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運收官,全社會人員流動量超47億人次
據交通運輸部微信公眾號2月16日消息,根據初步匯總測算,2023年春運40天,全社會人員流動量約47.33億人次。其中,營業性客運量約15.95億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長50.5%,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53.5%,鐵路、公路、水路、民航分別發送旅客3.48億、11.69億、2245.2萬和5521.4萬人次,分別比2022年同期增長37.5%、55.8%、37.1%和38.7%,分別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5.5%、47.5%、55.1%和75.8%。全國高速公路小客車流量累計11.84億輛次,載客量約為31.38億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長18.6%,比2019年同期增長17.2%。總的來看,2023年春運運力供給充足,運輸組織有序,安全形勢穩定,防控措施落實到位,服務保障有力,實現了“人民群眾平安健康便捷舒暢出行、重點物資運輸暢通有序”的目標。
最高檢與上海交大共建職務犯罪檢察研究基地
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消息,2月1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上海交通大學共建職務犯罪檢察研究基地簽約、授牌。近年來,最高檢高度重視檢校合作,此前已建立30個檢察研究基地。此次共建的基地,是最高檢第二個職務犯罪檢察研究基地,也是第31個檢察研究基地。研究基地的建設,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一項具體舉措,是深化檢校合作、推動檢察研究理論和實踐相融互促邁出的堅實一步,對服務反腐敗工作大局和全面依法治國提供智庫支持具有重要意義。
民航局:已恢復與58個國家間的客運定期航班
2月16日,中國民航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民航局運輸司副司長商可佳表示,新航季,在國內客運市場方面,將持續保持較快恢復態勢,航班量有望恢復并超過疫情前水平。從上周(2月6日-12日)實際執行的航班情況來看,我國已經恢復與58個國家間的客運定期航班,98家中外航空公司共執行795班,比“乙類乙管”政策發布前一周(1月2日-8日,482班)增長65%。中國與泰國、柬埔寨、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等6個亞太地區國家間的航班量共增加226班,超過增班總量的70%。通航城市對、通航國家和執飛航空公司數量分別恢復到疫情前的25%、64%和80%。客運航班量總體恢復至疫情前的9%,中方航空公司執飛航班量占比為62%。中國與阿聯酋、意大利、新西蘭、荷蘭、哈薩克斯坦等27個國家間的航班恢復比例超過20%,其中,埃及、比利時、沙特等6個國家的航班恢復比例超過五成。
中紀委:堅決整治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2月16日消息,中央紀委日前印發《關于開展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的意見》。《意見》強調,著力糾治政策落實和工作推進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圍繞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堅決糾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片面理解、野蠻操作,“翻燒餅”、換頻道,以及為群眾辦事推諉扯皮、敷衍塞責等問題,切實推動為基層干部減負。持續督促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著力糾治返貧摸排走過場、幫扶不及時不精準,“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等項目管護不力等問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堅決懲治糧食安全、耕地保護等戰略舉措落實中的腐敗和作風問題,從嚴從重懲處國有糧倉“碩鼠”,嚴肅查處違法占用耕地背后的責任、腐敗和作風問題,推動深化治理餐飲浪費。
新版《軍人軍屬法律援助工作實施辦法》印發
據“國防部發布”微信公眾號2月16日消息,近日,司法部、中央軍委政法委員會聯合印發新修訂的《軍人軍屬法律援助工作實施辦法》。《辦法》共5章35條,明確軍人軍屬維護合法權益遇到困難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依法優先提供免費的咨詢、代理等法律服務;設立法律援助綠色通道,對軍人軍屬申請法律援助的,優先受理、優先審查、優先指派,符合條件的可以先行提供法律援助;軍人軍屬申請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機構免予核查經濟困難狀況;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和軍隊團級以上單位負責司法行政工作的部門,應當密切協作、相互配合,共同做好軍人軍屬法律援助工作。
1月份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2.1%
2月16日,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繩國慶解讀2023年1月份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統計數據。1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城市有15個,比上月減少1個;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城市有6個,個數與上月相同。1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2.1%,漲幅比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0.9%,漲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1.1%,降幅與上月相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3.3%,降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分別下降3.8%和4.7%,降幅比上月均收窄0.1個百分點。
市監總局:增加老年人等特殊群體消費品優質供給
近日,黨中央、國務院印發《質量強國建設綱要》。2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總工程師、質量發展局局長黃國梁介紹,《綱要》再次對質量提升行動發出號令,要求深入實施質量提升行動,全方位推動質量升級。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實行全主體、全品種、全鏈條監管,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同時要推廣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優化消費品供給品類,推動消費品質量從生產端符合型向消費端適配型轉變。增加老年人、兒童、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的消費品優質供給。對標國際先進標準,推進內外貿產品同線同標同質,鼓勵優質消費品進口,提高出口商品品質和單位價值,實現優進優出。發揮工業設計對質量提升的牽引作用,強化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售后服務全過程質量控制,提升重大技術裝備制造能力,從而推動工業品質量邁向中高端。
國家發改委:支持住房改善、養老服務等消費
國家發改委2月16日在《求是》雜志發布文章《努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文章指出,全面落實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和“十四五”擴大內需戰略實施方案。綜合施策釋放消費潛力,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特別是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費能力,改善消費環境和條件,全面促進消費提質升級,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教育醫療文化體育服務等消費,培育線上線下融合等新型消費。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有力有序推進“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實施,加強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重大項目建設,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用好推進有效投資重要項目協調機制,統籌用好各類資金,強化土地、用能、環評等要素保障,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