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樊旭
財政部周五發布的數據顯示,1-2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5642億元,同比下降1.2%;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0898億元,同比增長7%。
對于1-2月財政收入的下滑,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主要是2021年末緩稅收入在去年初入庫,抬高了基數。數據顯示,2022年同期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5%。扣除高基數等特殊因素影響后,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左右,財政收入開局總體平穩。
1-2月,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全國稅收收入39412億元,同比下降3.4%;非稅收入6230億元,同比增長15.6%。
稅收收入最大的國內增值稅同比增長6.3%,財政部解釋稱,這是由于去年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延長補繳期限的部分緩稅于今年入庫等因素帶動。排名第二的企業所得稅同比增長11.4%,和經濟復蘇勢頭一致;排名第三的個人所得稅同比下降4%。
主要稅種中,降幅最大的是證券交易印花稅,同比下降61.7%。其次是車輛購置稅,同比下降32.8%。受去年汽車購置稅減半和新能源汽車國補政策退出提前透支部分購買力等因素影響,今年以來汽車銷售表現疲軟。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公布的數據顯示,1-2月,國內乘用車市場零售267.9萬輛,同比下降19.8%。
此外,在樓市“小陽春”的影響下,1-2月,契稅雖仍負增長(-4%),但降幅較2022年大幅縮小18個百分點。
對于非稅收入的大幅增長,財政部負責人表示,主要是地方多渠道盤活閑置資產所致,今年前兩個月,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增長28.5%,拉高全國非稅收入增幅10.4個百分點。全國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則下降5.5%。
雖然財政收入表現欠佳,但并未影響到支出強度。數據顯示,1-2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0898億元,同比增長7%,增速比2022年全年加快0.9個百分點。
財政部負責人指出,各級財政部門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加力提效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有力支持基本民生、鄉村振興、區域重大戰略、教育、科技攻關等重點領域。
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9.8%,教育支出增長1.4%,衛生健康支出增長23.2%,城鄉社區支出增長0.7%,農林水支出增長11.4%,科學技術支出增長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