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西安市“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印發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西安市“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印發

推進工業低碳轉型,助力碳中和目標達成,提高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清潔能源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

“天眼”監控渭河沿岸固廢傾倒、提升農業固廢綜合利用、多點打造“無廢城市細胞”工程……近日,《西安市“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印發,西安市將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大力推進固廢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打造西安無廢新模式。

工業固廢:渭河西安段沿岸將啟動智能化監管

西安市將推進企業固廢精細化管理,量化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強度,設立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場所,實現工業固體廢物全過程可追溯。到2025年,實現固廢相關企業申報登記全覆蓋,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強度限值為0.165噸/萬元。深入推進重點行業清潔生產審核,到2025年,通過清潔生產審核評估的工業企業占比達到60%。

加快工業綠色發展,構建工業“無廢細胞”,鼓勵綠色產品生產,推廣綠色設計,提高再生原料的替代使用比例和產品的可回收性。到2025年,力爭創建國家和省級綠色工廠累計60家以上,開展綠色工廠建設的企業占比達到3.62%,開展“綠色園區”建設的工業園區達到3家。到2025年底,具備條件的省級以上園區全部實施循環化改造,循環化改造的工業園區占比達到100%。

推進工業低碳轉型,助力碳中和目標達成,提高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清潔能源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到2025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9%。

建設工業固廢信息化監管系統,建立一般工業固廢“產生—轉運—處置/利用”全過程的“物聯網+”收處模式,實現企業產廢數據信息溯源。建立非法固廢傾倒點信息化識別系統,對無序混倒、非法堆積、不規范處置的固體廢物堆場進行識別摸排,在黃河流域渭河干流及主要支流西安段沿岸、工業園區、街道開展工業固體廢物智能化監管,嚴厲打擊一般工業固廢非法傾倒。

農業:提升主要農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水平

西安市將大力發展綠色農業,全面提升特色農產品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到2025年,認證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數量不少于22種。

同時,推進農藥減量行動;制定出臺農藥包裝相關政策制度;建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與處理體系;推進化肥減量增效行動。

提高秸稈綜合利用水平,到2025年,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推進廢舊農膜回收利用;制定出臺廢舊農膜回收處理相關政策制度。深化“廁所革命”,做好農村衛生廁所提升改造工作,探索建立戶廁常態化管護及糞污資源化利用機制。到2025年,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9%以上,廁所糞污基本得到無害化處理。

生活源:2025年累計新增各類“無廢細胞”項目200個以上

西安市將完善收集轉運設施,提高生活垃圾回收效率,到2025年,全市生活垃圾(包括城市和農村)清運量預計達到440萬噸。

加強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建設,推動投放點棚亭化改造,提升分類投放準確率。全面排查農村生活垃圾產生情況,優化完善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設施建設。對村莊周圍生活垃圾堆存點和填埋場進行全面摸排,對農村生活垃圾亂堆亂倒情況進行動態監測并加強監管。力爭到2025年,農村地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70%。

同時,健全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運制度;提高生活垃圾及可回收物回收率,補足大件垃圾回收短板。拓寬大件垃圾收運宣傳渠道,實行網格化管理,合理布局大件垃圾暫時堆放點,通過政策鼓勵居民自行投放,解決大件垃圾處理困境。到2025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

多點打造“無廢城市細胞”工程。將“無廢城市”建設理念融入綠色家園創建系列活動,通過政府帶頭、群眾參與的形式,打造“綠色機關”“綠色餐廳”“綠色商貿”“無廢社區”等多領域的“無廢城市細胞”,從消費端、行為端構建多元“無廢模式”。到2025年,累計新增各類“無廢細胞”項目200個以上。

此外,推進綠色包裝技術應用,建全綠色循環物流體系。立足西安國際化物流樞紐城市定位,推進綠色循環物流體系建設,到2025年,快遞綠色包裝使用率達到50%。

統籌解決市政污泥增量問題,全面推進市政污泥資源綜合利用,加快推進城鎮污泥處置工程建設,提高污泥終端處置能力。到2025年,建成污泥處置廠10座,實現全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穩定達到95%以上,污泥處置規模達到0.4萬噸/日,確保與污水處理能力相匹配,做到日產日清。

西安市將建立塑料污染多元共治體系,加強塑料制品生產、銷售和使用過程監管,禁止超薄購物袋的生產銷售,開展渭河(西安段)等主要河流塑料垃圾清理行動,建立長效機制。

建筑垃圾:大力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

西安市將推進綠色建筑建設,城鎮新建民用建筑執行綠色建筑評價標準,鼓勵建設星級綠色建筑,城鎮新建民用建筑中綠色建筑面積占比,力爭2023年達到80%,2024年達到90%,2025年達到100%。

加快裝配式建筑范例城市建設,發展建筑節能技術。推進建筑節能提質增效,鼓勵可再生能源應用,重點在日照條件較好且有較穩定熱水需求的建筑中應用太陽能熱水系統。

提高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推廣建筑垃圾再生產品應用,規范建筑垃圾消納場建設運營,強化建筑垃圾多元化末端處置。通過工程回填、土地平整、河道治理、堆山造景、復耕還田等多種方式綜合利用工程渣土。

持續強化建筑垃圾違規亂象治理,嚴肅查處建筑工地等相關產生源頭未經審批擅自排放,無資質車輛違規運輸、違法偷倒亂倒建筑垃圾等行業亂象。重點關注基本農田、鐵路公路兩側、河道及兩側、秦嶺保護區、城鄉結合部等重點敏感區域,開展建筑垃圾偷倒亂倒問題綜合整治,進一步消除建筑垃圾違法處置造成的風險隱患和環境污染。

危廢:建設西安市危險廢物信息管理系統

西安市將落實危險廢物源頭防控措施,推進產廢企業清潔生產。推廣減少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和降低工業危險廢物危害性的生產工藝和設備,促進從源頭上減少危險廢物產生量、降低危害性。

同時,完善危險廢物環境重點監管單位清單,完善產業園區危險廢物收運體系,優化醫療機構分類收集與處置體系,健全生活源危險廢物收集體系,加快生活源危險廢物收集貯存點建設,針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實驗室等產生危險廢物數量少、種類多、成分復雜的情況,探索建立實驗室廢物收集體系。

此外,建立危險廢物部門聯動機制,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行為,提升環境違法成本。廣泛宣傳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傾倒、處置等違法行為有獎舉報制度,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環境保護監督的積極性,推動形成快速發現問題的群防體系。

西安市將建立覆蓋全區域、全流程、全種類的危廢智慧化、智能化監管體系,推進建設西安市危險廢物信息管理系統,2025年,完成系統建設并實現同陜西省危險廢物信息綜合管理系統的數據對接,確保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安全貯存和處置利用。

多點出發 打造西安無廢新模式

西安市將引導各開發區的工業園區、大型企業集團建設“無廢園區”“無廢工廠”。立足航天基地成熟發展的產業集群,建立一套適用于產業園區清潔生產的審核標準和工作流程,建立園區清潔生產審核長效機制。

同時,企業層面進行產業升級改造,促進園區能源系統優化和梯級利用、廢物綜合利用,提高園區低碳建設水平;鼓勵園區企業開展綠色認證;完善廢舊資源回收體系,補齊園區生態產業鏈。推廣航空基地“管委會+公司”發展模式,打造科技園區等產業集群;依托西安市“無廢城市”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實現固體廢物產生、收集、處置動態監測。

發揮西安科教基地資源,依托西北工業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創建“無廢高校”。圍繞西安旅游產業發展布局,結合“無廢酒店”“無廢餐廳”建設,促進游客綠色出行。

根據景區內部交通線路的距離、車輛排放、載客人數、每天班次等數據,通過引入大數據平臺優化管理,合理減碳減廢。鼓勵打造綠色餐飲體驗的生態餐廳,利用電子化菜單進行管理,實現餐飲零浪費目標。推進酒店景區全面接入數字化操作管理系統,實現無紙化以及電子門票服務。

此外,推進實施“無廢物流”工程;深入推進西安—咸陽生態環境保護一體化發展,建立跨市轉移危險廢物電子聯單運輸軌跡監管制度,實時監控運行軌跡,共同應對危險廢物跨界污染事件。

什么是“無廢城市”?打造“無廢城市”有什么意義? 

“無廢城市”是一種先進的城市管理理念,“無廢”并不是沒有固體廢物產生,也不意味著固體廢物能完全資源化利用,而是指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

2022年4月24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西安市通過前期申報,成功入選。

穩步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對于加強西安生態文明建設、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等重大戰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西安市“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為西安市推進“無廢城市”工作確定了“路線圖”,繪好了“時間表”,制定了“任務書”,構建了一套體現具有西安特色的“無廢城市”建設的指標體系。西安市將用實際行動打造出具有西安特色的“無廢城市”,為美麗中國建設做出西安更大的貢獻。

 

來源:推廣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西安市“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印發

推進工業低碳轉型,助力碳中和目標達成,提高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清潔能源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

“天眼”監控渭河沿岸固廢傾倒、提升農業固廢綜合利用、多點打造“無廢城市細胞”工程……近日,《西安市“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印發,西安市將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大力推進固廢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打造西安無廢新模式。

工業固廢:渭河西安段沿岸將啟動智能化監管

西安市將推進企業固廢精細化管理,量化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強度,設立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場所,實現工業固體廢物全過程可追溯。到2025年,實現固廢相關企業申報登記全覆蓋,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強度限值為0.165噸/萬元。深入推進重點行業清潔生產審核,到2025年,通過清潔生產審核評估的工業企業占比達到60%。

加快工業綠色發展,構建工業“無廢細胞”,鼓勵綠色產品生產,推廣綠色設計,提高再生原料的替代使用比例和產品的可回收性。到2025年,力爭創建國家和省級綠色工廠累計60家以上,開展綠色工廠建設的企業占比達到3.62%,開展“綠色園區”建設的工業園區達到3家。到2025年底,具備條件的省級以上園區全部實施循環化改造,循環化改造的工業園區占比達到100%。

推進工業低碳轉型,助力碳中和目標達成,提高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清潔能源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到2025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9%。

建設工業固廢信息化監管系統,建立一般工業固廢“產生—轉運—處置/利用”全過程的“物聯網+”收處模式,實現企業產廢數據信息溯源。建立非法固廢傾倒點信息化識別系統,對無序混倒、非法堆積、不規范處置的固體廢物堆場進行識別摸排,在黃河流域渭河干流及主要支流西安段沿岸、工業園區、街道開展工業固體廢物智能化監管,嚴厲打擊一般工業固廢非法傾倒。

農業:提升主要農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水平

西安市將大力發展綠色農業,全面提升特色農產品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到2025年,認證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數量不少于22種。

同時,推進農藥減量行動;制定出臺農藥包裝相關政策制度;建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與處理體系;推進化肥減量增效行動。

提高秸稈綜合利用水平,到2025年,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推進廢舊農膜回收利用;制定出臺廢舊農膜回收處理相關政策制度。深化“廁所革命”,做好農村衛生廁所提升改造工作,探索建立戶廁常態化管護及糞污資源化利用機制。到2025年,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9%以上,廁所糞污基本得到無害化處理。

生活源:2025年累計新增各類“無廢細胞”項目200個以上

西安市將完善收集轉運設施,提高生活垃圾回收效率,到2025年,全市生活垃圾(包括城市和農村)清運量預計達到440萬噸。

加強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建設,推動投放點棚亭化改造,提升分類投放準確率。全面排查農村生活垃圾產生情況,優化完善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設施建設。對村莊周圍生活垃圾堆存點和填埋場進行全面摸排,對農村生活垃圾亂堆亂倒情況進行動態監測并加強監管。力爭到2025年,農村地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70%。

同時,健全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運制度;提高生活垃圾及可回收物回收率,補足大件垃圾回收短板。拓寬大件垃圾收運宣傳渠道,實行網格化管理,合理布局大件垃圾暫時堆放點,通過政策鼓勵居民自行投放,解決大件垃圾處理困境。到2025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

多點打造“無廢城市細胞”工程。將“無廢城市”建設理念融入綠色家園創建系列活動,通過政府帶頭、群眾參與的形式,打造“綠色機關”“綠色餐廳”“綠色商貿”“無廢社區”等多領域的“無廢城市細胞”,從消費端、行為端構建多元“無廢模式”。到2025年,累計新增各類“無廢細胞”項目200個以上。

此外,推進綠色包裝技術應用,建全綠色循環物流體系。立足西安國際化物流樞紐城市定位,推進綠色循環物流體系建設,到2025年,快遞綠色包裝使用率達到50%。

統籌解決市政污泥增量問題,全面推進市政污泥資源綜合利用,加快推進城鎮污泥處置工程建設,提高污泥終端處置能力。到2025年,建成污泥處置廠10座,實現全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穩定達到95%以上,污泥處置規模達到0.4萬噸/日,確保與污水處理能力相匹配,做到日產日清。

西安市將建立塑料污染多元共治體系,加強塑料制品生產、銷售和使用過程監管,禁止超薄購物袋的生產銷售,開展渭河(西安段)等主要河流塑料垃圾清理行動,建立長效機制。

建筑垃圾:大力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

西安市將推進綠色建筑建設,城鎮新建民用建筑執行綠色建筑評價標準,鼓勵建設星級綠色建筑,城鎮新建民用建筑中綠色建筑面積占比,力爭2023年達到80%,2024年達到90%,2025年達到100%。

加快裝配式建筑范例城市建設,發展建筑節能技術。推進建筑節能提質增效,鼓勵可再生能源應用,重點在日照條件較好且有較穩定熱水需求的建筑中應用太陽能熱水系統。

提高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推廣建筑垃圾再生產品應用,規范建筑垃圾消納場建設運營,強化建筑垃圾多元化末端處置。通過工程回填、土地平整、河道治理、堆山造景、復耕還田等多種方式綜合利用工程渣土。

持續強化建筑垃圾違規亂象治理,嚴肅查處建筑工地等相關產生源頭未經審批擅自排放,無資質車輛違規運輸、違法偷倒亂倒建筑垃圾等行業亂象。重點關注基本農田、鐵路公路兩側、河道及兩側、秦嶺保護區、城鄉結合部等重點敏感區域,開展建筑垃圾偷倒亂倒問題綜合整治,進一步消除建筑垃圾違法處置造成的風險隱患和環境污染。

危廢:建設西安市危險廢物信息管理系統

西安市將落實危險廢物源頭防控措施,推進產廢企業清潔生產。推廣減少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和降低工業危險廢物危害性的生產工藝和設備,促進從源頭上減少危險廢物產生量、降低危害性。

同時,完善危險廢物環境重點監管單位清單,完善產業園區危險廢物收運體系,優化醫療機構分類收集與處置體系,健全生活源危險廢物收集體系,加快生活源危險廢物收集貯存點建設,針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實驗室等產生危險廢物數量少、種類多、成分復雜的情況,探索建立實驗室廢物收集體系。

此外,建立危險廢物部門聯動機制,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行為,提升環境違法成本。廣泛宣傳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傾倒、處置等違法行為有獎舉報制度,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環境保護監督的積極性,推動形成快速發現問題的群防體系。

西安市將建立覆蓋全區域、全流程、全種類的危廢智慧化、智能化監管體系,推進建設西安市危險廢物信息管理系統,2025年,完成系統建設并實現同陜西省危險廢物信息綜合管理系統的數據對接,確保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安全貯存和處置利用。

多點出發 打造西安無廢新模式

西安市將引導各開發區的工業園區、大型企業集團建設“無廢園區”“無廢工廠”。立足航天基地成熟發展的產業集群,建立一套適用于產業園區清潔生產的審核標準和工作流程,建立園區清潔生產審核長效機制。

同時,企業層面進行產業升級改造,促進園區能源系統優化和梯級利用、廢物綜合利用,提高園區低碳建設水平;鼓勵園區企業開展綠色認證;完善廢舊資源回收體系,補齊園區生態產業鏈。推廣航空基地“管委會+公司”發展模式,打造科技園區等產業集群;依托西安市“無廢城市”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實現固體廢物產生、收集、處置動態監測。

發揮西安科教基地資源,依托西北工業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創建“無廢高校”。圍繞西安旅游產業發展布局,結合“無廢酒店”“無廢餐廳”建設,促進游客綠色出行。

根據景區內部交通線路的距離、車輛排放、載客人數、每天班次等數據,通過引入大數據平臺優化管理,合理減碳減廢。鼓勵打造綠色餐飲體驗的生態餐廳,利用電子化菜單進行管理,實現餐飲零浪費目標。推進酒店景區全面接入數字化操作管理系統,實現無紙化以及電子門票服務。

此外,推進實施“無廢物流”工程;深入推進西安—咸陽生態環境保護一體化發展,建立跨市轉移危險廢物電子聯單運輸軌跡監管制度,實時監控運行軌跡,共同應對危險廢物跨界污染事件。

什么是“無廢城市”?打造“無廢城市”有什么意義? 

“無廢城市”是一種先進的城市管理理念,“無廢”并不是沒有固體廢物產生,也不意味著固體廢物能完全資源化利用,而是指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

2022年4月24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西安市通過前期申報,成功入選。

穩步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對于加強西安生態文明建設、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等重大戰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西安市“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為西安市推進“無廢城市”工作確定了“路線圖”,繪好了“時間表”,制定了“任務書”,構建了一套體現具有西安特色的“無廢城市”建設的指標體系。西安市將用實際行動打造出具有西安特色的“無廢城市”,為美麗中國建設做出西安更大的貢獻。

 

來源:推廣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泗阳县| 绥芬河市| 平舆县| 沽源县| 永济市| 千阳县| 炉霍县| 特克斯县| 连平县| 阆中市| 大荔县| 河津市| 肃宁县| 翁牛特旗| 宜都市| 桃江县| 溆浦县| 武城县| 河南省| 辽阳县| 讷河市| 涞水县| 积石山| 牟定县| 遵义县| 台安县| 民和| 陇川县| 五指山市| 博白县| 新密市| 屏边| 当雄县| 灌南县| 塘沽区| 长宁县| 贵定县| 诏安县| 昔阳县| 永登县| 余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