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易生活
在如今互聯網行業幾乎整體陷入“寒冬”之際,短視頻無疑成為了為數不多依舊火熱的賽道之一,前有視頻號被騰訊方面稱為“全場的希望”,后有拼多多旗下多多視頻日活過億,乃至小紅書為短視頻頻道在主頁設置一級入口。但在此之際,作為短視頻賽道的領頭羊,抖音近日卻選擇了加碼中長視頻。
日前有消息顯示,抖音方面上線了一款獨立APP“青桃”,并將其定位為屬于年輕人的興趣知識視頻平臺。值得注意的是,在官方介紹中,顯示青桃為“抖音官方出品的中長視頻關聯版本”,并且首次使用抖音賬號登錄時,系統也會提醒“青桃與抖音數據互通”。也就是說,青桃實際上是集中整合了抖音平臺創作者所發布的中長視頻內容,從而與以短視頻為主的抖音進行區分。
目前,青桃不僅支持用戶對視頻進行點贊、評論、收藏或分享等操作,而且界面十分簡潔,還沒有廣告。在青桃APP首頁的推薦欄中,內容呈雙列瀑布流排布,關注欄則用于展示用戶所關注創作者發布的內容,而在發現頁中,則可以通過關鍵詞搜索或根據系統提供的分類來尋找相關內容。此外在發現頁中還有由單個或多個創作者創建的內容專題,用戶可在其中連續觀看相關內容。
在抖音的這座“森林”里,不止只有短視頻一棵大樹
作為一款聚焦中長視頻的APP,青桃的上線無疑也意味著抖音將會在這一領域發力,但這其實并非其首次有所動作。但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后,抖音早已不再是最初那個單純的短視頻平臺,其不僅在內容上不斷拓展邊界,在體裁上也同樣在不斷打破局限,并先后引入了中長視頻、圖文、影視綜藝、演唱會、短劇等多種形式。
早在2018年,抖音就已開始內測2分鐘甚至更長的視頻時長。隨后在2021年,抖音曾與西瓜視頻、今日頭條共同發起“中視頻伙伴計劃”,創作者也因此得以能夠從這三個平臺獲取流量收益。到了2022年9月抖音第四屆創作者大會召開時,短視頻就已然不再是唯一的主角,抖音副總裁支穎更是在當時宣布,將把圖文、中長視頻等新的內容體裁作為未來一年的工作重點。
正是在此次活動中,抖音方面宣布進一步提高視頻內容的時長上限,并嘗試開放最長30分鐘、甚至更長時長的能力,還計劃支持最高64GB、4K120幀的視頻內容上傳及播放。
那么問題就來了,憑借短視頻走紅的抖音,為何近年來要分散精力去做中長視頻、乃至是圖文等多種內容形式呢?其實此前支穎在演講中的一段內容,或許就透露了這個問題的答案。當時她表示,“抖音不是短視頻、不是直播,也不是圖文。任何一種內容體裁都不能概括抖音……我們要做的,是服務不同的人,服務不同創作者和用戶的需求。”
正如支穎所言,抖音之所以做中長視頻,首要原因便是用戶與創作者都有這個需求。而這一點,從諸多日常專注于中長視頻的創作者,能夠在抖音上獲得大量關注便是明證。而且隨著各大平臺用戶規模的高速增長停滯,用戶的使用時長儼然成為了新的焦點。所以在這樣情況下,與短視頻相比,在觀看時長上更占優的中長視頻顯然就不容錯過了。
另一方面,中長視頻也能夠為創作者提供更大的空間,以探索、深耕更多內容,從而幫助抖音繼續擴展目前的內容邊界。此外除了外部需求導致抖音不得不進行改變外,與短視頻本身可能也有一定的關聯性。事實上,短視頻之所以能夠迅速走紅,是因為這一內容形式強調亮點前置及情緒渲染,并搭配基于算法推薦的去中心化流量分配,最終調動用戶的積極性。
但短視頻這樣高頻、且強刺激的內容,在快速占據用戶使用時間、成為“殺時間利器”的同時,相對較弱的信息傳遞能力也使得其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內容同質化,并帶來“信息繭房”這樣的負面效應。再加上娛樂之外,用戶對視頻內容的信息及知識價值需求日益突出,也使得“看久了覺得無聊”和“審美疲勞”成為了用戶選擇離開短視頻的重要原因。
而至于抖音為何選擇推出一款知識類的內容平臺,則或許是因為這一領域的內容天然就更適合用中長視頻來表達。并且知識類內容在抖音也迎來了快速發展,用戶對觀看和分享這類內容也已經越來越主動。
據2022年12月由抖音聯合巨量算數發布的《2022抖音知識數據報告》顯示,2022年1月-10月抖音知識類作品發布數量增長35.4%,用戶搜索知識相關問題數量超160億、平均每個用戶搜索了27個知識點,知識視頻和圖文內容總分享次數達126億次、平均每個用戶分享次數為20次。
如此看來,青桃APP的誕生也變得順理成章了。
“偷家”B站,青桃APP能后來者居上嗎
但問題是,即使抖音早早的便已布局中長視頻,青桃APP想要有所作為也并不容易。而如今擺在它目前的第一個問題,或許便是引流。
隨著存量時代的到來,如今獨立APP的拉新成本也已大幅提升,以往大廠將超級APP作為獨立APP冷啟動的引流池,再進一步做大流量的模式已然無法復制,這其實也是字節跳動近年來不再延續“APP工廠”模式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即使背靠有著近7億日活的抖音,青桃APP想要引流也并不容易,此前抖音盒子的高開低走便是前車之鑒。
作為內容平臺,顯然內容才始終是核心競爭力,但在這一點上,“抖音官方出品的中長視頻關聯版本”這個定位,則可能會導致其處于頗為“雞肋”的境地。就目前來看,青桃APP中的中長視頻在抖音中也同樣在存在。換而言之,創作者只是將以往在抖音發布的作品“同步”到了青桃。
事實上,目前青桃APP甚至都并未提供獨立的發布入口,這也就意味著即使創作者想要在這個平臺獨家發布,也只能是“心有余”、“力有余”,但條件并不允許。那么用戶為什么要在有了抖音的情況下,再下載青桃呢?
更何況,中長視頻一直以來都是B站的根基,抖音想要在這一賽道有所作為勢必就繞不開。但在這一點上,青桃“效仿”B站的心態十分明確。如今除了沒有B站特有的“投幣”、彈幕外,無論是播放界面,還是內容風格和時長,或是學習平臺這個標簽,青桃與B站都十分類似,因此其也被許多網友戲稱為“抖音版B站”。
據官方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B站的日均活躍用戶數已達9280萬,用戶日均使用時長達96分鐘,月均活躍創作者達380萬,月均投稿量為1760萬。但取得這樣的成績,B站用了近15年時間。
就在不久前還有消息稱,B站方面或正在考慮將前臺顯示的播放量數據取消,改為以“用戶消耗時長”衡量視頻的傳播程度。對此就有觀點認為,這項改動將匹配相應的推薦算法,天然利好B站的中長視頻內容,并可能會削弱短視頻內容的權重,因而這可能是B站短視頻化探索后,再次聚焦中長視頻生態的“回頭之舉”。雖然截至目前B站尚未對此進行回應,但顯然這一消息并非空穴來風。
除了深耕中長視頻多年的B站外,如今同樣看重這個細分領域的還有微信、快手,以及知乎等平臺。其中以快手為例,早在2021年其便曾內測“今視頻”APP,入局中視頻賽道。按照抖音以往快打快收的慣例,推出青桃APP或許依舊還只是在進行初步的探索。
但如今幾乎可以肯定的是,群雄環伺之下,中長視頻賽道的戰火勢必將會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