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曉迪
外資評級機構的評級報告,是中資企業在海外債市融資的通行證。近年來,在國內資金收緊背景下,中資房企海外債券陸續出現逾期,三大國際評級機構則對中資房企的評級進行了無差別下調。
不過,隨著國內頻頻出臺的地產利好政策,優質地產企業,尤其是民企地產企業融資渠道得到改善,“冰封”已久的國際信用評級也發出積極信號,為中資企業的海外融資帶來曙光。
2023年2月9日,上述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標普發布報告,確認龍湖集團(00960.HK)投資級評級,評級展望由負面調整至穩定。同時,仍然維持龍湖集團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為“BBB-”,維持其高級無抵押票據的發行評級為“BB+”。
對于此次上調龍湖集團評級展望的理由,標普指出,自2022年11月以來,中國政府對部分房地產開發商采取了一系列支持措施,龍湖集團是其中的主要受益者。此外,龍湖的經營性收入持續增長,公司資金流動性正在增強,因此維持公司投資級評級,展望上調為穩定。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早在2022年11月4日,標普將龍湖集團的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從“BBB”下調至“BBB-”,與并將其高級無抵押票據的長期發行評級從“BBB-”下調至“BB+”,展望調整為負面。
稍后的2022年12月6日,標普再發報告,確認龍湖集團投資級評級。
此次標普仍舊維持了龍湖集團的投資評級,并將龍湖集團評級展望從負面調整為穩定。這引發了業內的熱議,業內普遍認為,這釋放出國際評級機構對優質中國房企信心回歸境外債券市場的積極信號。
不過一位業內人士也對界面新聞記者稱,必須要注意到,標普僅僅是上調了龍湖集團的評級展望,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及其高級無抵押票據的長期發行評級仍維持上次評級標準。這就說明,政策端支持下,龍湖集團的融資渠道確實得到了改善,其自身經營仍須保持提升。同時,國內整個地產行業的穩定性及政策的延續性,仍備受外界關注。
據標普報告,龍湖目前已經與六大國有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預計龍湖獲得了不少于3000億人民幣的信貸額度,用于發展、再融資和收購,并于2022年12月9日獲得7億元的無抵押內保外貸借款。
此外,標普還注意到,2022年11月15日,交易商協會接受龍湖集團200億元中期票據的注冊,龍湖集團成為國內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第二支箭”的首批受益企業。隨后的2022年11月29日,龍湖集團就順利發行了20億元中期票據中債信用增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對其提供全額無條件不可撤銷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對于財務狀況的預判,標普認為,龍湖集團將持續受益于不斷增長的經營性收入,預計將在未來12-24個月內逐步將其杠桿率降至4.0倍以下。
據2023年1月,龍湖智創生活在港交所提交的招股書顯示,2022 年包括龍湖智創生活在內,龍湖集團經營性收入創造歷史新高,達到約250.2億元,同比增長約25%,其中投資性物業租金收入約127.3億元。
此外,標普還披露,截至2022上半年末,龍湖集團連續六年保持國內地產業“三道紅線”綠檔,現金短債比為4.07倍,平均賬期6.28年,一年以內到期的短債占比約 10.1%,平均融資成本僅3.99%,均維持行業內的較高水準。
現金流方面,據標普統計,截至2022年12月31日,龍湖集團擁有不受限制的現金(不包括監管賬戶的現金)約450億至500億元,處于高位,完全可以覆蓋公司到期的短期債務。
據標普報告,龍湖集團給市場帶來信心的,還有龍湖集團于2022年12月提前贖回了原于2023年4月到期的3億美元債券,其2023年已沒有離岸債務到期。
而除了標普,目前,穆迪、惠譽也對龍湖集團保持 Baa2、BBB 的投資級評級,瑞銀則為龍湖集團出具了 " 買入 " 評級。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 1月11日,標普發布報告《China Property Is On The Cusp Of A Recovery,中國房地產業復蘇曙光乍現》,認為國內地產行業只會變得更好。
報告分析稱,2022年末,國內推出的政策為地產行業的危機局面畫上句號,行業將在2023年緩慢復蘇。隨著利好政策持續落地,中國房企信用評級有望提升,從而提高境外融資機會,進一步鞏固房地產資金流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