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外敵環伺,小紅書“敵人”仍是自己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外敵環伺,小紅書“敵人”仍是自己

可能在小紅書誕生的第十年,社區生態與商業化的孰輕孰重真的要給資本市場一個確切的答案了。

文|侃科技

近兩年,互聯網領域仿若掀起了“種草”熱潮,將做自己的“小紅書”列入項目欄。

幾大電商平臺里,淘寶推出了“逛逛”,拼多多有“拼小圈”,京東也在搞“種草秀”,即便抖音也早已入場圖文。前不久,騰訊旗下的微信公眾號采用跟小紅書如出一轍的UI設計,被輿論戲稱為“小綠書”,強調“圖片+短文字”,其余美團、網易、360、陌陌、知乎等非賽道玩家也相繼模仿。

或許此時的小紅書頗有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慨,明明自己并沒有侵犯任何人的領域,卻有無數人想來分食“種草”的“大鍋飯”。而在這“大鍋飯”即將見底的時刻,小紅書終究是與“直播帶貨”四個字聯系起來了。

2023年的一月與二月前后兩場直播奠定董潔小紅書帶貨“一姐”地位,以“直播界清流”成功破圈。隨即3月6號小紅書舉辦“電商直播時尚合伙人大會”,宣布推出“時尚星火計劃”,將為時尚商家和主播提供100億流量扶持。

近日有消息曝出,小紅書將提升直播業務為獨立部門,統一管理直播內容與直播電商等業務。此前小紅書的直播業務僅歸屬社區部旗下二級部門的業務組。

在人們的印象里,小紅書的圖文似乎還停留在“吃飯、穿搭、到處走走停停”上,卻在開年以后動作頻頻,如今更是多次推動“直播”發展。

可能在小紅書誕生的第十年,社區生態與商業化的孰輕孰重真的要給資本市場一個確切的答案了。

箭在弦上,商業化“轉舵”迫在眉睫

年初,一則騰訊將做“小綠書”的消息將小紅書cue上熱搜。

其實巨頭紛紛入場種草賽道早已不是稀奇事,畢竟“種草”這件事自小紅書開始,到如今只要是個互聯網大廠就有類似想法。

就近而言,京東去年618的“內容種草”、阿里的逛逛和友啥、抖音的可頌與平臺上的圖文,都是意圖靠“種草”完善自身平臺“內容+電商”的閉環。更何況是早已做過“小鵝拼拼”和“企鵝惠買””的騰訊,利用“種草”特性來推動微信視頻號的發展也是時間問題,只不過是現在才有所行動罷了。

小紅書對此類現象雖然從未發表意見,看似接納著競爭對手的相繼入場,但細觀其實際行動倒成了另一種“發聲”的形式。

著力投資業務便是其中之一。據天眼查顯示,小紅書歷史上共有16次投資事件,不僅涵蓋了美妝、潮玩、服裝、母嬰等小紅書主推的產業,還包括了速食、低溫肉等新領域,目的在于豐富平臺生態,讓“種草”更真實,打消用戶“拔草”顧慮。

要知道,品牌在小紅書上投放,博主在小紅書上產出內容,用戶在小紅書上被“種草”,但最終的交易環節,卻是在第三方平臺的現象,一直是小紅書電商飽受詬病的關鍵。

另外,小紅書在疫情期間加速旅游業布局。2022年小紅書官方數據顯示,與露營有關的筆記比2021同期增長997%,相關筆記內容已累計超過394萬篇。

在小紅書大力推動的情況下,成效也頗為顯著。官方數據顯示,小紅書2022年人均使用時長55.31分鐘,月活躍創作者和日均發布筆記數分別突破2000萬和300萬。

然而,小紅書不同于淘寶、京東等專注購物的直接交易平臺,用戶雖然來到平臺瀏覽,可很少在平臺上直接產生消費,DAU再高也就只是水中月鏡中花。

曾經小紅書在巔峰時期卻慘遭投資市場拋棄,很大程度上源自于此。《財經故事薈》曾透露,就在小紅書2021年最后一輪融資中,便有一家“看到優質標,主動提高投資額度”的頭部投資機構被小紅書拋過橄欖枝。但這樣一家”不差錢的機構在面對小紅書時卻放棄了投資,理由便是小紅書“要價太高”,實際價值不及200億。

一位投資機構的合伙人表示,“小紅書是典型的會在一二級市場價值倒掛的公司,它的單個用戶,確實比微博、知乎值錢,但不應該貴得那么離譜”。

況且,在2020年時,小紅書的80%營收均來自于廣告,靠品牌在平臺的推廣費、品牌與博主之間合作抽成賺取收入。但明明是屬于自己的“命脈”,卻交給了他人把握,還可能被品牌方當作流量工具揮之即來招之即去,如此一則商業故事,顯然對不上資本胃口。即使是2022年下半年,一部分早期投資者,已經開始以低于六折的價格在市場上公開出售小紅書老股。

以結果論,小紅書上市之路坍塌,似乎是種必然現象。2022年楊若的離職,便有種小紅書已經“猜到”自己上市或許會很艱難,不再考慮上市路的意味。畢竟,當初楊若的入職的首要目的就是上市。

或許也源自于小紅書致力于維護自身社區氛圍的情況,貫徹“內容至上”的準則,管理者往往會賦予內容更高優先級,商業化都要為其讓路。不過,看似小紅書是想要社區、商業齊頭并進,實則是在曾經每次的商業推動中當起了“鴕鳥”,蝸居于小紅書為自己打造的“精致”小屋,逃避著商業化與社區之間的沖突,不愿做出選擇。

可小紅書發展至今,社區與商業化二選一的答卷始終擺在桌上,逃避并不能代替回答,尋找新的破局之路成為首要目標。

據晚點爆料,小紅書將提升直播業務為獨立部門,統一管理直播內容與直播電商等業務。這項結構的調整其實早有端倪,此前小紅書便已經令視頻成為了一級入口。

外界猜測,莫非直播電商就是小紅書最終的答卷,即將開啟商業化的全面推進?可如此老生常談的直播電商能救小紅書于水火之中,成功上岸嗎?

董潔做不了“董宇輝”

2023年剛剛開始的頭兩個月,董潔便在小紅書刮起了直播帶貨的“清新”風。

兩場直播均拿下小紅書直播帶貨第一名,漲粉50多萬。據小紅書官方數據顯示,董潔第二場直播GMV超過3000萬,觀看人次就已經突破220萬,場觀停留達到平均6分鐘。

其實相比抖快動輒首秀過億的明星,3000萬的帶貨成績并不亮眼。但董潔這次帶貨的特殊之處在于,她帶來了一種“娓娓道來”的平播風:不同于許多主播的直播間從頭到尾圍繞“背景音樂、吆喝、搞笑段子”進行的連環式推銷,沒有過度渲染產品,而是口吻溫柔、自在松弛地為觀眾分享自己的愛用物,表達自己對產品賣點的理解,最終讓粉絲自主選擇購買。

不禁讓人想起了去年爆火的董宇輝老師,同樣是憑借迥異的直播風格,用“教育、講解、故事”的方式讓大批量粉絲愿意相信東方甄選的產品,紛紛下單。

并且,與董宇輝為抖音和東方甄選帶來巨大流量相似,董潔也讓小紅書收獲不少關注度。不過彼時外界就已經有不少猜測,認為董潔“爆火”是不是有“人為因素”,確切的說是來自于平臺的刻意干涉和打造。

畢竟董潔2021年便入駐小紅書,也并非首位入駐明星,粉絲增長速度也遠不及曾經的范冰冰和當紅的趙露思等入駐女明星。卻不僅在短短兩個月坐穩小紅書帶貨榜第一,還憑借GMV之和才8000萬的這兩場直播成功破圈,不得不讓人懷疑背后是否存在推手。

而且,小紅書中出現大批量“自來水”,為董潔打上“清流”、“歲月靜好”、“娓娓道來”、“書卷氣是最好的濾鏡”等標簽,和平臺上的各類軟文別無二致,就是強調董潔的直播風格與抖快淘之間有著天然的差異性。

正當這些疑問縈繞在吃瓜群眾腦海中時,小紅書卻在此時舉辦了“電商直播時尚合伙人大會”。以及據晚點報道,小紅書正在調整組織架構,將原歸屬于社區部旗下的直播業務組提升為獨立部門,統一管理直播內容、直播電商等業務。

顯然,如果假設董潔的爆火確實存在著人為干涉因素,那么這股攪動著小紅書直播輿論的“人為因素”從何而來,或許不言而喻。

其實小紅書為自身的直播業務調整組織結構也在情理之中。前文提到,廣告業務占小紅書總營收80%,但廣告終究受制于人,隨著如今品牌方廣告預算和投放策略的收緊,小紅書廣告業務自然首當其沖。

故而開年之后的“品牌組件升級”很大程度上便是為了維護品牌方的利益,可是收效甚微,甚至因此流失了不少活躍用戶,多方面打擊下,曾經有過“做直播不是為了帶貨”宣言的小紅書,也不得不迅速尋找“一姐”當作中心點,亮出直播業務戰報,提高直播業務優先級,用直播電商化解由廣告帶來的商業化危機。

可說到底,小紅書還是太急了。不喜吵鬧直播帶貨的觀眾,或許確實能在董潔直播間找到一絲心靈蔚籍,短暫地緩解審美疲勞,但并非每一個稀缺的風格都能產生巨大影響力,借此轉化為實際商業價值。

歸根結底,觀眾真正想要的并非直播帶貨的風格,而是直播帶貨的內容與品質本身,最重要的還是價格。淡雅、娓娓道來的董潔是在一定程度上為觀眾帶來了平靜,但過于吹捧,強行奠定“一姐”位置,并非良策。

目前,小紅書直播帶貨靠著唯一的“一姐”董潔賺足了關注,為直播電商打下了用戶基礎,然而究竟能用這項業務為商業化交出怎樣的答卷卻不得而知。

直播帶貨并非嶄新賽道,發展至今已然無法在模式與內容上進行規模創新。唯一的變數,也就只能是主播的不同,以至于在直播帶貨賽道的大廠們始終致力于“人才”的爭奪。例如曾活躍在抖音的交個朋友(羅永浩)、大嘴妹等主播,尤其是在抖音起家的東方甄選(俞敏洪、董宇輝)轉身便投入了淘寶的懷抱。

最重要的,如今抖、快、淘在直播帶貨上三分賽道。抖音發展興趣電商,利用用戶欲望刺激沖動消費;快手采用老鐵文化,容易引爆私域流量;淘寶則是基礎雄厚,供應鏈強勢,購買轉化率高。

其余大廠也均是跟在三家之后默默發展,小紅書雖然有著大量優質用戶和種草內容,但風口一旦錯過就再難尋回,最重要的是小紅書并沒有掌握足夠的流量規模來為自身平臺和主播們創造足夠的議價能力。外加入局電商的時間較晚,基礎設施不夠完備,想要借此完成商業閉環,前景堪憂。

另一方面,小紅書從始至終的“去中心化分發、側重腰部創作者、大量真實的素人心得”社區特質與直播帶貨追求的頭部效應、瞬時流量二者天差地別,如何取舍又將成為新的難題。

更何況,明星本身具有流動性,比起素人更不可控。想要靠直播帶貨解決商業化難題,并不現實,小紅書推動商業化的希望放到董潔身上也更不可靠。

小紅書仍需要找到社區文化與商業模式沖突之間浮現的新路途,但直播帶貨賽道太小,撐不起這么宏大的選題。

寫在最后

小紅書的創始人瞿芳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現在的我們就像個金礦,很多人想來淘金,這確實對我們提出了很大的挑戰,我們在應對動作上需要更加快”。

但如今看來,明明想“快”的小紅書,每到決策時卻不可置否的出現了“遲疑”,彼時維護社區氛圍如此,如今商業化亦是如此。

小紅書十年慶典近在眼前,究竟會交出怎樣的答卷不得而知。不過,雖然目前看來平臺上的直播電商業務還前景堪憂,但外界不妨礙外界再給予這款Z世代的“精致”軟件多一點信心,或許小紅書會給出不一樣的驚喜。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小紅書

5k
  • 飛豬AI“問一問”試用范圍擴大,新增歷史記錄、主動追問等功能
  • 新世相控股的國產運動品牌An Action A Day能否成為真正的“黑馬”?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外敵環伺,小紅書“敵人”仍是自己

可能在小紅書誕生的第十年,社區生態與商業化的孰輕孰重真的要給資本市場一個確切的答案了。

文|侃科技

近兩年,互聯網領域仿若掀起了“種草”熱潮,將做自己的“小紅書”列入項目欄。

幾大電商平臺里,淘寶推出了“逛逛”,拼多多有“拼小圈”,京東也在搞“種草秀”,即便抖音也早已入場圖文。前不久,騰訊旗下的微信公眾號采用跟小紅書如出一轍的UI設計,被輿論戲稱為“小綠書”,強調“圖片+短文字”,其余美團、網易、360、陌陌、知乎等非賽道玩家也相繼模仿。

或許此時的小紅書頗有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慨,明明自己并沒有侵犯任何人的領域,卻有無數人想來分食“種草”的“大鍋飯”。而在這“大鍋飯”即將見底的時刻,小紅書終究是與“直播帶貨”四個字聯系起來了。

2023年的一月與二月前后兩場直播奠定董潔小紅書帶貨“一姐”地位,以“直播界清流”成功破圈。隨即3月6號小紅書舉辦“電商直播時尚合伙人大會”,宣布推出“時尚星火計劃”,將為時尚商家和主播提供100億流量扶持。

近日有消息曝出,小紅書將提升直播業務為獨立部門,統一管理直播內容與直播電商等業務。此前小紅書的直播業務僅歸屬社區部旗下二級部門的業務組。

在人們的印象里,小紅書的圖文似乎還停留在“吃飯、穿搭、到處走走停停”上,卻在開年以后動作頻頻,如今更是多次推動“直播”發展。

可能在小紅書誕生的第十年,社區生態與商業化的孰輕孰重真的要給資本市場一個確切的答案了。

箭在弦上,商業化“轉舵”迫在眉睫

年初,一則騰訊將做“小綠書”的消息將小紅書cue上熱搜。

其實巨頭紛紛入場種草賽道早已不是稀奇事,畢竟“種草”這件事自小紅書開始,到如今只要是個互聯網大廠就有類似想法。

就近而言,京東去年618的“內容種草”、阿里的逛逛和友啥、抖音的可頌與平臺上的圖文,都是意圖靠“種草”完善自身平臺“內容+電商”的閉環。更何況是早已做過“小鵝拼拼”和“企鵝惠買””的騰訊,利用“種草”特性來推動微信視頻號的發展也是時間問題,只不過是現在才有所行動罷了。

小紅書對此類現象雖然從未發表意見,看似接納著競爭對手的相繼入場,但細觀其實際行動倒成了另一種“發聲”的形式。

著力投資業務便是其中之一。據天眼查顯示,小紅書歷史上共有16次投資事件,不僅涵蓋了美妝、潮玩、服裝、母嬰等小紅書主推的產業,還包括了速食、低溫肉等新領域,目的在于豐富平臺生態,讓“種草”更真實,打消用戶“拔草”顧慮。

要知道,品牌在小紅書上投放,博主在小紅書上產出內容,用戶在小紅書上被“種草”,但最終的交易環節,卻是在第三方平臺的現象,一直是小紅書電商飽受詬病的關鍵。

另外,小紅書在疫情期間加速旅游業布局。2022年小紅書官方數據顯示,與露營有關的筆記比2021同期增長997%,相關筆記內容已累計超過394萬篇。

在小紅書大力推動的情況下,成效也頗為顯著。官方數據顯示,小紅書2022年人均使用時長55.31分鐘,月活躍創作者和日均發布筆記數分別突破2000萬和300萬。

然而,小紅書不同于淘寶、京東等專注購物的直接交易平臺,用戶雖然來到平臺瀏覽,可很少在平臺上直接產生消費,DAU再高也就只是水中月鏡中花。

曾經小紅書在巔峰時期卻慘遭投資市場拋棄,很大程度上源自于此。《財經故事薈》曾透露,就在小紅書2021年最后一輪融資中,便有一家“看到優質標,主動提高投資額度”的頭部投資機構被小紅書拋過橄欖枝。但這樣一家”不差錢的機構在面對小紅書時卻放棄了投資,理由便是小紅書“要價太高”,實際價值不及200億。

一位投資機構的合伙人表示,“小紅書是典型的會在一二級市場價值倒掛的公司,它的單個用戶,確實比微博、知乎值錢,但不應該貴得那么離譜”。

況且,在2020年時,小紅書的80%營收均來自于廣告,靠品牌在平臺的推廣費、品牌與博主之間合作抽成賺取收入。但明明是屬于自己的“命脈”,卻交給了他人把握,還可能被品牌方當作流量工具揮之即來招之即去,如此一則商業故事,顯然對不上資本胃口。即使是2022年下半年,一部分早期投資者,已經開始以低于六折的價格在市場上公開出售小紅書老股。

以結果論,小紅書上市之路坍塌,似乎是種必然現象。2022年楊若的離職,便有種小紅書已經“猜到”自己上市或許會很艱難,不再考慮上市路的意味。畢竟,當初楊若的入職的首要目的就是上市。

或許也源自于小紅書致力于維護自身社區氛圍的情況,貫徹“內容至上”的準則,管理者往往會賦予內容更高優先級,商業化都要為其讓路。不過,看似小紅書是想要社區、商業齊頭并進,實則是在曾經每次的商業推動中當起了“鴕鳥”,蝸居于小紅書為自己打造的“精致”小屋,逃避著商業化與社區之間的沖突,不愿做出選擇。

可小紅書發展至今,社區與商業化二選一的答卷始終擺在桌上,逃避并不能代替回答,尋找新的破局之路成為首要目標。

據晚點爆料,小紅書將提升直播業務為獨立部門,統一管理直播內容與直播電商等業務。這項結構的調整其實早有端倪,此前小紅書便已經令視頻成為了一級入口。

外界猜測,莫非直播電商就是小紅書最終的答卷,即將開啟商業化的全面推進?可如此老生常談的直播電商能救小紅書于水火之中,成功上岸嗎?

董潔做不了“董宇輝”

2023年剛剛開始的頭兩個月,董潔便在小紅書刮起了直播帶貨的“清新”風。

兩場直播均拿下小紅書直播帶貨第一名,漲粉50多萬。據小紅書官方數據顯示,董潔第二場直播GMV超過3000萬,觀看人次就已經突破220萬,場觀停留達到平均6分鐘。

其實相比抖快動輒首秀過億的明星,3000萬的帶貨成績并不亮眼。但董潔這次帶貨的特殊之處在于,她帶來了一種“娓娓道來”的平播風:不同于許多主播的直播間從頭到尾圍繞“背景音樂、吆喝、搞笑段子”進行的連環式推銷,沒有過度渲染產品,而是口吻溫柔、自在松弛地為觀眾分享自己的愛用物,表達自己對產品賣點的理解,最終讓粉絲自主選擇購買。

不禁讓人想起了去年爆火的董宇輝老師,同樣是憑借迥異的直播風格,用“教育、講解、故事”的方式讓大批量粉絲愿意相信東方甄選的產品,紛紛下單。

并且,與董宇輝為抖音和東方甄選帶來巨大流量相似,董潔也讓小紅書收獲不少關注度。不過彼時外界就已經有不少猜測,認為董潔“爆火”是不是有“人為因素”,確切的說是來自于平臺的刻意干涉和打造。

畢竟董潔2021年便入駐小紅書,也并非首位入駐明星,粉絲增長速度也遠不及曾經的范冰冰和當紅的趙露思等入駐女明星。卻不僅在短短兩個月坐穩小紅書帶貨榜第一,還憑借GMV之和才8000萬的這兩場直播成功破圈,不得不讓人懷疑背后是否存在推手。

而且,小紅書中出現大批量“自來水”,為董潔打上“清流”、“歲月靜好”、“娓娓道來”、“書卷氣是最好的濾鏡”等標簽,和平臺上的各類軟文別無二致,就是強調董潔的直播風格與抖快淘之間有著天然的差異性。

正當這些疑問縈繞在吃瓜群眾腦海中時,小紅書卻在此時舉辦了“電商直播時尚合伙人大會”。以及據晚點報道,小紅書正在調整組織架構,將原歸屬于社區部旗下的直播業務組提升為獨立部門,統一管理直播內容、直播電商等業務。

顯然,如果假設董潔的爆火確實存在著人為干涉因素,那么這股攪動著小紅書直播輿論的“人為因素”從何而來,或許不言而喻。

其實小紅書為自身的直播業務調整組織結構也在情理之中。前文提到,廣告業務占小紅書總營收80%,但廣告終究受制于人,隨著如今品牌方廣告預算和投放策略的收緊,小紅書廣告業務自然首當其沖。

故而開年之后的“品牌組件升級”很大程度上便是為了維護品牌方的利益,可是收效甚微,甚至因此流失了不少活躍用戶,多方面打擊下,曾經有過“做直播不是為了帶貨”宣言的小紅書,也不得不迅速尋找“一姐”當作中心點,亮出直播業務戰報,提高直播業務優先級,用直播電商化解由廣告帶來的商業化危機。

可說到底,小紅書還是太急了。不喜吵鬧直播帶貨的觀眾,或許確實能在董潔直播間找到一絲心靈蔚籍,短暫地緩解審美疲勞,但并非每一個稀缺的風格都能產生巨大影響力,借此轉化為實際商業價值。

歸根結底,觀眾真正想要的并非直播帶貨的風格,而是直播帶貨的內容與品質本身,最重要的還是價格。淡雅、娓娓道來的董潔是在一定程度上為觀眾帶來了平靜,但過于吹捧,強行奠定“一姐”位置,并非良策。

目前,小紅書直播帶貨靠著唯一的“一姐”董潔賺足了關注,為直播電商打下了用戶基礎,然而究竟能用這項業務為商業化交出怎樣的答卷卻不得而知。

直播帶貨并非嶄新賽道,發展至今已然無法在模式與內容上進行規模創新。唯一的變數,也就只能是主播的不同,以至于在直播帶貨賽道的大廠們始終致力于“人才”的爭奪。例如曾活躍在抖音的交個朋友(羅永浩)、大嘴妹等主播,尤其是在抖音起家的東方甄選(俞敏洪、董宇輝)轉身便投入了淘寶的懷抱。

最重要的,如今抖、快、淘在直播帶貨上三分賽道。抖音發展興趣電商,利用用戶欲望刺激沖動消費;快手采用老鐵文化,容易引爆私域流量;淘寶則是基礎雄厚,供應鏈強勢,購買轉化率高。

其余大廠也均是跟在三家之后默默發展,小紅書雖然有著大量優質用戶和種草內容,但風口一旦錯過就再難尋回,最重要的是小紅書并沒有掌握足夠的流量規模來為自身平臺和主播們創造足夠的議價能力。外加入局電商的時間較晚,基礎設施不夠完備,想要借此完成商業閉環,前景堪憂。

另一方面,小紅書從始至終的“去中心化分發、側重腰部創作者、大量真實的素人心得”社區特質與直播帶貨追求的頭部效應、瞬時流量二者天差地別,如何取舍又將成為新的難題。

更何況,明星本身具有流動性,比起素人更不可控。想要靠直播帶貨解決商業化難題,并不現實,小紅書推動商業化的希望放到董潔身上也更不可靠。

小紅書仍需要找到社區文化與商業模式沖突之間浮現的新路途,但直播帶貨賽道太小,撐不起這么宏大的選題。

寫在最后

小紅書的創始人瞿芳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現在的我們就像個金礦,很多人想來淘金,這確實對我們提出了很大的挑戰,我們在應對動作上需要更加快”。

但如今看來,明明想“快”的小紅書,每到決策時卻不可置否的出現了“遲疑”,彼時維護社區氛圍如此,如今商業化亦是如此。

小紅書十年慶典近在眼前,究竟會交出怎樣的答卷不得而知。不過,雖然目前看來平臺上的直播電商業務還前景堪憂,但外界不妨礙外界再給予這款Z世代的“精致”軟件多一點信心,或許小紅書會給出不一樣的驚喜。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舟曲县| 伊宁县| 青冈县| 玛纳斯县| 常熟市| 绥宁县| 治多县| 榆树市| 新乡县| 惠水县| 固阳县| 陈巴尔虎旗| 漳浦县| 广昌县| 永清县| 丰宁| 伊吾县| 海南省| 樟树市| 盘锦市| 循化| 阜城县| 乳源| 邵阳市| 托克托县| 吉木萨尔县| 黑水县| 安阳市| 昌黎县| 长寿区| 东海县| 通海县| 厦门市| 勐海县| 广昌县| 北碚区| 绥中县| 米易县| 清水县| 蚌埠市| 蒲江县|