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互聯網指北
ChatGPT大火之后,我們突發奇想向它詢問“誰是中國Top3的互聯網公司”,答案實在有些出乎意料。

受制于數據的時效問題,AI給出的答案顯然有些陳舊。但這卻促使我們重新思考一個被爭論很久的問題:在阿里和騰訊坐穩中國Top2之后,哪家公司還能算得上中國“第一梯隊”互聯網大廠?
PC互聯網時代,“BAT”能夠成為中國互聯網當之無愧的三巨頭,一方面是因為三家公司分別占據了交易、通訊和信息分發三條PC互聯網的核心賽道,另一方面是這三家公司在所處賽道擁有絕對的規模和核心競爭力。但移動互聯網帶來很多新的應用場景和用戶人群,也打破了過去的競爭平衡。在此前幾年的移動互聯網發展熱潮中,字節跳動、美團、拼多多等公司快速崛起,正是中國互聯網公司搶灘新應用場景和新用戶人群的結果。
當然,我們在2023年重新討論誰是中國“第一梯隊”互聯網公司,絕不僅僅基于以上競爭格局的變化。
剛剛過去的2022年,中國互聯網行業肉眼可見的變化是,各家公司都結束了過去10年高速增長的神話,再疊加宏觀環境的影響,很多公司的發展邏輯由高增長換高回報轉向降本增效,對很多探索性的業務不再抱有高預期,而是進行收縮裁撤——這可謂是中國互聯網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今年,互聯網行業呈現復蘇跡象,可以預見的是少數頭部公司將拉動行業回暖。
正因為如此,2023年重新討論誰是中國的“第一梯隊”互聯網公司變得有價值——不僅站在行業分析視角,對于互聯網從業者的職業選擇,也更具意義。
在新形勢下,我們認為評估中國互聯網公司當下情況和未來潛力的指標,至少應該覆蓋市值規模、所屬賽道形勢、招聘形勢等維度。
維度一:市值規模
騰訊、阿里、美團、拼多多Top 4,字節不可忽視
雖然說市值規模不能作為評估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唯一維度,但不代表其不重要,因為市值規模關乎投資者對一家公司的預期和信心,也關乎不確定性環境中一家公司的抗風險能力。
過去一年,受全球經濟形勢變化、疫情反復等宏觀因素影響,互聯網公司傳統業務增長持續承壓,創新業務及國際業務收入占比較小尚無法支撐收入高速增長,多數互聯網公司遭遇市值縮水的情況。信通院的數據顯示,截至 2022年9月底,中國上市互聯網企業總市值為8.8萬億元,較第二季度環比下跌19.3%。
在行業普遍下行的情況下,市值是否堅挺本身就證明了一家公司的抗風險能力。根據2023年2月21日收盤價計算,騰訊、阿里、美團、拼多多為互聯網公司市值Top4,分別為4405.74億美元、2472.60億美元、1103.02億美元、1068.53億美元。
當談及企業排行時,千億美元以上的市值規模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所以,從市值的維度上來說,騰訊、阿里、美團、拼多多無疑是中國互聯網公司的第一梯隊。
還未上市的字節跳動也是不可被忽視的公司。據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民營企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22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榜單顯示,字節跳動以19500億元(約合2890億美元)估值位居榜首。雖然一級市場的估值邏輯和二級市場有較大差異,但字節跳動未來上市之后的市值在千億美元以上并沒有太多爭議。
所以,從市值維度來看,中國的“第一梯隊”互聯網公司為騰訊、阿里、美團+字節跳動、拼多多(無法評估字節跳動準確排名),這也說明ChatGPT的數據時效和算法都有提升的空間。
維度二:所屬賽道形勢
字節、美團、騰訊增長潛力較高
中國互聯網的新競爭格局已初步形成,但當下不同賽道擁有的增長空間卻有較大差異,有的賽道增長紅利已基本結束,競爭趨于紅海化,而有的賽道在疫情管控基本結束、經濟逐漸復蘇的背景之下呈現高速增長態勢。不同互聯網公司所屬的賽道不同,未來的增長潛力也存在較大差別。
電商、本地生活、酒店和旅游被認為是最早呈現復蘇跡象的互聯網子板塊。國信證券認為,2023年的互聯網行業有望迎來基本面和估值的“戴維斯雙擊”,基本面方面,看好2023H2的經濟復蘇,互聯網行業的細分業務如電商、廣告、游戲、支付、外賣、到店等,均為順周期業務。
具體到公司來看,美團在零售、本地生活和酒旅領域均擁有巨大的增長潛力。這主要得益于零售行業從傳統的貨場到線上化的電商,再到滿足即時需求、萬物到家的即時零售的迭代升級,增長空間還有很大。去年7月,商務部官網發布《2022年上半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發展報告》,首次明確提及了“即時零售”的概念,點出了即時零售在“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發揮的作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報告顯示,預計2026年即時零售相關市場規模將超過1萬億元。作為即時零售這一高潛力賽道上的領跑者,美團被業界普遍看好。同時,伴隨疫情管控解除,酒旅行業也將迎來報復性消費。
字節跳動在直播電商上擁有較大增長空間。直播電商改變了用戶的購物習慣,呈現出高于傳統電商的增長空間。在直播電商中,抖音的用戶量最高,內容質量最高,擁有其他平臺不可比擬的優勢。
騰訊在2023年擁有的新增長機會不多,目前可見的增長點仍然是微信視頻號與游戲出海。視頻號對騰訊的戰略價值重大,可以幫助其拓展廣告業務,并成為其探索直播電商業務的主陣地,簡而言之便是幫助騰訊應對來自字節跳動的沖擊。在游戲出海上,騰訊擁有比較大的想象空間,只是目前還處在探索階段,對騰訊基本盤的帶動作用有限。
維度三:招聘形勢
美團、拼多多、騰訊等大廠招聘態勢積極
過去一年確實是互聯網行業最艱難的一年。
工業與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近日發布的“2022年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運行情況”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規模以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企業總收入達1.46萬億元,比上一年下降1.1%,是2013年該數據統計以來首次出現同比下滑。
互聯網的寒氣尚未完全散去,但從種種跡象來看,行業正在回暖。時下,隨著宏觀環境向好,互聯網行業正穩步進入復蘇階段,“觸底反彈”的窗口期已經來臨,一個重要的跡象就是招聘回暖。
雖然互聯網經歷了近兩年的震蕩,但從各方披露數據來看,互聯網仍是就業市場的“香餑餑”。獵聘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等25個城市的2023“薪春燃夢招聘季”數據顯示,互聯網仍是人才就業供需兩旺的行業,比如在北京,節后首周新發職位占比最大的行業為互聯網,占比15.92%,從投遞情況來看,投遞人數最多的行業也是互聯網,占比13.30%。
頭部公司是支撐互聯網行業回暖的關鍵。從招聘上看,美團啟動了今年的第一波社招,擬招 1萬人,主要集中在本地生活服務類的業務,客服、銷售類的崗位占到七成。整體規模遠超去年同期,這也是迄今為止今年國內互聯網公司官宣的最大規模社會招聘。
在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互聯網行業的新增招聘從2022年開始已處于下降通道。在此情況下,美團率先開啟大規模招聘,一方面說明了其業務發展的穩定性,另一方面體現了公司自身對未來業務發展的信心,
拼多多和騰訊也陸續開始放出新HC。有消息顯示,2023年,拼多多國際化業務的HC會持續增加,這或許反映了其今年業務重心。騰訊IEG(互動娛樂)也會有HC增加。
招聘規模反映了公司對業務發展的預期和信心,從這個維度來說,美團、騰訊、拼多多等大廠對自身增長有著較好預期,體現在招聘上,也將為職場人帶來更多發展機會。
小結
2023年中國“第一梯隊”互聯網大廠:騰訊、阿里、字節、美團、拼多多
綜合對市值規模、所處賽道形勢、招聘形勢等指標的分析,騰訊、阿里、字節、美團、拼多多,會是支撐2023年互聯網行業趨穩回暖的“第一梯隊”大廠。“BATM”們在傳統業務上的穩健表現、新賽道中表現出的潛力,釋放出更多確定性與積極訊號。
雖然春節后互聯網行業招聘市場“寒氣”尚未完全散去,但趨穩的基本面將帶動市場逐步回暖,美團、騰訊等一線大廠的積極招聘,也為就業市場注入了暖意和信心,逐步扭轉過去一年行業收縮帶來的悲觀情緒。
希望“第一梯隊”大廠們2023年力爭上游,帶動行業回暖,給互聯網打工人們帶來更大的職業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