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張倩楠
編輯 | 翟瑞民
2023年2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中央農辦專職副主任、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吳宏耀表示,當前農民收入增速有所放緩,增收動能有所減弱,必須高度重視,要拿出長短結合、務實管用的硬措施,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日前,新華社受權播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即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指出,這是新世紀以來,中央連續出臺的第20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再次表明黨中央加強三農工作的鮮明態度,發出重農強農的強烈信號。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包括促進農民就業增收;促進農業經營增效;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益。“增收致富這個詞已多年在用,黨的二十大和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用這個詞,我覺得在新的階段有新的含義,這里的‘富’顯然是共同致富,詞是一個老詞,但是有新的內涵和要求。”唐仁健說。
吳宏耀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2019年提前一年實現收入較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2022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萬元,達到20133元,城鄉居民收入比從2012年的2.88下降到2022年的2.45,城鄉收入差距在逐步縮小。
穩定就業方面,吳宏耀介紹,2022年,工資性收入占農民收入的41.96%,是農民增收貢獻的大頭。國家將強化各項穩崗紓困政策落實,提高就業技能,增加就業崗位,創造就業機會,穩定農民工就業。
“目前,我們調查顯示,超過四分之三的農民工在省域內就業,超過一半在縣域內就業,要順應這種趨勢,發展比較優勢明顯、帶動能力強、就業容量大的縣域富民產業,帶動農民就近就地就業創業。”吳宏耀說。
吳宏耀介紹,經營增效提升方面,2022年,家庭經營凈收入占農民收入的34.63%,其中六成多來自農業經營收入。農業農村部將深入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升行動,帶動小農戶合作經營,共同增收。實施農業社會化服務促進行動,通過提供代耕代種、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會化服務,帶動小農戶實現節本增效、提質增效、營銷增效。
財產收入挖潛方面,吳宏耀表示,2022年,財產凈收入占農民收入的2.53%,還有很大潛力和空間可以挖掘。我國將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扎實搞好確權,穩步推進賦權,有序實現活權,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益,創造條件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讓農民更多分享改革紅利。
對于轉移收入拓展,吳宏耀介紹,去年轉移凈收入占農民收入的20.88%,是農民特別是脫貧人口、農村低收入人口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將繼續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逐步提高農村社會保障水平,穩步增加對農民的補助補貼,筑牢社會安全底網,讓農民群眾腰包越來越鼓,日子越過越紅火。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唐仁健介紹,面對2022年疫情災情交織疊加,國際糧價劇烈波動,還有農資價格高企多重沖擊的嚴峻形勢,我國糧食生產再奪豐收,連續8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14億多中國人的飯碗端得更穩、更好、也更牢,這為穩預期、穩物價、穩信心提供了重要支撐。”
“但是也要看到,國內龐大的人口基數疊加,消費還在不斷升級,糧食需求仍在剛性增長,全球農產品貿易不確定性、不穩定性明顯增強,所以端牢飯碗的壓力也可以說是越來越大。下一步必須多措并舉、綜合發力,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唐仁健說。
唐仁健介紹,糧食生產目標重點是穩住面積、主攻單產、力爭多增產。黨中央和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已經明確,要抓緊啟動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集中必要資源力量和手段,努力推動糧食產能早日邁上新臺階,“通常是一千億斤一個臺階,就意味著要達到1.4萬億斤以上。”
此外,唐仁健介紹,要嚴格耕地用途管控,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完成高標準農田新建和改造提升的年度任務,抓緊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的實施方案,這是一項重大動作,15.46億畝永久基本農田要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同時,推動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加快農業科技自立自強。
唐仁健表示,在政策上重點是健全農民種糧掙錢得利、地方抓糧擔責盡義的機制保障。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繼續提高小麥最低收購價,合理確定稻谷最低收購價,穩定稻谷補貼,完善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提高大豆補貼力度,推動擴大大豆政策性收儲和市場化收購,逐步擴大稻谷、小麥、玉米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范圍,完善農資保供穩價應對機制。同時還要健全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增加產糧大縣的獎勵資金規模。
中央農辦副主任、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國家鄉村振興局局長劉煥鑫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22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深化之年,脫貧勞動力就業形勢保持穩定。2022年,貧困勞動力務工就業規模達到3277.9萬人,比2021年底增加132.9萬人,超過年度目標任務258.7萬人。脫貧地區和脫貧人口收入較快增長。2022年,脫貧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5111元,增長7.5%,比全國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1.2個百分點。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達到14342元,同比增長14.3%,比全國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8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