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反映在廣西北海就餐被宰“4個菜1500塊”,事件引發廣泛關注后,2023年1月28日凌晨,廣西自治區北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方微博通報了事件調查處理情況。
1月25日,有網民發布視頻并配文稱:在北海就餐消費時被宰“4個菜1500塊”。菜單顯示,他們點了油螺辣炒、龍頂清蒸、馬蹄和貴妃辣炒四個菜,總價1573元。付款截圖顯示,收款商家為僑民海港海鮮加工城。對此,涉事商家曾對媒體回應稱,菜是明碼標價,客人有簽字確認他們才做的,且過年期間貨都比較貴。
北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稱,關注到該事件后,該局當即組織執法人員開展調查處理。經與消費者本人聯系,其一行4人于2023年1月24日傍晚在北海市某公園游玩后,經出租車司機介紹至“僑港漁村美食”餐館用晚餐,在消費者表示極少吃海鮮、對海鮮不了解的情況下,店主現場推薦了四樣海鮮并當面迅速稱重宰殺。點菜單由消費者本人簽字確認。
其中:油螺辣炒3.8斤,單價168元/斤,金額638元;龍躉石斑(店家標注為“龍頂”)清蒸3.1斤,單價168元/斤,金額520元;馬蹄螺3.5斤,單價68元/斤,金額238元;貴妃螺辣炒3.7斤,單價48元/斤,金額177元。4個海鮮菜品共1573元,加上米飯、紙巾金額14元,實際消費共計1587元,店家實收1500元。
通報稱,經查,該店已取得《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等合法資質,證件名稱為“北海市銀海區僑民海港海鮮加工城”。該店所用電子秤經檢定合格,有效期至2024年1月12日,經現場對其電子秤進行計量測試,結果顯示秤具符合相關規范要求。該店海鮮池內的海鮮產品全部明碼標價,消費者所點的四道海鮮在點菜單上的價格與海鮮池標注價格一致,店家在海鮮池上以大字標注“龍蝦、面包蟹、油螺、龍躉等海鮮產品價格較高,部分海鮮產品加工后脫殼縮水,可食用部分較少,請謹慎選購,理性消費”。經與市內多家同檔次餐廳進行價格比對,該店定價基本符合春節期間海鮮餐飲消費價格;經與北海海產品市場當日價格比對,該店四類海鮮產品經加工、烹飪后的價格在合理區間。
針對消費者質疑四道海鮮烹飪后份量不足問題,為確保核查真實,北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按照點菜單標注的重量,逐一稱斤并復原烹飪菜品。通報稱,經比對,未發現有海鮮掉包、摻雜摻假等行為。其中:龍躉石斑約3.1斤,烹飪后與消費者展示圖片大小基本一致;油螺一只約3.8斤,經脫殼、切片、辣炒,由于此螺脫殼加工后可食用部分縮水明顯,經認真比對,份量與消費者展示圖片大小基本一致;馬蹄螺3.5斤和貴妃螺3.7斤,消費者展示圖片比執法人員復原菜品份量略少。
“經調查,該店家存在支付出租車司機回扣招攬客人、未與消費者充分溝通即匆忙配菜下單、部分海鮮經烹飪后份量略少等問題。北海市市場監管局等相關部門已責令該店家停業整頓、限期整改并立案處罰。店家表示將向消費者致歉并退款。對涉事出租車司機,相關部門已責令出租車公司對其進行約談、罰款和限期停運處罰。”通報表示。
界面新聞注意到,北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1月27日發布消息稱,針對1月25日網民在微博平臺反映的潿洲島海鮮市場“缺斤少兩”問題,北海市潿洲島旅游區市場監管局于1月26日在轄區內開展海鮮市場“欺客宰客”專項整治行動,并當場對違反明碼標價的7個攤位予以行政處罰。
潿洲島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對在整治期間頂風作案,被實名舉報欺客宰客的經營戶,一經查實,責令停業整頓,從重處罰,并在經營場所顯著位置懸掛“消費投訴較多店”或“誠信經營警示店”警示牌,對違法情節嚴重的,依法吊銷營業執照。
北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通報中稱,春節長假前,北海市針對今年旅游市場恢復、游客大幅增加的態勢,就規范旅游市場消費,特別是可能出現的海鮮餐飲消費糾紛進行了專項整治,對全市所有海鮮餐飲企業進行了約談提醒,逐家簽訂《誠信經營承諾書》;對被舉報欺客宰客的經營戶,一經查實,依法依規從重處罰。近日,交通部門對全市出租車公司進行了約談,出租車公司與司機簽訂了承諾書,嚴禁誘導消費欺客,強化出租車行業管理。
“北海市將進一步加大旅游消費市場秩序整頓,對欺客宰客行為零容忍,嚴肅查處各類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絕不姑息。絕不允許極個別不良經營戶破壞北海旅游市場秩序、損害廣大守法經營商戶的良好口碑,全力維護城市形象。”通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