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楊舒鴻吉
2023年2月16日下午,上海普陀區2023年優化營商環境暨投資促進工作大會在上海跨國采購會展中心舉行。
會上,普陀區發布了優化營商環境6.0方案。方案聚焦市場主體發展訴求,圍繞市場準入退出、獲取經營場所、市政公共基礎設施報裝等21個方面,提出了100項改革舉措。
根據6.0方案,普陀區將持續簡化審批流程,探索以信用報告替代合規證明,全面推進政務服務電子化應用,推進“一件事”“免申即享”“智能好辦”特色服務和“政務智能辦”“隨申碼”應用場景;深化幫辦代辦“一條龍”服務,提升“老法師”在線“面對面”客服功能,推廣智能客服小申應用場景“線上幫辦”服務事項。
普陀區還將營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全面提升中以(上海)創新園企業合規“靠譜”法治保障共同體、數智金融巡回審判站建設成效,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推廣應用全流程網上辦案系統、一站式多元解紛平臺等。
普陀區將完善科技創新政策體系,加快“中華武數”科創布局,推動“科創十條”等政策落地見效,發揮好“半馬蘇河科創基金”作用,深化“靠譜科創”科技企業服務體系建設。
普陀區發改委主任趙永尊在解讀該方案時表示,6.0版內容既呼應了市級方案改革要求,又體現了“人靠譜(普),事辦妥(陀)”營商特色,比如,提升“幫辦服務”窗口能級,解決企業開辦中的核名難點;推廣“帶方案出讓、拿地即開工”模式,助力項目開工建設;全面升級“馬上辦”創新工作室,網格化管理提升納稅服務能級等。

現場同時發布了2023年普陀區重大建設項目,全年共安排重點項目79個,包括市屬重大工程10個以及區屬重點項目69個,涵蓋軌道交通、市政道路、公共綠地、基礎教育、公共服務、商業辦公、保障住房、居住建筑、產業發展等多個類別。
記者從項目名單中看到,備受關注的華師大二附中普陀校區新建工程目前已在開工建設中。此外,上海西站站已開工,下階段將繼續推進其他站點的前期交地工作。
同時,重點項目之一的蘇州河岸線公園(二期)工程也將迎來新進展。據悉,該項目作為蘇州河岸線上重要的公園綠地,是蘇州河貫通的重要節點,也是普陀段最后一處待提升開放的大型公園綠地,項目的建成將進一步改善和提升蘇州河沿線開放公共空間景觀質量。
會上,新一批35個重點項目集中落地普陀,涵蓋了生命健康、科技金融、智能軟件、研發服務等行業的新銳和標桿企業。普陀區表示,將圍繞四大重點產業布局,堅持“大抓產業、抓大產業”,深入實施“411倍增計劃”,為企業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
普陀區委書記姜冬冬透露,2022年,普陀區區域經濟發展多項重要指標逆勢上揚,經濟運行在短時間內實現V型反轉,區級財政收入同比增長10%,增速排名全市各區第二,四大重點產業占區稅比重同比增長近三成,落地稅收億元級項目12個、千萬元級項目120個,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3家,外商直接投資實際到位金額同比增長11.5%。
姜冬冬表示,今年普陀區將集聚各類政策資源,更好地為科創企業撐腰賦能;錨定智能軟件、研發服務、科技金融、生命健康四大重點產業,不斷完善布局、提升能級;推動產業鏈、創新鏈、金融鏈、人才鏈、政策鏈深度融合,使產業在量的躍進中實現質的提升;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持續提升政策和服務的精準度、便捷度、有效性,釋放更多解渴實惠的政策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