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下網商 葉晨
編輯|王詩琪
在不少視頻平臺上,“務農”已成流量密碼之一,頻上熱榜。譬如最近爆火的杰里米·克拉克森,他的相關視頻在B站上點擊量超過了700萬人次,還有很多人催著更新。

杰里米·克拉克森今年63歲,是英國知名主持人、富豪。他曾經連大麥小麥、公羊母羊都分不清,卻決定自己經營一塊超6000畝的農場。折騰了一年,利潤只有144英鎊,約合人民幣1189元。但就是這樣的“大冤種”“外行農民”,卻讓不少觀眾愛上了。中國網友稱他是想象力和執行力超強的“英國版陶淵明”。
在國內,如克拉克森這樣的人不少,有人轉入鄉村專心創業,有人則是借著鄉村生活進行內容創作,農業、農村、農民相關的視頻不斷增加。據某短視頻平臺發布的數據,過去一年,該平臺上鄉村相關視頻增加3438萬條。換言之,每天新增約10萬條。
充滿泥土氣息的鄉村生活,捧出了不少現象級網紅。比如“背景太假哥”劉元杰,畫農村白墻彩繪的帥農鳥哥、以“二舅治好精神內耗”爆紅的UP主“衣戈猜想”等。
這或許也說明,“鄉村生活”不分國界,對于人們總有一種特殊的魅力。
“一封寫給農業的情書”
紀錄片《克拉克森的農場》已推出兩季,豆瓣網友都打出了9.6分的高分。這被稱為“一封未經過濾的寫給農業的情書”,笑料百出但貴在真實。
發現白忙一年后,克拉克森在新一季的農場運營里,想法會不會變得“實際”一點?答案是No。第二季開端,這位人傻錢多的富豪老頭信誓旦旦地表示,上一年不是養羊沒賺錢嘛,今年吸取教訓了,“爺養牛啦!”
聽到這個消息,坐在對面的農場土地代理人立馬露出一副憂心忡忡的表情。克拉克森的不靠譜,他早就領略過了。
第一季中,守著農場的克拉克森曾謀劃了一個“天才般的商業計劃”——養羊來吃草,羊糞便能為土壤施肥,羊可以賣毛賣肉。
隨后他花1.1萬英鎊(約合人民幣9萬元)購入78只綿羊,由于缺乏經驗,養羊、放羊過程堪稱雞飛狗跳,最后一算賬,不論賣羊還是賣羊毛,收益遠不能抵消成本——比如一只羊的毛大概能賣0.3-0.4英鎊,請人剃毛的價格是1.75英鎊,那每剪一只羊,克拉克森就虧損1.35英鎊。
直到年底剃毛,“大聰明”才算清了這筆賬。
讓人大笑的故事不斷發生。他想拓寬農產品銷售種類,在商店上架了“里面沒屎”牌山泉水,結果檢測機構告知:水里大腸桿菌超標,早就被人或動物的排泄物所污染;種十幾畝土豆,收成為40噸——這個產量頗為尷尬,外面收購商看不上眼,連卡車人工和油費都不夠,成了滯銷貨。
新農人的“執拗”還沒有完。農場起步時,耕地要用拖拉機,克拉克森居然直接從德國采購了一臺重達10噸的蘭博基尼拖拉機,配備6缸7.1升發動機——結果雨季來臨時,克拉克森的助手不得不開著自己的拖拉機,去拯救因太重而陷入泥潭的蘭博基尼。
雖然惹出不少麻煩,但克拉克森的一些點子,還是徹底改變了農場所在的小村、當地人的思維:他開的農場商店,讓整個村子在周末門庭若市,來訪的游客買走了當地人的土產;他頭一回嘗試種的小麥,雖然經歷了雨季的收割風波,但在收購方那里被判定為品質優質,再次為本地小麥正名……
小鎮青年返鄉養鹿,“美的東西都挺花錢”
在中國,不少年輕人和克拉克森一樣,轉身從事農業生產。內里曲折,讓他們不禁與這位花錢買折騰的“大冤種”產生共鳴。
蔣清全就是之一。2020年,這位90后小伙放下從事多年的外貿工作,從新西蘭回到老家浙江衢州開辟農場。在800多畝的山林里,他和團隊飼養了120多頭鹿。每年5月到9月的鹿茸季,農場里一陣忙碌。
按照原本的計劃,農場將分三期推進,一期是養殖,二期和克拉克森的餐廳計劃有著類似,是集合觀光、住宿、餐飲的休閑板塊,三期則是農產品加工的工廠。
可是三年疫情的影響,往來的游客量明顯下降,原本的酒店民宿投資人有些卻步。而此時,農場的一期投資已經砸入2000多萬元。
退出是不現實的。蔣清全結合自己多年的外貿經驗分析了現狀:“農場的一大長處,實際上是食品國際供應鏈的端口,比如可以獲取優質低價產品的能力?!?/p>
很快,他調整了農場的經營方向,優先做三期工廠,主營新西蘭進口牛羊肉以及農場本地鹿茸的加工和包裝,這讓回本周期冗長的牧業農場有了拓寬利潤空間的抓手。
當然,無論是富豪克拉克森砸錢做農場卻仍然時時碰壁,還是蔣清全一波三折的創業經歷,城市人回歸農業的道路并不簡單。
“首先可能需要多準備資金,美的東西都是挺花錢的,這是一個需要等待的過程;其次,你可能要找到自己做農業的核心優勢點,打造跟其他同類企業的差異和長處。”蔣清全總結經驗。
在《克拉克森的農場》第二季故事的收尾,老克拉克森克服了重重困難,在農場開了餐廳,希望為當地招徠游客。這時候,夕陽籠罩著麥田,將農場染成溫潤的桔黃色,他和查理喝著冰鎮啤酒,嘴里還說著:“(如果)我們做到了,是否會有更多本地人看到后會覺得這是可行的,能稍微改變生活?”
一名豆瓣網友評論《克拉克森的農場》時說:“任何一個行業,你越是對其了解,最初的美麗光環越是黯淡,而能夠接受這樣的真實并且繼續堅持的人,讓人佩服。
10天吸粉上百萬,鄉村生活捧出現象級網紅
紀錄片播出后,克拉克森成了“網紅”。在中國,充滿泥土氣息的鄉村生活,也捧出了不少現象級網紅。
他們有的是90后,回農村蓋寬敞大別墅、;有的一邊清理福壽螺,一邊向粉絲科普外來物種入侵田園的嚴重后果;有的擅長手工,能靠著樹皮制作一件傳統釣魚使用的蓑衣……
帥農鳥哥畫的墻繪
最火的一批網紅已在鄉村扎根——“背景太假哥”劉元杰,畫農村白墻彩繪的帥農鳥哥、UP主“衣戈猜想”,都是視頻平臺坐擁超三百萬粉絲的大V;而此前的李子柒、“張同學”“蜀中桃子姐”等,更達到千萬粉絲級別。
對這些農村網紅來說,粉絲量只是通往創業成功的第一道坎。
流量變現,最常見的模式之一是帶貨(短視頻帶貨或者直播帶貨)。浙江新昌農民“帥農鳥哥”楊軍昌去年憑借農村彩繪一炮而紅,2022年3月登陸B站,短短十天就吸粉上百萬人,很快就接到了不少品牌的廣告。另有來自抖查查的數據顯示,“帥農鳥哥”近30天的直播銷售額約10-25萬元。
去年12月底,新疆尉犁縣政協的一次會議上,網紅劉元杰身穿西裝出席。這個皮膚黝黑的小伙今年才25歲,已經是新疆尉犁縣養蜂協會會長和政協委員,帶著當地人一起做直播帶貨。在最近的采訪中,這位農村網紅說:“今年我的目標是一個億!”
除了帶貨,還有自創品牌。例如李子柒、蜀中桃子姐等,以內容創作積攢粉絲與知名度后,自創IP向品牌,讓每一條爆款內容都成為品牌的極佳廣告,正如螺螄粉之于李子柒、調料之于蜀中桃子姐。
2021年的一組調查顯示,抖音三農創作者中,返鄉創業青年已經占比54%?!皫涋r鳥哥”的簡介中寫著:“回到農村才發現,家鄉才是什么都不缺的地方?!焙椭鳂I經營農場、副業做紀錄片的克拉克森不同,許多中國返鄉者選擇先強勢“占領”短視頻平臺,而他們的經歷,也揭示了返鄉創業的多種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