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消金界
近日,莆田系醫院新生植發正面臨股東分家和破產危機。消金界了解到,此前公司通過即分期、錦程消金等拓展場景分期。
與之合作的金融分期機構也感覺事發突然。一位與之有合作的機構人士稱,主要原因應該是公司內部管理失控,股東之間,股東與管理層之間出現矛盾,導致團隊大面積出走,公司經營停滯。
當下,整個消費金融行業面臨線上流量貴、獲客難,以及線下大額競爭日趨激烈,在此情景下,不少機構依然對場景金融寄予厚望。如何挖掘優質場景、做好場景的風險管控,依然是亟待解決的難題。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此次暴雷并非表明植發場景存在風險,而只是個別機構的偶然事件,不具有代表性。但這樣的暴雷也表明,場景金融的風險管理比較復雜,未來機構面向場景分期業務會更加慎重。
消金界了解到,金融機構對于場景金融的商戶端最看重的是是否存在欺詐風險。如果是真實消費場景合作,后續金融機構很難介入到商戶與消費者的爭端中。畢竟金融機構不是仲裁中介,也沒有執法權。
01、背后金融機構受牽連
最被金融機構看好的場景之一——植發分期也暴雷了。
由于股東分家、挪用資金等,國內頭部醫療植發機構新生植發集團正陷入債務危機之中。
近日,新生集團內部群有消息傳出,公司自2023年1月30日起停止一切對外經營活動,集團成立清資核產工作小組,梳理集團相關事務。而內部員工稱,早在去年9月、10月,公司就已停發工資。
公開信息顯示,新生植發的運營主體為新生醫療美容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3月25日,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林鳳飛,為陳國濤、林鳳飛、林宗琰三人各持公司股份30%、40%和30%。
官網信息顯示,新生醫療美容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毛發種植、毛發養護為一體的現代化專業植發機構。現有員工近4000人,直營植發機構遍布50個城市,累計服務發友200萬+。而公司官網的內容更新還停留在2018年。
消金界發現,作為莆田系醫院,新生集團主營業務除植發分期外,也涉及醫美分期。公司主要合作了包括即分期等金融科技公司,包括錦程消金、海爾消金、晉商消金、通華小貸、浦發銀行等在內的金融機構以及仲津國際租賃等在內的保理機構。
如今有不少消費者表示,武漢等地的新生植發已經更名為“青云植發”,并在繼續運營。
02、客單價2萬以上,近半數用于營銷
近年來,受利率下行和監管政策影響,醫美、教育分期等亂象叢生、屢遭監管。而植發分期,依然被認為是優質資產。
據國家衛健委在2019年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有超過2.5億人正飽受脫發的困擾,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脫發。
由于消費金額較高,且利潤豐厚,針對這些用戶推出植發分期服務,也成為不少消費金融機構競相追逐的好生意。即分期、給米等,都曾是這一領域的玩家。
同作為“民營植發四大家”,當新生植發面臨破產時,另一方面,雍禾、大麥相繼奔赴資本市場。雍禾已經成功上市港股,大麥緊隨其后已經兩次遞交招股書。
大麥植發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以及截至2022年7月31日,大麥植發的患者人均消費金額分別為3萬元、2.58萬元、2.47萬元和2.31萬元。雍禾醫療患者人均消費金額相對較為穩定,在2.6萬元以上,2018年-2021年分別約為2.6萬元、2.78萬元、2.79萬元和2.67萬元。
在財務表現上,大麥植發的招股書顯示,在過去的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七個月,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7.47億、7.64億、10.21億和4.69億元,相應的凈利潤分別為-1501.4萬、6955.8萬、6611.6萬和1171.4萬元。
此外,根據招股書,報告期內大麥植發的營銷開支分別為5億元、3.99億元、5.21億元以及2.12億元,三年多合計16.3億元,占營收的比例分別為67%、52%、50%以及45%,近一半的收入用于營銷。
當下整個消費金融行業面臨線上流量貴、獲客難,以及線下大額競爭日趨激烈,消金公司試圖尋找新的業績突破口,在此情景下,場景業務依然被寄予厚望。
消金界了解到,當下一些持牌機構還在小規模試水牙科分期、植發分期。如何做好這類場景的風險管控,依然是橫亙在機構面前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