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龍湖在上海發布了在滬蘇地區的戰略構想與新動態,同時將其今年的最新產品向行業進行發布。值得關注的是,作為對市場最為敏銳的優質民企,龍湖的戰略與產品迭新動作成為整個行業“新周期”的縮影與信號。
應時而變
國家統計局2月2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末全國人口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60‰。全國出生人數連續5年下降,縮水超4成,人口紅利消失。
從家庭情況來看,十年間一代戶家庭比例從38%增長至50%,顯著提升。同時,結婚人數連續9年下降超4成,2022年結婚人數創新低,獨居群體增長明顯,家庭規模呈現小型化趨勢。
有專業人士曾指出,新增人口尤其是城鎮新增人口下降,未來或導致剛需趨于飽和。在當天滬蘇龍湖的戰略溝通會上,龍湖集團副總裁、滬蘇地區總經理李堯談到了上述趨勢,人口結構的變化已經不是房地產一個行業面臨的挑戰,但同時,生活水平提升,消費需求多元化,以Z世代為首的消費群體,愈發注重品質、悅己、個性化、科技、服務、體驗等方面,改善產品成交走高存在機遇,消費生態愈發多元,城市建設服務也有極大空間。

“這些大的背景也推動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做出變化。”他表示,龍湖構建了地產開發、商業投資、長租公寓、物業管理、智慧營造5大航道協同發展的立體生態,上述航道在滬蘇片區今年推出的新產品以及新的服務突破方向,實際上都是面向外部變化的作答。
戰略聚焦
實際上,早在2021年,龍湖就主動進行戰略聚焦,外部了解比較多的是城市聚焦。在城市聚焦方面,龍湖篩選了20個重點城市、14個機會城市著重投資拿地。
航道方面,產品和服務也有新重點。
據介紹,龍湖地產開發航道為抓住新周期中的改善需求,在去年波動的行情下,集團層面馬不停蹄展開了大刀闊斧的產品提升與迭代,新的高端產品品牌已經呈現。回到滬蘇地區層面,高端品牌產品系已率先開始入市——龍湖在上海已經推出了松江御湖境新品,在蘇州則是云河頌、御湖境、青云闕3大新產品全部落子。
新周期里這些新產品的表現如何呢?上海剛剛入市的御湖境的數據可謂是最直接的反饋,第一場入市發布會,到現場觀摩產品的客戶數量比項目實邀人數多了接近一倍;而縱觀全滬蘇片區,新盤的總到訪與咨詢量比去年同期增長有兩倍多——從這些數據,市場的風向信號已經非常明顯了。
“能夠主動順應市場,并第一批落地新品,這是一種企業的主動變化紅利。”參加戰略溝通會的一名地產機構負責人評價道。
變化紅利不僅在地產領域,在龍湖的各個航道,正在圍繞市場的新需求構建自己的新陣地,比如,龍湖商業去年在“五個新城”開業的金匯天街和奉賢天街有效激活了片區商業,在上海的首個商業輕資產項目也將于今年開業;物業管理方面,龍湖智創生活正在為軌道2號線、13號線的31座站點提供服務等等……都在積極深入城市的各種空間,通過創造新價值,實現新成長。
用戶為上
所有的趨勢,所有的戰略,歸總到產品,細節見功力。
當天,滬蘇龍湖研發負責人孫祝強重點介紹了近期大熱的上海御湖境項目,御湖境作為龍湖集團今年重點推出的戰略級新品,入市以來,一直被業界稱作“超配”項目,亦是“新周期”龍湖在上海的首作。

“所謂品質,往往見于細微,也意味著需要付出更多精力和成本。”孫祝強介紹,比如上海松江御湖境中形似一輪彎月的藝術品,材質選用漢白玉材質,需工匠歷時3月手工打磨,這是所有御湖境的“家徽”。項目中為了質感,設計了紋路繁復的盤石路,采用人工鋪設一天只能5平米。
品質提升的同時,龍湖用戶至上的基因也是一脈相承。當很多客戶還在為搶“樓王”而煩惱,松江御湖境以“無界規劃”,讓每棟樓都能享受同樣的風景。同時,大面玻璃窗受到不少購房者喜愛,但后期若不慎破損,外吊更換麻煩,松江御湖境將其納入考量,將窗戶設計成可以電梯運送的尺寸。
龍湖的眾多新品中,我們也能看到更多迎合個性化的設計。如松江御湖境選用綠奢石,蘇州云河頌定制立面,并首次嘗試大地色室內設計,青云闕的蘇式園林景觀等等。
展望未來,一二手房倒掛正在減弱,房產回歸居住屬性,房企靠摳成本賺利潤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讓產品講話,讓用戶驚喜。龍湖呈現出來的態度體現著希望減少無效成本、向管理要效益,將空間更多轉化為產品價值讓渡于用戶。
來源: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