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支付百科 馮雨庭
編輯 | 張浩東
近日,全球第三方支付巨頭PayPal公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及2022年度財報,報告顯示,PayPal 2022全年凈利潤為24.19億美元,相比之下 2021年41.69億美元凈利潤大幅減少。
從2021年股價封頂后,PayPal的市值從3155億美元一路跌至874億美元,至今市值已縮水超過三分之二。
01、不再預測收入增長
PayPal在海外市場擁有超過3.77億個人用戶和2000多萬個商戶。在疫情期之初,隨著網購和數字支付領域的發展,其規模增長迅速,PayPal成為居家辦公的受益者。
隨著全球經濟增速下滑,PayPal的增長開始放緩。PayPal對于自己過高的經濟預期持續落空,最終引發資本對其的不信任,股價狂跌不止。
2023年PayPal表示不會提供全年收入增長預測,PayPal對于自身發展不予預測,不予承諾。一方面,PayPal擔心過高的預期再次落空;另一方面,也與宏觀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有關。
此外,PayPal業務模式單一,核心產品較少,這也成為PayPal發展的阻礙。為此,PayPal推出了高收益儲蓄、加密貨幣、股票交易等激勵計劃以進一步促進用戶貨幣化。但這些舉措僅吸引來一批低使用率用戶,這些用戶交易量貢獻未達到預期。
除股市蕭條,核心業務不景氣外,競爭對手也給了PayPal巨大的壓力。數字支付巨大的全球化市場,讓越來越多的公司想要進入分一杯羹。
雖然PayPal仍有早發的優勢,但其使用不便和高額交易費也遭到詬病。PayPal的交易費率高達近2%。PayPal想要拿回市場需要加速開發核心技術,降低費率,才能加速電子錢包向其他支付方式的滲透。
02、進行大規模裁員
當下跨境支付需求增加,而PayPal在跨境支付領域目前還處在領先地位,超90%的賣家和超85%的買家在使用PayPal電子跨境支付業務。在已有的基礎上PayPal開始在全球本地市場開始發力,積極拓展市場版圖。
2023年2月1日,PayPal就對中國的全資子公司貝寶支付增資超45億。貝寶支付成立于2011年,注冊資本24.34億,之后被PayPal收購,通過貝寶支付PayPal進入了中國的第三方支付市場。
除大力發展中國市場之外PayPal還在澳大利亞、法國、德國、意大利、英國和美國等國開拓BNPL先買后付等多項跨境業務。PayPal此番試圖鞏固自身在跨境支付的霸主地位,加速培養新的核心業務。
從種種動作中不難看出,PayPal正在尋求轉型,市值大跌之后,PayPal必須要找到新的業務增長點,才有機會重振股價,但現在新業務給PayPal帶來的利潤顯然是十分有限的。
除了“開源”,PayPal在“節流”上更是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2023年1月31日,PayPal發布公告稱將在全球范圍內裁減約2000名全職員工,約占其員工總數的7%。
PayPal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丹·舒爾曼(Dan Schulman)表示:“雖然PayPal在調整成本結構方面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并將資源集中在戰略重點上,但還有更多工作要做。”如此嚴格的成本管理計劃加上業務范圍的拓展,才使得PayPal在第四季度財報上的表現有所向好。
PayPal作為跨國支付巨頭,受困于眾多因素的影響,如今也遇到了發展的瓶頸,專注于削減成本,或許才是PayPal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