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2月13日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再次表明黨中央加強“三農”工作的鮮明態度,釋放出重農強農的強烈信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是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的根本途徑,也是銀行業踐行時代使命的新機遇。
近年來,萊商銀行持續加大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工作力度,以金融為核心,以科技賦能、共建共促、電商帶動、團隊保障為抓手,逐步構建了多層次的縣鄉村服務體系,有力促進了金融服務的下沉和服務觸角的延伸,極大地提升了廣大農村居民的金融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金融+科技,搭建數字鄉村新路徑
近年來,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其中離不開金融科技發揮的重要作用。金融科技如何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這也成為擺在萊商銀行面前的發展課題。
萊商銀行堅持高標準建設,為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點配備了新型助農終端、A類點鈔機等自助機具,滿足村民的小額取現、轉賬、綜合查詢等基礎金融服務需求。

隨著數字化時代的來臨,萊商銀行也緊跟數字浪潮,從農村實際出發,不斷優化農村數字金融基礎設施。
值得注意的是,萊商銀行打造了融合智慧繳費平臺,實現為農村居民提供通訊費等繳費項目的“一站式”辦理,解決農村地區“跑腿繳費”“人工繳費”的問題,并積極推進與當地社保、燃氣公司、電網公司合作,積極打造集基礎服務、民生保障、惠農支付、便民服務、權益保護為一體的“一點多能、一網多用”惠農綜合服務模式。
同時,萊商銀行利用科技賦能,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積極提升服務鄉村振興水平和融資效率。在菏澤地區,萊商銀行依托牡丹國際商品交易中心,對農產品交、收倉庫進行物聯網改造,推出線上電子倉單質押融資業務,實現倉單電子化、數字化、標準化交易管理模式,通過電子倉單質押的形式,實現倉單的線上確權、線上交易、線上流轉的全鏈條的線上化操作。業務上線半年時間累計辦理倉單質押融資業務91戶、356筆,金額合計6.64億元。該業務被推薦為山東省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示范工程項目,在2022年度城市金融服務優秀案例評選中榮獲“產品創新優秀案例獎”。

金融+共建,探索共促共享新模式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離不開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萊商銀行全力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和各級組織的智慧,探索出“黨群服務站”“鄉村文化服務站”“電子商務服務站”“政務便民服務站”“創新創業服務站”等共建模式,為農村地區提供政策、資金、信息、人員、技術、平臺等方面的支持,進一步提升鄉村振興金融服務的有效性,構建可持續發展的鄉村振興金融生態模式。


除此之外,萊商銀行還積極投身美麗鄉村建設,建設“萊商書屋”“萊商兒童樂園”等生活場景,將服務點運營嵌入到農村居民生活中去,豐富農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農民精神風貌與幸福指數。


金融+電商,帶動供銷合作新變革
如今,如何幫助鄉親們快速精準找到客戶,如何把時令性農副產品應季銷售出去,成為當下鄉村振興的一個新話題。
2022年8月份的一個下午,一位果農的電話打到了萊商銀行臨沂分行鄉村振興金融部,尋求萊商“惠購e農”的幫助。一番交談過后得知,臨沂市臨沭縣葡萄種植戶盧女士2007年因車禍脾臟全部摘除,2015年又查出尿毒癥。家里五畝葡萄園是全家唯一的收入來源,每周三次的透析治療對于一個毫無保障的農村家庭來說已是重擔,換腎手術的費用更是天文數字。受疫情影響,葡萄園的一萬多斤葡萄滯銷讓這個搖搖欲墜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在得知此事后,萊商銀行馬上安排鄉村振興金融部借助“惠購e農”平臺幫助盧女士開展葡萄的宣傳銷售工作,不僅為她解決了燃眉之急,也為這個家庭帶來了新的希望。
“惠購e農”拓銷路,鄉村振興有萊商。萊商銀行以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點為依托,線上線下共同發力,努力把農戶、“線上渠道”營銷平臺與銷售終端(家庭)的“點”連成“線”,深度結合當地特色產業,創新推出了一系列萊商“優惠購”“惠購e農”和“鄉鄰優選”銷售平臺,促進農副產品產銷對接,有效助力鄉村振興。銷售平臺自上線以來,累計交易4000余筆,成交金額6萬余元。
金融+團隊,注入“三農”發展新動力
近期,一批“鄉村銀行家”活躍在農村的田間地頭。這是萊商銀行在打造“支付”綜合化服務點的基礎上,進一步融合信貸政策推介、金融知識宣傳等功能,以服務點管理員作為培訓對象,著力打造的一批“鄉村銀行家”服務團隊,向農村居民持續普及信貸政策、安全用卡、假幣識別、防范非法集資和金融詐騙等金融知識,提高農民的金融知識水平和風險防范意識。



作為培訓對象,著力打造的一批“鄉村銀行家”服務團隊,向農村居民持續普及信貸政策、安全用卡、假幣識別、防范非法集資和金融詐騙等金融知識,提高農民的金融知識水平和風險防范意識。
目前,萊商銀行已選取30家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點試點“鄉村銀行家”,各鄉村銀行家持續開展信貸政策推介會、金融知識宣講會50余場,參與人次達5000余人。
除此之外,萊商銀行發揮微貸專營團隊的集中作業優勢,實現微貸專營團隊與農村市場的深度結合,加大涉農信貸資源投入,將資源向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和薄弱環節傾斜。各專營團隊圍繞服務點所在村,結合特色化涉農信貸產品,對各類產業集群進行批量化服務,高質量推動金融服務鄉村振興。

丁女士的家庭農場位于濟南市萊蕪區和莊鄉,她承包了227畝耕地及山場一宗種植小米,當下正值春耕備播時期,由于流動資金不足,難以支付化肥和小米種子款項。萊商銀行小微團隊第一時間對接客戶進行考察,積極向客戶推薦“魯擔惠農貸”產品,不僅解決了丁女士的擔保難題,還可以享受到財政貼息優惠政策。業務辦理過程中萊商銀行積極優化信貸流程并提升信貸審批效率,為客戶發放“魯擔惠農貸”30萬元,及時為客戶解決了融資難、擔保難、流程慢、利息高等實際困難,為客戶做好春耕備耕做好相應保障。
一項項舉措,一串串數據,書寫著萊商銀行傾情服務鄉村振興的優異“答卷”,也成為萊商銀行高質量發展的最生動、最完美的注腳。

面對新時代帶來的新要求,萊商銀行正全面準確把握鄉村振興的總要求和新內涵,將服務鄉村振興作為“五年戰略”的重要支點,下沉服務重心的同時將更多資源向農村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和薄弱環節傾斜,著力構建萊商特色的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組織體系、產品體系、服務體系,以金融著色,繪就鄉村振興多彩畫卷,為高質量推動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展現萊商擔當,貢獻萊商力量!
來源:?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