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撕不掉“小眾”標簽,一加手機進軍中端市場對壘紅米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撕不掉“小眾”標簽,一加手機進軍中端市場對壘紅米

一加,在走紅米的路。

文|鋅財經 路世明

編輯|大風

2月7日,一加正式發布Ace系列新品一加Ace 2,售價2799元起。

結合此前官方透露的信息以及發布會的具體資料能夠看到,一加Ace 2相較于初代一加Ace,在性能、影像、游戲、定價這幾個重要維度都有著顯著升級,“亮點”可謂不少。

譬如,該機型搭載了滿血驍龍8+移動平臺,并取消了8GB內存選項,提供了12GB/16GB兩種內存規格。此外,還全球首發了1.5K分辨率靈犀觸控屏和SUPERVOOCS全鏈路電源管理芯片。同時,一加還宣布與《原神》達成未來三年的戰略合作,針對《原神》游戲進行單獨研發投入。

在這些“亮點”的加持下,低至2799元的起售價,直接讓一加Ace 2在中端機領域表現出了較強競爭力,突出的性價比優勢,直指紅米K60、iQOO Neo7競速版等機型市場份額。

來源:一加Ace 2發布會

亮點雖然不少,但一加Ace 2的缺點也不能無視。塑料中框、機身厚重、國產屏幕調教問題、電池容量相對較低......這些不足之處,加之競品機型的品牌優勢,也決定了一加Ace 2不可能做到“戰無不勝”,不可能成為這個價位段的絕對首選。

從2013年成立至今,一加已經走過將近十個年頭。這十年里,一加有過高光時刻,也收獲了不少忠實粉絲,但在大眾的眼里依然是一個“小眾”品牌。如今回歸OPPO之后,一加有了新的定位、新的目標,Ace 2作為開山的斧,在其階段發展策略、品牌發展歷史中,無疑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八年,仍然品牌“小眾”

2013年,接手OPPO營銷不到一年的劉作虎在OPPO CEO陳明永的“授意”下宣布離職,并于當年年末創立了一加。

在那個中高端市場幾乎被蘋果、三星壟斷的時期,一加喊著“不將就”的口號,通過高端化、線上銷售、出海等更為靈活的差異化策略,耿直地殺入了中高端市場。

不到一年,在北京五棵松體育場,一加1正式發布。作為一加的首款上市機型,一加1搭載了當時業內配置最高的驍龍801芯片,并且也是當時在業內最早使用3GB內存和支持4G通信信號的手機。

雖然配置超高、手感超好,但一加1的發布在國內并沒有引起熱潮。只不過,在國外卻是另外一番景象。一加首場發布登上了GooglePlus和Twitter的熱門話題榜,OnePlus和NeverSettle分別是第一名和第六名,這對于一家中國企業來說是絕無僅有的。

2014年一加周年慶上,劉作虎宣布一加1銷量突破150萬部,其中60%以上賣到了國外,公司創立十個月就實現了盈利。

一加1之所以能夠在海外熱賣,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劉作虎有著多年在海外賣OPPO藍光機的經驗和營銷方式,而這些寶貴的“財富”,也為一加日后的海外高光做好了鋪墊。

或許是因為成功來得太快,2015年的一加走了不少彎路。比如推出一加2后,卻因為指紋解鎖問題而損失了十幾億物料。又比如一加“趕出來”的氫OS和氧OS穩定性較差,引起了不少消費者吐槽。此外,還有銷量慘淡的一加X、無人問津的線下門店、品牌口碑的滑落......

對于2015年的“低谷”,劉作虎在內部信里講到:“太過急于求成,在公司還沒完全站穩的時候就邁起了大步,一度迷失了方向”。痛定思痛之后,2016年的一加又回到2014年的那個一加。

此后的幾年里,一加埋頭前行,先后發布了一加3系列、一加5系列和一加7系列,憑借“舍得下本”的超高配置,一加收獲了品質、銷量兩方面的好成就。有意思的地方在于,給一加“投票”的人一直在海外,屬于一加的高光時刻,也閃爍在海外市場。

2018年10月29日,一加6T在美國紐約正式發布,發布會上劉作虎宣布一加與美國第三大運營商T-Mobile達成合作。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國內外手機圈的高度關注,并引來央視報道。要知道,美國是一個以運營商為主的市場,品牌想要實現快速發展,必須要借助運營商的渠道力和影響力,哪怕是三星和蘋果兩大巨頭,亦是如此。

作為第一個以高端手機品牌身份進入美國運營商市場的品牌,一加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自2018年Q4開始,一加已成為全球高端市場Top5的品牌,同時也是印度市場高端領域Top1的品牌,而在北美、歐洲一加已然成為與三星、蘋果齊名的高端品牌代表者。

2020年度,憑借一加8系列的火爆銷量,一加成為美國手機市場唯一逆勢增長品牌,年增幅達163%。2021年第一季度,一加在歐洲市場銷量增長388%,銷售額同比增長286%,勢頭強勁。

一加2019-2020年銷量增長率

八年的時間里,盡管一加得到了快速的成長,但在營銷廣告少,市場占有率低,影響力不足的這些事實下,它仍然擺脫不了“冷門”、“小眾”的標簽。

回歸,也是一種“自救”

為了擺脫“小眾品牌”的標簽,2020年的一加沒少折騰,把目光轉向國內市場的同時,還明確了渠道、生態和產品這三個“做大”的方向。

2020年4月15日晚,羅永浩上線了首個人物訪談節目《交個朋友訪談錄》,第一位嘉賓正是劉作虎。次日晚上,進駐抖音不久“風頭正盛”的羅永浩,正式直播帶貨一加手機新品一加8系列。這場直播帶貨,讓一加實現了品牌的曝光,也收獲了銷量的增長,但效果上還遠遠談不上“破圈”。

生態方面,一加曾在印度推出了U系列和Y系列安卓電視,包括三個機型:55 英寸4K 、43英寸高清、32 英寸高清,運行Android TV Pie 系統,帶有一加定制的內容推薦界面,名為OxygenPlay。

產品方面,2021年3月23日、24日先后在海外、國內發布的一加9系列,一如既往地獲得了國內外的“一致好評”,但是銷量方面仍然不夠理想,甚至在發布短短3個月之后,便官方宣布最高降價300元,以此來提升銷量數據。

渠道、生態、產品,一加的三個方向沒有問題,問題在于市場并不會給一加機會。自2020年后,國內手機市場格局已經趨于穩定,除華米ov難以撼動的市場地位之外,四家均在營銷手段、產品發布、生態布局等方面不斷加碼,且不斷向海外市場發起沖擊。“弱小”的一加,在“小眾”的困境里愈陷愈深。

留給一加的路只有兩條,要么慢性死亡,要么并入OPPO,發揮各自的優勢,整合雙方資源,共同應對外部競爭,促進品牌發展,并擴大市場份額。后來的故事證明,一加選擇了后者來實現“自救”。

2021年6月17日,劉作虎在海外網站官宣與OPPO“融合”,一加將成為OPPO旗下獨立品牌。隨后,兩家的官方均證實了這一消息,而劉作虎也將出任OPPO高級副總裁。但在外界看來,所謂的融合并沒有“回歸”二字顯得恰當。

一方面,劉作虎原本就是OPPO高管;另一方面,從一加發布首款手機開始,其產品無論是外觀還是系統,都一直有OPPO的身影。另外,在資本層面,一加與OPPO均由歐加控股公司控股。因此,一加更像是“回歸”,而不是被“收購”。

回歸OPPO之后,雖然一加仍然強調獨立運營,但事實是雙方的研發部門,操作系統和項目計劃、供應鏈,銷售渠道多方面基本上都實現了融合。更重要的是,一加的品牌定位已轉變為主打線上,其產品線也分為了兩條。

其中,數字系列定位優雅強悍的性能旗艦,延續了一加一貫的高端旗艦路線;而去年四月份新增的Ace系列,定位則是聚焦性能賽道,為用戶提供不降級的硬核科技和快穩爽的游戲娛樂體驗。此次發布的一加Ace 2,定位便是“性能手機新標桿”。

從配置上來看,這款產品的確有些誠意。處理器和運存方面,一加Ace 2搭載了滿血版驍龍8+,且起步就是12G,徹底取消了8G內存。游戲方面,一加Ace 2增加了一加11同款的定制渲染芯片以及自研超幀超畫引擎,跑分成績高達1149494分,這也是目前同級別芯片跑分最高的機型。

值得一提的是,在發布會上一加還提及與《原神》達成三年戰略合作。此外,一加中國區總裁李杰還宣布一加Ace 2將再次推出《原神》的聯名定制禮盒。

一加Ace 2作為系列的第二代機型,在一加回歸OPPO之后的“性能、性價比”的發展路線上,主要任務就是“攻占”中端機市場。這樣一款頗有“誠意”的產品,理論上來說很有機會成為中端市場“爆款”,但市場的搶奪并不只是依靠“配置”。

市場,從來都不“好搶”

一般來說,會在意電競體驗及游戲性能的用戶,大概率都是中端機/性價比機型的用戶,而中端機/性價比機型恰恰又是銷量最大的機型。目前在這個領域,無論是銷量還是聲量上,紅米一直以來占據著較大優勢。

不管是李杰在一加Ace 2預熱階段“暗示”,還是在發布會上“明目張膽”的參數對比。都能看出,一加Ace 2對標的便是紅米K60這個中端市場的頭部大哥。

問題在于,相比紅米K60,一加Ace 2是否有完勝的把握?

從目前已知的信息來看,在芯片、內存、影像三方面,一加Ace 2相比紅米K60更具優勢,但一加Ace 2的“短板”也非常明顯。

一加Ace 2和紅米K6參數對比

首先是屏幕,一加Ace2采用的是挖孔曲面屏,紅米K60配備的是挖孔直屏。單就游戲體驗來說,通常直屏操作起來更輕松、流暢,曲面屏手機因為屏幕邊緣曲面的設計,很容易讓玩家在游戲時出現誤觸的情況。

而且,相比一加Ace2機型的1.5K顯示屏,紅米K60機型的顯示屏具有更高的2K分辨率,在顯示效果上更為清晰。其次是機身重量上,兩款手機都是204克,不過在機身厚度方面,紅米K60相對來說更薄一點。紅米K60的機身厚度為8.59mm,一加Ace2機型的機身厚度為8.7mm。

屏幕、機身上的差距,對于極大多數消費者來說,或許很難“感受”得到。也可以說,如果從配置上來講,一加Ace2的確要比紅米K60優秀一些。如果再結合“低200元”的起售價來看,一加Ace2具備明顯優勢。

售價方面,一加Ace2的12GB+256GB、16GB+256GB和16GB+512GB分別是2799元、3099元和3499元。這就如同前兩年的K40、K50搶奪市場一般,回歸OPPO之后的一加,也走起了紅米“價格戰”的老路。

以前都是小米踢館,別人守擂,如今身份調換,小米和紅米的身份將很快轉變為守擂的人,而OPPO和一加成了打擂的人。只不過,一個最大問題還是在于一加的品牌勢能。

一直以來,小米體系最大的特點就是能承受在消費電子行業里非常低的毛利率,這個特點使其能夠擁有“價格戰”這條看似不深,實則難以逾越的護城河,而價格戰帶來的最直接表現就是高性價比。

最近幾年,小米和紅米分開運作,前者不斷往高端手機市場發起沖擊,后者繼續保持性價比機皇的名頭。在消費者的心里,紅米手機已經是性價比的絕對代名詞,品牌號召力非常強勁。因此,即便一加Ace2會對紅米K60的市場份額產生沖擊,但很難顛覆其在中端市場的絕對位置。

如今,全球手機市場正處于下行階段,低價位段的市場出現了明顯的縮水,各大廠商不斷沖擊中高端市場,以此保持競爭力和相應利潤,競爭極為激烈。

一加如此舍利潤、求市場,是一步險棋,也是一個狠招。如果Ace2銷量可觀,那么一加將在發展道路上向前邁出一大步。但如果銷量不及預期,一加的處境只會更加的尷尬。同時,一加更應該做好“準備”,迎接紅米捍衛中端市場地位的反擊。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撕不掉“小眾”標簽,一加手機進軍中端市場對壘紅米

一加,在走紅米的路。

文|鋅財經 路世明

編輯|大風

2月7日,一加正式發布Ace系列新品一加Ace 2,售價2799元起。

結合此前官方透露的信息以及發布會的具體資料能夠看到,一加Ace 2相較于初代一加Ace,在性能、影像、游戲、定價這幾個重要維度都有著顯著升級,“亮點”可謂不少。

譬如,該機型搭載了滿血驍龍8+移動平臺,并取消了8GB內存選項,提供了12GB/16GB兩種內存規格。此外,還全球首發了1.5K分辨率靈犀觸控屏和SUPERVOOCS全鏈路電源管理芯片。同時,一加還宣布與《原神》達成未來三年的戰略合作,針對《原神》游戲進行單獨研發投入。

在這些“亮點”的加持下,低至2799元的起售價,直接讓一加Ace 2在中端機領域表現出了較強競爭力,突出的性價比優勢,直指紅米K60、iQOO Neo7競速版等機型市場份額。

來源:一加Ace 2發布會

亮點雖然不少,但一加Ace 2的缺點也不能無視。塑料中框、機身厚重、國產屏幕調教問題、電池容量相對較低......這些不足之處,加之競品機型的品牌優勢,也決定了一加Ace 2不可能做到“戰無不勝”,不可能成為這個價位段的絕對首選。

從2013年成立至今,一加已經走過將近十個年頭。這十年里,一加有過高光時刻,也收獲了不少忠實粉絲,但在大眾的眼里依然是一個“小眾”品牌。如今回歸OPPO之后,一加有了新的定位、新的目標,Ace 2作為開山的斧,在其階段發展策略、品牌發展歷史中,無疑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八年,仍然品牌“小眾”

2013年,接手OPPO營銷不到一年的劉作虎在OPPO CEO陳明永的“授意”下宣布離職,并于當年年末創立了一加。

在那個中高端市場幾乎被蘋果、三星壟斷的時期,一加喊著“不將就”的口號,通過高端化、線上銷售、出海等更為靈活的差異化策略,耿直地殺入了中高端市場。

不到一年,在北京五棵松體育場,一加1正式發布。作為一加的首款上市機型,一加1搭載了當時業內配置最高的驍龍801芯片,并且也是當時在業內最早使用3GB內存和支持4G通信信號的手機。

雖然配置超高、手感超好,但一加1的發布在國內并沒有引起熱潮。只不過,在國外卻是另外一番景象。一加首場發布登上了GooglePlus和Twitter的熱門話題榜,OnePlus和NeverSettle分別是第一名和第六名,這對于一家中國企業來說是絕無僅有的。

2014年一加周年慶上,劉作虎宣布一加1銷量突破150萬部,其中60%以上賣到了國外,公司創立十個月就實現了盈利。

一加1之所以能夠在海外熱賣,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劉作虎有著多年在海外賣OPPO藍光機的經驗和營銷方式,而這些寶貴的“財富”,也為一加日后的海外高光做好了鋪墊。

或許是因為成功來得太快,2015年的一加走了不少彎路。比如推出一加2后,卻因為指紋解鎖問題而損失了十幾億物料。又比如一加“趕出來”的氫OS和氧OS穩定性較差,引起了不少消費者吐槽。此外,還有銷量慘淡的一加X、無人問津的線下門店、品牌口碑的滑落......

對于2015年的“低谷”,劉作虎在內部信里講到:“太過急于求成,在公司還沒完全站穩的時候就邁起了大步,一度迷失了方向”。痛定思痛之后,2016年的一加又回到2014年的那個一加。

此后的幾年里,一加埋頭前行,先后發布了一加3系列、一加5系列和一加7系列,憑借“舍得下本”的超高配置,一加收獲了品質、銷量兩方面的好成就。有意思的地方在于,給一加“投票”的人一直在海外,屬于一加的高光時刻,也閃爍在海外市場。

2018年10月29日,一加6T在美國紐約正式發布,發布會上劉作虎宣布一加與美國第三大運營商T-Mobile達成合作。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國內外手機圈的高度關注,并引來央視報道。要知道,美國是一個以運營商為主的市場,品牌想要實現快速發展,必須要借助運營商的渠道力和影響力,哪怕是三星和蘋果兩大巨頭,亦是如此。

作為第一個以高端手機品牌身份進入美國運營商市場的品牌,一加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自2018年Q4開始,一加已成為全球高端市場Top5的品牌,同時也是印度市場高端領域Top1的品牌,而在北美、歐洲一加已然成為與三星、蘋果齊名的高端品牌代表者。

2020年度,憑借一加8系列的火爆銷量,一加成為美國手機市場唯一逆勢增長品牌,年增幅達163%。2021年第一季度,一加在歐洲市場銷量增長388%,銷售額同比增長286%,勢頭強勁。

一加2019-2020年銷量增長率

八年的時間里,盡管一加得到了快速的成長,但在營銷廣告少,市場占有率低,影響力不足的這些事實下,它仍然擺脫不了“冷門”、“小眾”的標簽。

回歸,也是一種“自救”

為了擺脫“小眾品牌”的標簽,2020年的一加沒少折騰,把目光轉向國內市場的同時,還明確了渠道、生態和產品這三個“做大”的方向。

2020年4月15日晚,羅永浩上線了首個人物訪談節目《交個朋友訪談錄》,第一位嘉賓正是劉作虎。次日晚上,進駐抖音不久“風頭正盛”的羅永浩,正式直播帶貨一加手機新品一加8系列。這場直播帶貨,讓一加實現了品牌的曝光,也收獲了銷量的增長,但效果上還遠遠談不上“破圈”。

生態方面,一加曾在印度推出了U系列和Y系列安卓電視,包括三個機型:55 英寸4K 、43英寸高清、32 英寸高清,運行Android TV Pie 系統,帶有一加定制的內容推薦界面,名為OxygenPlay。

產品方面,2021年3月23日、24日先后在海外、國內發布的一加9系列,一如既往地獲得了國內外的“一致好評”,但是銷量方面仍然不夠理想,甚至在發布短短3個月之后,便官方宣布最高降價300元,以此來提升銷量數據。

渠道、生態、產品,一加的三個方向沒有問題,問題在于市場并不會給一加機會。自2020年后,國內手機市場格局已經趨于穩定,除華米ov難以撼動的市場地位之外,四家均在營銷手段、產品發布、生態布局等方面不斷加碼,且不斷向海外市場發起沖擊。“弱小”的一加,在“小眾”的困境里愈陷愈深。

留給一加的路只有兩條,要么慢性死亡,要么并入OPPO,發揮各自的優勢,整合雙方資源,共同應對外部競爭,促進品牌發展,并擴大市場份額。后來的故事證明,一加選擇了后者來實現“自救”。

2021年6月17日,劉作虎在海外網站官宣與OPPO“融合”,一加將成為OPPO旗下獨立品牌。隨后,兩家的官方均證實了這一消息,而劉作虎也將出任OPPO高級副總裁。但在外界看來,所謂的融合并沒有“回歸”二字顯得恰當。

一方面,劉作虎原本就是OPPO高管;另一方面,從一加發布首款手機開始,其產品無論是外觀還是系統,都一直有OPPO的身影。另外,在資本層面,一加與OPPO均由歐加控股公司控股。因此,一加更像是“回歸”,而不是被“收購”。

回歸OPPO之后,雖然一加仍然強調獨立運營,但事實是雙方的研發部門,操作系統和項目計劃、供應鏈,銷售渠道多方面基本上都實現了融合。更重要的是,一加的品牌定位已轉變為主打線上,其產品線也分為了兩條。

其中,數字系列定位優雅強悍的性能旗艦,延續了一加一貫的高端旗艦路線;而去年四月份新增的Ace系列,定位則是聚焦性能賽道,為用戶提供不降級的硬核科技和快穩爽的游戲娛樂體驗。此次發布的一加Ace 2,定位便是“性能手機新標桿”。

從配置上來看,這款產品的確有些誠意。處理器和運存方面,一加Ace 2搭載了滿血版驍龍8+,且起步就是12G,徹底取消了8G內存。游戲方面,一加Ace 2增加了一加11同款的定制渲染芯片以及自研超幀超畫引擎,跑分成績高達1149494分,這也是目前同級別芯片跑分最高的機型。

值得一提的是,在發布會上一加還提及與《原神》達成三年戰略合作。此外,一加中國區總裁李杰還宣布一加Ace 2將再次推出《原神》的聯名定制禮盒。

一加Ace 2作為系列的第二代機型,在一加回歸OPPO之后的“性能、性價比”的發展路線上,主要任務就是“攻占”中端機市場。這樣一款頗有“誠意”的產品,理論上來說很有機會成為中端市場“爆款”,但市場的搶奪并不只是依靠“配置”。

市場,從來都不“好搶”

一般來說,會在意電競體驗及游戲性能的用戶,大概率都是中端機/性價比機型的用戶,而中端機/性價比機型恰恰又是銷量最大的機型。目前在這個領域,無論是銷量還是聲量上,紅米一直以來占據著較大優勢。

不管是李杰在一加Ace 2預熱階段“暗示”,還是在發布會上“明目張膽”的參數對比。都能看出,一加Ace 2對標的便是紅米K60這個中端市場的頭部大哥。

問題在于,相比紅米K60,一加Ace 2是否有完勝的把握?

從目前已知的信息來看,在芯片、內存、影像三方面,一加Ace 2相比紅米K60更具優勢,但一加Ace 2的“短板”也非常明顯。

一加Ace 2和紅米K6參數對比

首先是屏幕,一加Ace2采用的是挖孔曲面屏,紅米K60配備的是挖孔直屏。單就游戲體驗來說,通常直屏操作起來更輕松、流暢,曲面屏手機因為屏幕邊緣曲面的設計,很容易讓玩家在游戲時出現誤觸的情況。

而且,相比一加Ace2機型的1.5K顯示屏,紅米K60機型的顯示屏具有更高的2K分辨率,在顯示效果上更為清晰。其次是機身重量上,兩款手機都是204克,不過在機身厚度方面,紅米K60相對來說更薄一點。紅米K60的機身厚度為8.59mm,一加Ace2機型的機身厚度為8.7mm。

屏幕、機身上的差距,對于極大多數消費者來說,或許很難“感受”得到。也可以說,如果從配置上來講,一加Ace2的確要比紅米K60優秀一些。如果再結合“低200元”的起售價來看,一加Ace2具備明顯優勢。

售價方面,一加Ace2的12GB+256GB、16GB+256GB和16GB+512GB分別是2799元、3099元和3499元。這就如同前兩年的K40、K50搶奪市場一般,回歸OPPO之后的一加,也走起了紅米“價格戰”的老路。

以前都是小米踢館,別人守擂,如今身份調換,小米和紅米的身份將很快轉變為守擂的人,而OPPO和一加成了打擂的人。只不過,一個最大問題還是在于一加的品牌勢能。

一直以來,小米體系最大的特點就是能承受在消費電子行業里非常低的毛利率,這個特點使其能夠擁有“價格戰”這條看似不深,實則難以逾越的護城河,而價格戰帶來的最直接表現就是高性價比。

最近幾年,小米和紅米分開運作,前者不斷往高端手機市場發起沖擊,后者繼續保持性價比機皇的名頭。在消費者的心里,紅米手機已經是性價比的絕對代名詞,品牌號召力非常強勁。因此,即便一加Ace2會對紅米K60的市場份額產生沖擊,但很難顛覆其在中端市場的絕對位置。

如今,全球手機市場正處于下行階段,低價位段的市場出現了明顯的縮水,各大廠商不斷沖擊中高端市場,以此保持競爭力和相應利潤,競爭極為激烈。

一加如此舍利潤、求市場,是一步險棋,也是一個狠招。如果Ace2銷量可觀,那么一加將在發展道路上向前邁出一大步。但如果銷量不及預期,一加的處境只會更加的尷尬。同時,一加更應該做好“準備”,迎接紅米捍衛中端市場地位的反擊。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城区| 张家港市| 方城县| 荣成市| 报价| 延川县| 夏河县| 延津县| 新源县| 漯河市| 遂宁市| 聂拉木县| 平泉县| 蒙阴县| 诸暨市| 建宁县| 防城港市| 苍溪县| 开封市| 佛山市| 平远县| 蓬溪县| 新野县| 海林市| 偏关县| 叶城县| 中卫市| 浪卡子县| 青海省| 澄迈县| 沭阳县| 图木舒克市| 上犹县| 诸暨市| 荃湾区| 贞丰县| 华容县| 寿宁县| 宽城| 桃源县| 凤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