式。集中式是一臺電機控制左右兩個車輪,電動四驅版使用兩臺集中式電機分別控制前后兩對車輪。分布式電機是四個車輪都可以由單獨的電機驅動,每個車輪都能有自由的轉速和旋轉方向。

分布式電機又分為輪邊電機和輪轂電機。輪轂電機是把電機直接做到輪轂里,輪邊電機是裝在車輪邊上的電機,通過傳動電機輸出軸連接到車輪上。

在商用車領域,輪邊電機的應用很廣泛。比如采埃孚最為人熟知的ZF-AVE130輪邊驅動技術,就大量運用在10至18米的客運車輛上,ZF-AVE130在兩個后輪上各配備了一個帶有兩級減速機構的驅動電機,取消傳動系統(車橋、傳動軸)的機械硬聯接,實現對車輪的獨立控制。

在乘用車領域,仰望U8是國內首個搭載輪邊電機的量產車型。仰望U8搭載了4個輪邊電機,可以獨立控制4個輪子的扭矩,相當于每一個輪子的扭矩控制都能實現可增可減、可正可負。也就是說,單個車輪可以獨立進行驅動、制動、前進和后退。

四個輪子“解放”后,就能解鎖很多新功能,比如,橫向移動,原地掉頭,或者水陸兩棲。 

與燃油車動力系統相比,易四方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安全性。

如你在高速上爆胎,傳統燃油車因為驅動輪只能同向轉動,發生爆胎后只能依賴車身穩定控制程序。但輪邊電機的四個輪子可以獨立調整單輪扭矩,甚至任意輸出正負扭矩,在某個車輪爆胎后,可以調整剩余的三個輪子的扭矩,通過驅動輪來干預車身姿態,直到車輛停穩。

官方據悉,易四方技術平臺,各系統實現了100%的自主研發,架構上包括:前雙電機總成、后雙電機總成、中央控制器、刀片電池等核心部件;同時也涵蓋了整車、發動機、電機、電池等相應的控制系統。

而說到輪邊電機、原地掉頭、水陸兩棲,這并非比亞迪最先量產。車百智庫此前在《寧王布局新賽道,悄悄醞釀一場革命》一文中曾提到的美國造車新勢力Rivian,其旗下的兩款車——電動皮卡R1T、硬派越野車R1S,均采用的是輪邊電機驅動,也具備原地轉向功能,最大涉水深度接近1米。早在2019年,Rivian就已經在技術上實現了這一點。R1T、R1S分別在2021年、2022年開始交付。

若要按量產論資排輩,比亞迪要喊Rivian一聲“大哥”。

二、特斯拉“功不可沒”

過去中國電機產業一直處于鄙視鏈的底端,大型工業電機由瑞士的ABB、德國的西門子等西方巨頭掌控,而小型電機如手機、硬盤等業務,日本拿下最多市場。

直到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裝機量相關數據顯示,比亞迪、方正電機、蔚然動力、寧波雙林、精進動力等中企,與特斯拉、大眾汽車、日本電產等位居全球“十強”。中金公司認為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包含電機、電機控制器、減速器等)全球市場空間超萬億元,“有望成為繼動力電池系統之后的第二個長坡厚雪賽道?!?/p>

中國電機產業為什么能實現強悍逆襲?這一切可以從特斯拉的電機選擇說起。

早期,特斯拉采用感應電機路線,但感應電機的技術路線,其實并不適合電動汽車輕量化、高速化的發展方向。到了2018年,特斯拉和中國大陸商討上海工廠時,開始把電機戰略轉向永磁電機路線,這也給了中國廠商機會,中國的磁性材料雙雄中科三環和金力永磁,先后打入了特斯拉供應鏈。

2021年7月,特斯拉的Model Y和Model 3先后宣布換裝國產驅動電機。而在換裝之后,不僅兩種車型都下調了價格;其功率和扭矩在原車基礎上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甚至Model Y的四驅長續航版本,其后電機的功率提升幅度高達22%。這種極高的性價比,也進一步堅定了特斯拉使用國產電機的決心。

那中國電機又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車百智庫認為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電機技術路線的選擇,二是電機技術水平的創新。

先說路線選擇,相比感應交流異步電機,永磁電機技術更為成熟,且結構較為簡單,具有制造、使用、維護方便的優點。最重要的是,永磁電機本身就由磁體打造,能量轉換效率更高,體積更小。國內企業早就看到永磁同步電機的潛力,如今市場上的熱門車型,像比亞迪漢、理想one、小鵬P7、蔚來ES6等,選擇的都是永磁同步電機。

事實上,在永磁同步電機技術領域,外國企業的研究并不比中國差多少。但關鍵是,永磁電機所用的原材料釹鐵硼幾乎完全掌握在中國手里。而中國作為稀土大國,自然在此領域掌握著絕對的話語權。

再說來扁線電機技術。

過去電機技術普遍使用的銅線是圓形,扁線電機,簡單來說就是將傳統電機纏繞的銅線從圓線變為扁線,這樣就可以把空隙塞滿,從而提升電機的功率密度、降低成本。

但扁線電機因為不能互相干擾,加工難度極大,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工程師在扁形銅線上涂了10層特殊材料,使用更先進的纏繞方式才解決了這個難題,現在全球主要的扁線加工產能基本在國內。這既幫特斯拉解決了產能難題,也讓國內供應商順勢卡位。

搶占了永磁和扁線兩個優勢后,中國電機產業也借著新能源的東風展開了反超之路。

三、孰優孰劣

據蓋世汽車預測,分布式驅動具備結構緊湊、效率高等特點,是未來新能源電驅動布置的發展方向。通過將輪轂電機、輪邊電機安裝在輪輞內部或附近,具有車身布置靈活結構緊湊,易于實現底盤模塊化設計等優點;同時各輪驅動/制動轉矩獨立可控,具備高機動性和高可靠性,更易實現車輛主動控制。

同為分布式驅動,輪邊電機和輪轂電機孰優孰劣?

輪轂電機不是什么新鮮的先進技術,費迪南德·保時捷就在1896年獲得了英國賦予的輪轂電機發明專利。輪轂電機是把電機直接做到輪轂里,與車輪同心布置。根據電機轉子形式分成內轉子式和外轉子式兩種,省去了差速器、半軸和二級變速裝置等部件,簡化結構,同時可以避免傳動損失,減少能耗。數據顯示,相對于傳統的傳動系統來說,輪轂電機可以提高8%-15%左右的效率。

從全球范圍來看,輪轂電機主要是一些以滑板底盤為基礎的造車新勢力在應用,國外的代表企業是REE,國內的代表企業是PIX Moving。

但輪轂電機受簧下質量、防水防塵密封性以及成本等挑戰,短期內規?;慨a難度較高。輪邊電機則是把電機布置在車輪邊的前后驅動橋上,因而占用空間更小,可以在電驅動總成中集成水冷和減速器。目前,輪邊電機在新能源客車領域已經有一定應用,據分析全球汽車大概現在是15億輛,一個輪邊電機算5000元,一輛新能源汽車用4個輪邊電機就是一臺車2萬,按照10%滲透率測算,輪邊電機市場規模可達3萬億。

而電動四驅的崛起會逐漸取代機械四驅嗎?

在機械四驅的世界里,奧迪Quattro是一定有姓名的,相比同期的多片式離合器差速器,Quattro 超前了一整個時代。但電動四驅的出現抹平了機械 Quattro 的領先優勢,軟件的開發與升級能力,是電動車時代四驅系統的殺手锏。只要是搭載前后雙電機的電動車,都可以靠一套軟件來精準控制前后輪的動力,實現全時四驅。必要時,軟件可以完全切斷前軸或者后軸的動力,這是機械 Quattro 無法實現的。

電動四驅也有其短板,比如在硬派越野場景的極限路況下,若只有一個車輪有附著力,有三把鎖的車型可以將動力全部傳輸至該車輪,進行脫困嘗試。但像特斯拉Model Y這樣的前后雙電機四驅車型,在該場景下,前軸電機下線,只靠后軸電機很容易動力不足,脫困耗時長、難度大。即便采用四輪輪轂電機,該場景下的整車動力也被封印到只有四分之一,極難脫困。

所以說機械四驅未必大限將至,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新能源時代留給機械四驅的時間不多了。電能既然可以用難以想象的速度,抹平燃油車價格與性能之間的強關聯,這種情況大概率也會發生在四驅系統上。

四、尾聲

回過頭看,比亞迪的“易四方”的確是一項好技術,但最大的問題可能就在可靠性、耐久性上。尤其是如何實現車輪左右硬鎖止、如何防止電機過熱、如何保證電機對四輪的動態調整始終保持最優解,如何在傳感和計算控制某個環節出問題時有其他的補救方案等。

但不可否認的是,比亞迪是第一個把四電機獨立驅動系統推向量產的中國車企。新事物,必然存在風險及大量亟需解決的難點,我們需要給比亞迪一點時間。或許前路漫漫,但比亞迪在技術革新上的勇氣值得中國車企學習。

就像王傳福當年說的那樣:“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遠的路,只要靈魂不屈,就會走出一條康莊大道?!?/p>

【全文參考】

[1]《比亞迪仰望這不是在造車,是在造夢啊》,品駕,董楠

[2]《新能源車的另一個心臟:電機產業鏈的東遷之路》,遠川科技評論,陳帥

[3]《2023年智能電動汽車二十大前瞻技術趨勢》,蓋世汽車社區

[4]《電驅動系統是下一個長坡厚雪的萬億賽道》,中金公司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比亞迪

9k
  • 比亞迪(002594.SZ):2025年一季報凈利潤為91.55億元
  • 比亞迪:增加外匯衍生品套期保值交易業務額度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比亞迪炫技,掀輪邊電機革命

繼動力電池之后的第二個長坡厚雪賽道。

文|車百智庫

和其他造車勢力宣傳“冰箱彩電大沙發”不同,比亞迪在1月5日舉辦的“敢越星河”仰望高端品牌暨技術發布會上,對傳統驅動技術進行了一次革命性進擊。除了帶來旗下高端品牌仰望U8,還重點展示了國內首個量產的四電機驅動技術“易四方”,即用四電機平臺獨立驅動架構,通過矢量控制技術,實現對四輪動態控制。并且,該架構適用于純電和混動平臺,可全面覆蓋硬派越野、超跑等多款高端的車型。

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關注重點一直是電池,易四方橫空出世后,電機行業開始引起資本市場的地震。通達動力(002576)直接迎來了一波漲停,方正電機(002196)、臥龍電驅(600580)也都實現了不小的漲幅,事實上,作為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的三電系統之一,驅動電機和動力電池一樣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展過程。10年間電機行業的進步,亦成為支撐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重要力量。

易四方搭載的四電機輪邊電機技術到底是什么?長期處于鄙視鏈底端的中國電機產業又是因何打破壟斷,實現反超的?未來智能網聯汽車的理想載體,會是分布式驅動電動汽車嗎?

這些都是本文試圖回答的問題。

一、摸著Rivian過河?

易四方的技術雛形早在20年前比亞迪發布的ET概念車上出現過。但是由于技術太過前瞻,展臺上的 ET 鮮有人問津。在經過對電池、電驅與電控三大技術領域近20年的不斷探索后,這項技術一步步發展成熟。驅動系統是其最大的亮點。

電動汽車的電驅動有兩種常見方式——集中式和分布式。集中式是一臺電機控制左右兩個車輪,電動四驅版使用兩臺集中式電機分別控制前后兩對車輪。分布式電機是四個車輪都可以由單獨的電機驅動,每個車輪都能有自由的轉速和旋轉方向。

分布式電機又分為輪邊電機和輪轂電機。輪轂電機是把電機直接做到輪轂里,輪邊電機是裝在車輪邊上的電機,通過傳動電機輸出軸連接到車輪上。

在商用車領域,輪邊電機的應用很廣泛。比如采埃孚最為人熟知的ZF-AVE130輪邊驅動技術,就大量運用在10至18米的客運車輛上,ZF-AVE130在兩個后輪上各配備了一個帶有兩級減速機構的驅動電機,取消傳動系統(車橋、傳動軸)的機械硬聯接,實現對車輪的獨立控制。

在乘用車領域,仰望U8是國內首個搭載輪邊電機的量產車型。仰望U8搭載了4個輪邊電機,可以獨立控制4個輪子的扭矩,相當于每一個輪子的扭矩控制都能實現可增可減、可正可負。也就是說,單個車輪可以獨立進行驅動、制動、前進和后退。

四個輪子“解放”后,就能解鎖很多新功能,比如,橫向移動,原地掉頭,或者水陸兩棲。 

與燃油車動力系統相比,易四方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安全性。

如你在高速上爆胎,傳統燃油車因為驅動輪只能同向轉動,發生爆胎后只能依賴車身穩定控制程序。但輪邊電機的四個輪子可以獨立調整單輪扭矩,甚至任意輸出正負扭矩,在某個車輪爆胎后,可以調整剩余的三個輪子的扭矩,通過驅動輪來干預車身姿態,直到車輛停穩。

官方據悉,易四方技術平臺,各系統實現了100%的自主研發,架構上包括:前雙電機總成、后雙電機總成、中央控制器、刀片電池等核心部件;同時也涵蓋了整車、發動機、電機、電池等相應的控制系統。

而說到輪邊電機、原地掉頭、水陸兩棲,這并非比亞迪最先量產。車百智庫此前在《寧王布局新賽道,悄悄醞釀一場革命》一文中曾提到的美國造車新勢力Rivian,其旗下的兩款車——電動皮卡R1T、硬派越野車R1S,均采用的是輪邊電機驅動,也具備原地轉向功能,最大涉水深度接近1米。早在2019年,Rivian就已經在技術上實現了這一點。R1T、R1S分別在2021年、2022年開始交付。

若要按量產論資排輩,比亞迪要喊Rivian一聲“大哥”。

二、特斯拉“功不可沒”

過去中國電機產業一直處于鄙視鏈的底端,大型工業電機由瑞士的ABB、德國的西門子等西方巨頭掌控,而小型電機如手機、硬盤等業務,日本拿下最多市場。

直到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裝機量相關數據顯示,比亞迪、方正電機、蔚然動力、寧波雙林、精進動力等中企,與特斯拉、大眾汽車、日本電產等位居全球“十強”。中金公司認為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包含電機、電機控制器、減速器等)全球市場空間超萬億元,“有望成為繼動力電池系統之后的第二個長坡厚雪賽道。”

中國電機產業為什么能實現強悍逆襲?這一切可以從特斯拉的電機選擇說起。

早期,特斯拉采用感應電機路線,但感應電機的技術路線,其實并不適合電動汽車輕量化、高速化的發展方向。到了2018年,特斯拉和中國大陸商討上海工廠時,開始把電機戰略轉向永磁電機路線,這也給了中國廠商機會,中國的磁性材料雙雄中科三環和金力永磁,先后打入了特斯拉供應鏈。

2021年7月,特斯拉的Model Y和Model 3先后宣布換裝國產驅動電機。而在換裝之后,不僅兩種車型都下調了價格;其功率和扭矩在原車基礎上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甚至Model Y的四驅長續航版本,其后電機的功率提升幅度高達22%。這種極高的性價比,也進一步堅定了特斯拉使用國產電機的決心。

那中國電機又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車百智庫認為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電機技術路線的選擇,二是電機技術水平的創新。

先說路線選擇,相比感應交流異步電機,永磁電機技術更為成熟,且結構較為簡單,具有制造、使用、維護方便的優點。最重要的是,永磁電機本身就由磁體打造,能量轉換效率更高,體積更小。國內企業早就看到永磁同步電機的潛力,如今市場上的熱門車型,像比亞迪漢、理想one、小鵬P7、蔚來ES6等,選擇的都是永磁同步電機。

事實上,在永磁同步電機技術領域,外國企業的研究并不比中國差多少。但關鍵是,永磁電機所用的原材料釹鐵硼幾乎完全掌握在中國手里。而中國作為稀土大國,自然在此領域掌握著絕對的話語權。

再說來扁線電機技術。

過去電機技術普遍使用的銅線是圓形,扁線電機,簡單來說就是將傳統電機纏繞的銅線從圓線變為扁線,這樣就可以把空隙塞滿,從而提升電機的功率密度、降低成本。

但扁線電機因為不能互相干擾,加工難度極大,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工程師在扁形銅線上涂了10層特殊材料,使用更先進的纏繞方式才解決了這個難題,現在全球主要的扁線加工產能基本在國內。這既幫特斯拉解決了產能難題,也讓國內供應商順勢卡位。

搶占了永磁和扁線兩個優勢后,中國電機產業也借著新能源的東風展開了反超之路。

三、孰優孰劣

據蓋世汽車預測,分布式驅動具備結構緊湊、效率高等特點,是未來新能源電驅動布置的發展方向。通過將輪轂電機、輪邊電機安裝在輪輞內部或附近,具有車身布置靈活結構緊湊,易于實現底盤模塊化設計等優點;同時各輪驅動/制動轉矩獨立可控,具備高機動性和高可靠性,更易實現車輛主動控制。

同為分布式驅動,輪邊電機和輪轂電機孰優孰劣?

輪轂電機不是什么新鮮的先進技術,費迪南德·保時捷就在1896年獲得了英國賦予的輪轂電機發明專利。輪轂電機是把電機直接做到輪轂里,與車輪同心布置。根據電機轉子形式分成內轉子式和外轉子式兩種,省去了差速器、半軸和二級變速裝置等部件,簡化結構,同時可以避免傳動損失,減少能耗。數據顯示,相對于傳統的傳動系統來說,輪轂電機可以提高8%-15%左右的效率。

從全球范圍來看,輪轂電機主要是一些以滑板底盤為基礎的造車新勢力在應用,國外的代表企業是REE,國內的代表企業是PIX Moving。

但輪轂電機受簧下質量、防水防塵密封性以及成本等挑戰,短期內規?;慨a難度較高。輪邊電機則是把電機布置在車輪邊的前后驅動橋上,因而占用空間更小,可以在電驅動總成中集成水冷和減速器。目前,輪邊電機在新能源客車領域已經有一定應用,據分析全球汽車大概現在是15億輛,一個輪邊電機算5000元,一輛新能源汽車用4個輪邊電機就是一臺車2萬,按照10%滲透率測算,輪邊電機市場規??蛇_3萬億。

而電動四驅的崛起會逐漸取代機械四驅嗎?

在機械四驅的世界里,奧迪Quattro是一定有姓名的,相比同期的多片式離合器差速器,Quattro 超前了一整個時代。但電動四驅的出現抹平了機械 Quattro 的領先優勢,軟件的開發與升級能力,是電動車時代四驅系統的殺手锏。只要是搭載前后雙電機的電動車,都可以靠一套軟件來精準控制前后輪的動力,實現全時四驅。必要時,軟件可以完全切斷前軸或者后軸的動力,這是機械 Quattro 無法實現的。

電動四驅也有其短板,比如在硬派越野場景的極限路況下,若只有一個車輪有附著力,有三把鎖的車型可以將動力全部傳輸至該車輪,進行脫困嘗試。但像特斯拉Model Y這樣的前后雙電機四驅車型,在該場景下,前軸電機下線,只靠后軸電機很容易動力不足,脫困耗時長、難度大。即便采用四輪輪轂電機,該場景下的整車動力也被封印到只有四分之一,極難脫困。

所以說機械四驅未必大限將至,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新能源時代留給機械四驅的時間不多了。電能既然可以用難以想象的速度,抹平燃油車價格與性能之間的強關聯,這種情況大概率也會發生在四驅系統上。

四、尾聲

回過頭看,比亞迪的“易四方”的確是一項好技術,但最大的問題可能就在可靠性、耐久性上。尤其是如何實現車輪左右硬鎖止、如何防止電機過熱、如何保證電機對四輪的動態調整始終保持最優解,如何在傳感和計算控制某個環節出問題時有其他的補救方案等。

但不可否認的是,比亞迪是第一個把四電機獨立驅動系統推向量產的中國車企。新事物,必然存在風險及大量亟需解決的難點,我們需要給比亞迪一點時間?;蛟S前路漫漫,但比亞迪在技術革新上的勇氣值得中國車企學習。

就像王傳福當年說的那樣:“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遠的路,只要靈魂不屈,就會走出一條康莊大道?!?/p>

【全文參考】

[1]《比亞迪仰望這不是在造車,是在造夢啊》,品駕,董楠

[2]《新能源車的另一個心臟:電機產業鏈的東遷之路》,遠川科技評論,陳帥

[3]《2023年智能電動汽車二十大前瞻技術趨勢》,蓋世汽車社區

[4]《電驅動系統是下一個長坡厚雪的萬億賽道》,中金公司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遵化市| 甘德县| 弋阳县| 六安市| 建湖县| 顺义区| 盐城市| 嘉鱼县| 易门县| 盐亭县| 新巴尔虎左旗| 太白县| 娄底市| 昌宁县| 资阳市| 周至县| 玛沁县| 安康市| 荆州市| 台前县| 西平县| 新蔡县| 丹阳市| 白山市| 正蓝旗| 沽源县| 呼图壁县| 阿勒泰市| 鲁甸县| 台山市| 栖霞市| 浙江省| 翼城县| 视频| 泽库县| 长顺县| 惠来县| 广昌县| 永吉县| 沿河| 米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