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青島搶抓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機遇,聚力推動實體經濟振興發展,加快打造現代產業先行城市,持續增強新經濟發展動能。2022年,全市實現“四新”經濟增加值5103.7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4.2%,新經濟發展全面起勢。

為加快提升新經濟質效,凝聚新經濟發展共識,3月24日上午,青島市新經濟新動能高質量發展推介會在市級機關會議中心舉辦,市委常委、副市長耿濤出席會議并講話,各區市政府(功能區)、相關市直部門、新經濟企業及金融機構代表等1000余人通過線下或線上方式參加會議。
推介會上,以視頻形式回顧總結了青島培育新經濟、發展新動能的相關經驗做法。新經濟新銳企業山東極視角科技、新經濟潛力企業大東智能裝備科技、青島市集成電路測試裝備創新應用實驗室、青島市外貿企業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分別圍繞人工智能產業化、智能裝備應用、集成電路裝備研制、外貿行業數字化轉型等方面,結合企業戰略發展布局,從新技術應用、新模式探索、新產品推廣等方面進行了現場推介,引起與會人員及創投風投機構高度關注。會議現場,新能源汽車車用芯片技術創新應用實驗室等8家實驗室、人工智能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分別與科研平臺、銀行及創投風投機構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現場簽約合作金額達2.5億元。



會議指出,近年來,青島市發展改革委將新經濟培育作為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從企業培育、場景創新、數字賦能等方面靶向發力,一批場景應用實驗室、創新應用實驗室、新經濟新銳企業、新經濟潛力企業脫穎而出,探索出一條以新經濟激活新動能的“青島路徑”。
在企業培育方面。出臺了青島市新經濟新銳企業若干政策實施細則,評選出首批15家成長起點高、專業領域新、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新經濟新銳企業,給予獎勵支持,出臺青島市新經濟潛力企業庫管理辦法,認定了122家新經濟潛力企業,作為新經濟領域“后備軍”,加強扶持與服務。新經濟新銳企業中,九成以上企業年營收超億元,七成企業年營收增長超50%;新經濟潛力企業中,半數企業獲得創投風投資本支持,四成企業擁有上市計劃。
在場景創新方面。自2021年起,青島在全省率先開展創新應用和場景應用實驗室培育工作,鼓勵企業獨立或牽頭組建創新應用實驗室、場景應用實驗室,分別聚焦場景創新環節、應用環節開展創新攻關。截至目前,已評選認定了創新應用實驗室22家、場景應用實驗室32家,并從市級層面給予政策資金支持,下達“場景金”2500萬元,以股權直投的方式支持場景驗證。多家實驗室受益于資本的青睞、技術和產品的市場化驗證,實現了高速成長。54家實驗室中,去年營業收入實現翻番的有8家、增長超過10%的有26家,23家企業提出了上市計劃。
在數字賦能方面。青島在全省率先開展了重點產業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建設工作,在汽車、裝備制造、食品飲料、高效農業等十余個行業領域,遴選認定了首批10家重點產業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著力破解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不敢轉、不會轉、不想轉”的現實困難。截至2022年底,10家賦能中心累計診斷賦能企業630余家,落地數字化改造項目180余個。

下一步,青島市發展改革委將以實體經濟振興發展為主線,搶抓新經濟發展戰略機遇期,從核心技術攻關、數字化轉型、場景挖掘開放等方面,持續加大新經濟培育力度,做優新經濟發展質效。一是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鼓勵創新應用和場景應用實驗室企業、新經濟新銳企業、新經濟潛力企業等中小企業聯合產業鏈“鏈主”企業、科研機構共建產業協同創新中心,推進“卡脖子”技術研發與產業化。二是加快數字化轉型。以數字化基礎好、轉型需求迫切、示范帶動作用強的龍頭骨干企業為切入點,持續開展重點產業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建設,推出一批產業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產品和服務模式。三是加強場景挖掘開放。引導龍頭企業主動開放企業場景,與產業鏈上中小企業共享研發設備、專業人才、供應鏈體系,加快結成場景應用“聯合體”。統籌開發工業互聯網、新基建、智慧城市、智慧港口、文化創意等領域應用場景,積極發布應用場景,為企業提供更多資源共享機會。
來源: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